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砸鍋賣鐵買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子更適合大部分工薪族

2020-12-25 樓盤網

別被誤導了,其實三四線城市房子可以買,並且早買早好

這些年雖然房價水平越漲越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也讓人形成了對於房子的理財觀念,放在20多年前可能部分人有錢也不會去買房子,因為他們覺得房子不便宜,而且房子在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僅僅只是居住而已,既然都是住老房子新房子不都一樣,而現在房子的作用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城市化的推動之下,一線城市房子成為了投資者和購房者眼裡的香餑餑,雖然房價昂貴但買的人卻不少,可以說現在每一個進入一線城市工作的人都希望在城市裡買套房。

在網絡上筆者也看到很多專家或已購房人士的建議,他們幾乎一致地認為一定要在一線城市買房,因為一線城市能讓下一代的起點更高,無論是生活品質還是眼界都能夠上升不止一個檔次,他們的這個觀點筆者是非常認同的,畢竟一線城市在醫療、教育、前沿科技、人口素質等方面都要優於其他二三四線城市,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但同時也形成了對立的一種觀點,那就是很多人勸別人不要回老家三四線城市買房,他們覺得三四線城市除了房價低一點,其他方面都明顯弱於一線城市,所以買房一定要買在一線城市,如果砸鍋賣鐵能夠買在一線城市,那就砸鍋賣鐵。

對於這種偏激的觀點筆者是持否認態度的,什麼叫做千萬不要買在三四線城市?難道三四線城市以後都不需要住人了,從理論上來說房子買在一線城市固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線城市的房價並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夠承受得起的,動輒五六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於他們來說很難買得起,這些年離開北上廣的人不在少數,原因就在於雖然一線城市收入比其他城市高,但是房價水平更高,想要買房堪比登天,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工作3-5年之後基本上能夠根據自己收入和職業方向判斷出是否還買得起房,如果買不起不如趁早在老家三四線城市買房為好。

筆者並不建議哪種砸鍋賣鐵東借西湊式的買房,因為這樣的買房風險太大了,特別是一些外地人父母還是普通家庭或農村的,如果自己的工作收入不能完全滿足在一線城市購房還月供,後期如果出現職業空窗期,房貸將會成為一大困難,畢竟一線城市買套房月供都要一兩萬元左右,你不能指望著普通家庭父母有這個錢給你還吧,又不是兩三千的月供。

大城市資源是稀缺的,最終能夠在大城市裡買得起房的都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的人,而這部分人終將是少數人,普通工薪階層是無法通過自己的收入買得起房的,道理大家都懂,能否定居大城市最終看的還是購買力。對於這些人群來說大城市既然買不起就買二線城市,再不濟就買老家三四線城市,雖然三四線城市經濟一般,但在筆者看來,至少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進步,不要聽信別人說三四線城市房子會貶值或者資源一般等說法,三四線城市未來依然還有經濟體系和人口存在,而且一些強三四線城市也不錯。

