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2020-11-06 四川觀察

11月6日,「四川造」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顆衛星重達70公斤,由川企國星宇航與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研製,搭載了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

據國星宇航創始人、董事長陸川介紹,太赫茲通信技術是全球公認的6G關鍵核心技術之一,它具備很多的特點,是地面網絡所不具備的,特別是星間高速通信和數據傳輸。這次發射的太赫茲通信衛星是全球首次在太空環境下驗證太赫茲技術。

據了解,區別於5G,6G要構建出一張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的網絡。6G頻段將從5G的毫米波頻段拓展至太赫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時延達到亞毫秒級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徐揚生談到,6G非常適合於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無人駕駛、智能工廠等領域,將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6G網絡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集地面通信、衛星通信、海洋通信於一體的全波段的世界,沙漠、無人區、海洋都能夠實現全信號的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射的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以來首次以校名命名的衛星。此次電子科大與國星宇航聯手研發也是校企合作,產學研用一體化探索全球前沿科技的一次創新實踐。參與這顆衛星研發的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信先行示範點負責人陳智教授談到,這顆衛星創下了多項技術突破。

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信先行示範點負責人陳智說,這次他們研發的太赫茲試驗衛星,在太赫茲頻段的核心器件和太赫茲通信系統等方面均完成了技術攻關,尤其是解決了小型化和低功耗的技術難題,載荷的體積小於筆記本電腦,重量小於5公斤,滿足了空間狹小的技術條件。

據了解,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將應用於智慧城市建設、防災減災、國土規劃、環境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監測等領域,在太空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而作為衛星研製單位——國星宇航的「星河工程」今年也被納入四川省新基建重點任務,是國內首個明確進入政府新基建行動方案的AI衛星網際網路工程,將聚焦打造新型衛星網際網路,形成安全可靠、高效穩定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相關焦點

  • 簡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簡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物聯網之聲 發表於 2020-12-08 10:44:07 「政策動態」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6G有哪些新技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6G有哪些新技術】記者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背後神秘跨界大佬靠地產發家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2、4日,字節跳動11億入股掌閱科技,佔公司總股本的11.23%。字節跳動已接連投資了6家網文公司。 獅評:字節跳動持有掌閱科技4504.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23%,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之前已經先後入股吾裡文化、番茄小說、秀聞科技、鼎甜文化、塔讀文學、九庫文學網。
  •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   中新網西安11月2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2日透露,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
  • 「電子科技大學號」試驗衛星幕後的580億潮汕地產大佬
    來源:一波說11月6日11時19分,「電子科技大學號」試驗衛星(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衛星成功發射,星河老闆黃楚龍投資「心經」念得好「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11月6日成功發射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信設備等多個科研實驗裝置。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飛行次數上百新華社西昌4月20日電(記者謝佼、李國利)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IT之家11月2日消息 北京時間11月1日晚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17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據了解,本次發射的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這顆衛星是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第41顆,同時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北鬥3號成功發射30顆衛星,順利完成全球組網,破美GPS之局
    6月23日,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入軌,這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對全球的覆蓋,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對於我國衛星導航系統而言是個裡程碑的日子。北鬥導航也是繼高鐵和核電後,我國產品走向世界的「金牌名片」。
  • 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長徵八號」火箭共搭載5顆試驗性衛星,包括「海絲一號」、「元光號」、國電高科天啟星座08星、智星空間智星一號A星等,五顆均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相關衛星載荷將對微波成像等技術進行在軌驗證,開展空間科學以及遙感、通信技術試驗與應用。
  •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助力衛星探索地震預測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新華社發  2月2日15時51分,「張衡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首顆我國自主研製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該衛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具備了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能力,成為唯一擁有在軌運行的多載荷、高精度地震監測試驗衛星的國家。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的數傳分系統,讓衛星接收到的監測數據能夠快速、準確地傳回地面。
  • 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
    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國內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搭載發射成功
    本報南京1月19日電(記者鄭晉鳴)19日12時12分,我國第一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淮安號」恩來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搭載發射升空。14時20分在新疆喀什基地收到了第一軌信號,功能運行正常,進入在軌測試階段。
  • 科技日曆 | 3年前首顆脈衝星試驗衛星發射,為我國摘下又一項「世界...
    科技日曆 | 3年前首顆脈衝星試驗衛星發射,為我國摘下又一項「世界第一」  Evelyn Zhang • 2019-11-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華西都市報2019-04-21 01:04:16.0讀四川   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B站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