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誤導了,其實三四線城市房子可以買,並且早買早好
這些年雖然房價水平越漲越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也讓人形成了對於房子的理財觀念,放在20多年前可能部分人有錢也不會去買房子,因為他們覺得房子不便宜,而且房子在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僅僅只是居住而已,既然都是住老房子新房子不都一樣,而現在房子的作用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城市化的推動之下,一線城市房子成為了投資者和購房者眼裡的香餑餑,雖然房價昂貴但買的人卻不少,可以說現在每一個進入一線城市工作的人都希望在城市裡買套房。
在網絡上筆者也看到很多專家或已購房人士的建議,他們幾乎一致地認為一定要在一線城市買房,因為一線城市能讓下一代的起點更高,無論是生活品質還是眼界都能夠上升不止一個檔次,他們的這個觀點筆者是非常認同的,畢竟一線城市在醫療、教育、前沿科技、人口素質等方面都要優於其他二三四線城市,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但同時也形成了對立的一種觀點,那就是很多人勸別人不要回老家三四線城市買房,他們覺得三四線城市除了房價低一點,其他方面都明顯弱於一線城市,所以買房一定要買在一線城市,如果砸鍋賣鐵能夠買在一線城市,那就砸鍋賣鐵。
對於這種偏激的觀點筆者是持否認態度的,什麼叫做千萬不要買在三四線城市?難道三四線城市以後都不需要住人了,從理論上來說房子買在一線城市固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線城市的房價並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夠承受得起的,動輒五六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於他們來說很難買得起,這些年離開北上廣的人不在少數,原因就在於雖然一線城市收入比其他城市高,但是房價水平更高,想要買房堪比登天,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工作3-5年之後基本上能夠根據自己收入和職業方向判斷出是否還買得起房,如果買不起不如趁早在老家三四線城市買房為好。
筆者並不建議哪種砸鍋賣鐵東借西湊式的買房,因為這樣的買房風險太大了,特別是一些外地人父母還是普通家庭或農村的,如果自己的工作收入不能完全滿足在一線城市購房還月供,後期如果出現職業空窗期,房貸將會成為一大困難,畢竟一線城市買套房月供都要一兩萬元左右,你不能指望著普通家庭父母有這個錢給你還吧,又不是兩三千的月供。
大城市資源是稀缺的,最終能夠在大城市裡買得起房的都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的人,而這部分人終將是少數人,普通工薪階層是無法通過自己的收入買得起房的,道理大家都懂,能否定居大城市最終看的還是購買力。對於這些人群來說大城市既然買不起就買二線城市,再不濟就買老家三四線城市,雖然三四線城市經濟一般,但在筆者看來,至少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進步,不要聽信別人說三四線城市房子會貶值或者資源一般等說法,三四線城市未來依然還有經濟體系和人口存在,而且一些強三四線城市也不錯。
所以不要覺得在三四線城市買房就不行,那只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的,對於自住的人群來說三四線城市可能更適合他們,畢竟這些城市大多都是老家,不用擔心生活融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