所以不要覺得在三四線城市買房就不行,那只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的,對於自住的人群來說三四線城市可能更適合他們,畢竟這些城市大多都是老家,不用擔心生活融入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值得買嗎?剛需買房的不用考慮了
    但很多人也會比較糾結,買便宜的小縣城,還是高昂的一二線城市,或者是旅居城市?但話說回來了,一線城市高昂的房價光是首付就足以掏空整個家庭,加上以後每月要還的高額月供,生活壓力自然大了不少。相對而言,小縣城的房價能讓人承受得起,於是在不少剛需在解決自住問題的情況下,選擇購買三四線城市老家的房子。那麼這些房子值得買嗎?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值得買嗎?
  • 回到三四線城市考公務員和留在一線城市打拼,哪一種更好
    隨著大學畢業季的到來,很多大學生都面對著兩種選擇:到底應該是在一線城市為自己打拼呢,還是遵從父母的意見,回到作為三四線城市的老家考公務員?哪一種選擇,對於大學畢業生的長遠發展更好?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兩種選擇帶給人的不同影響。
  • 在一線城市打拼,回三四線城市去買房,是當下年輕人無奈的選擇
    我們且不說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買房了,畢竟難度太大,動輒幾百上千萬一套的房子,就憑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一輩子都是買不起的,所以大多數在這裡打拼的人都是蟻居在狹小的出租房裡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再怎麼樣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回老家三四線城市買套房。
  • 為什麼「一定要在一線城市買房」?回二三線城市買房有什麼不好?
    現在的房價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應該都是偏高的,一線城市房價動輒五六萬元每平米,二線城市房價在1-2萬元左右徘徊,三四線城市房價則處在一個萬元左右的水平,從購房的難度上來說一二線城市肯定是大於三四線城市的,但是如果從價值方面去權衡,那麼毫無疑問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更具購買價值,這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但也有網友說出了其中的難度,可能大部分人花一輩子都不能在一線城市有自己的房子
  • 從一線城市回到三四線城市工作的朋友們,請你們調整好心態!
    小編分享的文章都是身邊發生過的事情,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從一線城市回來三四線城市工作,心態落差大,要如何調整。(PS:此文章僅小編個人觀點,並不是絕對,歡迎交流,但是不歡迎鍵盤俠亂噴,感謝!)一:一線城市節奏太快,所以回(家鄉)三四線城市。相信很多朋友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很大部分原因因為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太快了。不管是工作的強度,公司規章制度限制,還是上下班擠公交地鐵的那種壓迫感,都讓我們喘不過氣。為了讓自己節奏慢下來,會選擇回歸自己家鄉發展。
  • 未來3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子走勢如何?經濟學家馬光遠早有預測
    那麼,今年到底適不適合買房?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分兩方面來看。一是像北京,上海,深圳,青島,杭州,重慶這樣的一二線城市。二是像常德,湘潭,德州,日照這樣的三四線城市。如果你要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子,那你現在可以提上日程了。如果你是買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我就要勸勸你了。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升高,主要依靠的是前幾年的棚改政策,如今「棚改政策」已經結束,能夠支撐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推手已不在。此外,人們受「房價永遠上漲論」的影響,感覺哪裡的房子都是只漲不跌,才會無腦跟進。
  • 三四線城市安全防盜門市場潛力空前巨大
    內銷,一二線城市市場基本飽和,競爭達到白熱化。在一線城市基本趨於飽和,大家都在一股腦打造高端品牌旗艦店的時候,二線城市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已經趕上了一線城市。2012年,一些具有前瞻性意識的防盜門企業,就主動「渠道下沉」,把三、四線城市和新農村作為主攻目標。  識大勢: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 一線城市的月入過萬和四線縣城的月薪5000,你更願意選擇哪一個?
    而反觀四線縣城,因為大量的人口都流向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很多的四五線城市開始了「搶人大戰」,就普通的工人來講,一個月四五千左右也非常常見,而有一定技能的人員,在四線縣城達到七八千元的工資也屬正常。雖然從這裡看3500元與6500元有3000元的差距,但是對比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來講,四線小縣城基本上兩個月的工資就能夠買一平米的房子,在自己工作幾年後有了一定的積蓄,再加上家裡人的幫襯,一般付套房子的首付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 告別了四線城市的老家,我又逃回了一線城市
    回家呆了十幾天,又回到了工作的城市,生活狀態都需要一個調整轉變,畢竟四線城市和一線城市還是有很多不一樣。春節回來很多人在說返鄉的見聞,並沒有多少是說回家鄉多好,多不想回來上班的,都是說回去呆了幾天就想回深圳的。當然,我也是這樣想的,要不是一年難得跟家人的團聚時光,我也不想在家呆那麼久甚至不太願意回去。
  • 2018中國各省會城市買房難度排名:工薪族在哪些城市買房最難?
