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大光電學院(圖右下建築)與高鐵臺南站(左上建築)之間的這一大片空地,就是「中研院南部分院」屬意的地點。記者吳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報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中研院」有意設立「中研院南區分院」。「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天證實,正規劃成立「南區分院」,整合南部考古、農業生技、光電、資訊、精密儀器領域資源,以平衡南北,並希望帶動南部產業發展,他將拜訪「行政院」、馬辦尋求支持。
臺「中研院」規劃設「南區分院」 選定臺南
南部某大學教授日前受訪時表示,由於北部學術活動一直比南部多、研究經費也有重北輕南的現象;這幾年來,南部不少大學都希望「中研院」能到南部設立分院。據了解,「中研院」今年初曾找成大、中興、中山等大學商談,透露「中研院」有意設立南部分院,讓南部的大學非常期待。
翁啟惠受訪時證實,「中研院」正籌備設置「南區分院」,並已相中位於臺南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旁,一整片約7至8公頃的土地,希望做為「南區分院」用地;這塊地鄰近臺南高鐵站,土地屬於高鐵基金會。
據報導,「中研院」已與「交通部」接洽,因該地段地價頗高,須十幾億元新臺幣,「中研院」希望可以用長期貸款方式取得用地,「交通部」已原則同意。
翁啟惠說,南區分院是否要蓋「中研院分院」,仍要與「行政院」商談編列預算,再向馬辦提出詳細規劃,目前仍無法確定是否能順利取得經費。
2008年馬英九剛上任時,翁啟惠就曾向馬英九表達希望設立「中研院南院」的構想,當時馬英九表示「樂觀其成」。
之後「中研院」開始規劃,數月來並密集詢問各方意見。由於「中研院」在臺南有考古中心、農業生技中心,南部的蘭花等農業生技也很有成果,加上「中研院」與位於臺南的交大光電學院、成大等學研單位長期合作,因此才選定臺南。
按照初步規劃,「中研院南區分院」將分為考古、農業生技及光電、資訊、精密儀器幾大領域,可能依不同領域分為三棟建築,並募款建造。
成大、長榮樂觀其成 串起學術聚落
「中研院」有意在臺南成立「南部分院」,成大、長榮大學都樂觀其成,認為可與「中研院」相輔相成,形成南部「學術聚落」,有助南北平衡發展;副市長顏純左則以「絕對歡迎」說明市府態度。
顏純左表示,「中研院」是臺灣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如能結合臺南市產業鏈,一定能發揮極大的正面效果,對產業聚落成形與學術發展都有幫助。市府秘書長陳美伶強調,市長賴清德一直爭取「中研院」來臺南設分院,市府一定全力配合。
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表示,「中研院」本來在南科就有生物研究中心,如果能擴大為「南部分院」,不只是生物科技,還有人文歷史、資訊等領域,長榮大學的生科系所、臺灣研究所及資訊系所等都可以搭配合作。
他指出,「南部分院」地點屬意高鐵臺南站附近,高鐵可與臺鐵沙侖支線串聯,從長榮到成大僅20分鐘,加上沿線的嘉南藥理科大等,在「中研院」帶領下,可以形成很好的「學術聚落」。
成大副校長顏鴻森說,「中研院」目前有數理、人文社科及生物科技三大領域,工程類未獨立出來,而工程是成大的強項,且成大未來的發展是朝向綜合卓越大學,結合兩者的研發能量,對雙方都是利多。
他表示,「中研院」在臺北南港的發展已近飽和,設分院不僅帶動地方發展,「中研院」也可以發展更完整,像是工業技術研究院早在臺南設分院;臺南是文化城,天氣與房價都比臺北適合,一定可吸引學者專家南下。
前「財政部長」、成大副校長何志欽說,「中研院」規劃南分院已有一段時間,很高興見到更具體的計劃。
高鐵臺南站周邊土地長期沒有開發,地方覺得很可惜,但對南部分院要來,當地歸仁區武東裡長鄭炳耀說,「中研院南部分院」太學術,對地方發展的幫助有限,希望有大型的公共建設或是展覽會場等,才有助發展。
責任編輯: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