    下面就來看一下,全國各省會城市中,哪些城市的工薪族買房最難,哪些城市買房最容易。以薪酬水平買房最難的城市前10名其中,上海和北京作為一線城市,買房難度也是處在絕對的第一檔,如果要以平均薪酬水平在這兩地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算不吃不喝也要72年多的時間。作為福建的省會,福州排在第3名倒是有點讓人意外,主要是薪酬水平顯得太低,作為東南沿海城市有點不應該,同時該地的房價卻不低,這使其買房難度甚至超過了廣州。
  • 寧在一二線買張床不去三四線買套房?購房者理智選
    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實施,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慢慢回歸理性,三四線某些城市卻受到追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禁要問,將來終老的房子應該在哪裡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可望而不可即,三四線城市紮根又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 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VS 三四線的「消費升級」 | 獵雲網
    獵雲網註:一線城市的中產發生了顯著的分化,資產差距迅速拉開,一方面是富裕和非常富裕子階層的出現,另一方面是「高負債中產」子階層的出現。不同的負債率引致不同的消費組合,推動或利好不同的消費品類。也許當下正是搶佔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最佳機會期。
  • 「下沉市場」成餐飲業熱詞,三四線城市的錢真的好賺?
    餐飲人在三四線城市開店的時候,可千萬別想著用什麼高雅的玩法來教育下沉市場,也別想著某個動作low不low,而應該去看當地的人喜歡什麼,在當地哪個動作更實用,這樣出來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好方案。 這位老闆恍然大悟,本土化比降維打擊更有用。 有位在下沉市場開燒烤店的老闆也說,「三四線的人很實在,你別把自己當成老闆,別太端著。」
  •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現「原形」,一個標誌顯現,房價會降嗎?
    不要被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嚇到,也不要被三四線城市火熱而蒙蔽雙眼,一切都要理性對待。如今,讓我看到了市場的冷靜和理性。一線城市乃至全國的重點城市都在有所恢復,而且恢復得比想像得還要快,這是意料之中的。反觀三四線城市,倒是真的經歷了這次波折後現出了「原形」。據中國證券報報導,5月份以來,與一二線城市樓市不同的是,三四線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量降幅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庫存面積增幅持續上升。
  • 「下沉市場」成2020餐飲業熱詞,三四線城市的錢真的好賺?
    在下沉市場開過店的人大多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在一線城市很有用的套路到了三四線城市就失靈了。一線城市的主體是年輕人,但在三四線城市就未必了,主體客群的差異也必然造成市場樣貌的差異,這就是我們看到三四線城市的門店都很傳統的一大實際原因。在營銷手段上,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也大不相同,如果讓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發個朋友圈領一個水杯,他們要麼水杯到手立馬刪除信息,要麼就是直接拒絕,甚至還會覺得店家太low了。
  • 四線城市市區二手房出售,降價10萬沒人接盤,為什麼?該怎麼辦?
    但是當潮水退去,很多朋友卻發現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在出售的時候沒有人買,即便是降價10萬,也很少有人接盤,房子根本就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是因為房子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四線城市大部分的家庭收入都相對的偏低,購買力天生不足。然而,去庫存過後,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漲幅,購買力的欠缺讓大部分的家庭沒有買房的能力。
  • 不想去一線城市?二、三、四線城市大學排行榜來啦
    如今考研人數越來越多,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也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中國二、三、四線城市大學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院校吧!
  • 我國縣城面積小的省會,看著像三四線城市,卻是世界性的一線城市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各個省的省會,由於歷史、地理、發展速度等理由,它們的面積大小不同,形狀不同, 在一些大省會例如浙江省省會杭州,其面積達到16000多平方公裡,人口也達到950萬左右,是地方大、人口多的城市, 但是,我國還有一個省會
  • 備戰寧夏省考:大城市生活壓力大,三、四線城市我沒得選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在同學聚會上見到他,他要回家考公務員,我們都很吃驚,在我們看來,他是屬於社會精英,一線城市出入寫字樓的那種成功人士。小華說:「北京是很好,但生活壓力也是實實在在,剛畢業的時候,每個月8000,扣完稅、五險一金,到手6600,房租2400,生活費2000,電話費、交通費算下來500,剩下的錢出去吃點飯,買點衣服就沒了,要是有結婚隨禮的,我還得借錢。」
  • 四線城市,女人眼裡什麼男人適合結婚?三個女人說出「最低」標準
    那麼在四線城市,女人眼裡什麼男人才能結婚?三個女人說出最低標準,讓人攤手。王女士,28歲,本科我生活在四線城市,或者是五線城市,沒有具體的標準,對於另一半的最低標準是:月薪5000+,有房,學曆本科以上,身高170以上,不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