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前夕附加萬能險最後「狂歡」 壽險市場新寵是什麼?

2020-12-19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姜鑫 年初以來開始盛行的年金附加萬能險組合上演了最後的瘋狂。

「十一之後,134號文開始執行,所有產品都不能再附加萬能帳戶,想給孩子存教育金、自己存養老金的,一定要在十一之前下手。」剛到公司,李君(化名)就在自己的客戶微信群裡發布了上述信息。

今年5月11日,保監會下發了《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保監人身險〔2017〕134號,簡稱「134號文」),要求保險公司在10月1日前完成自查和整改。如今,距離整改期限不到十天的時間,年初以來開始盛行的年金附加萬能險組合上演了最後的瘋狂。在李君看來,不但保險公司和中介機構在時間差內加大銷售力度,有意向購買保險的客戶也都打算在政策落地前搭上列車。

繼4月1日之後,保險行業迎來了第二輪保險集中下架潮,而按照134號文要求對一些產品按下暫停鍵後,新的產品如何設計成了保險公司面臨的難題,險企不斷報批新產品來摸索監管尺度,但過關者並不多。

面對134號文,有精算師直呼這是繼2013年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後,行業內面臨的第二次變革,這恰恰也意味著在回歸保障本源的路上,保險行業走得越來越遠。

大限前夕的狂歡

李君在一家獲批不久的保險中介公司工作,已經在保險行業浸染5年的他自稱是見證了行業變革的老兵。在他看來,萬能險結束一路狂奔,接棒萬能險的快速返還與萬能險的組合銷售形式也即將落幕。

「最近諮詢保險產品的人格外多,大多數都是在問134號文有什麼影響」,李君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自己能給出的建議是養老金、理財類產品的收益會降低,有購買打算的最好提前入手,此外,李君還整理了一些年金險收益對比提供給客戶參考。李君表示,134號文正式落地之前,各家保險機構都在大力推廣年金險產品。

年金險狂歡之外,即將生效的134號文還帶來重疾險等產品的銷售機會,在李君看來,不少同行的做法有對文件過度解讀之嫌甚至存在銷售誤導。

例如有些營銷員對客戶鼓吹134號文落地之後,不少產品可能會停售,部分調整後的產品可能會漲價,文件落地後核保會更加嚴格和細分,吸菸和有家族病史的可能會面臨更高的費率。

在李君看來,134號文的確有提到未來買保險會面臨更加嚴格細分的核保,區分吸菸狀況和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採取差異化定價策略,但這並不意味著產品一定會漲價,此外,家族病史可能被拒保或增加費用的說法也不能在文件中找到依據。所以李君建議自己客戶,有重疾險需求的話還需要認真對比,不必操之過急。

產品批覆慢 險企摸石頭過河

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面對自查整改期限的來臨,保險公司紛紛開始研發新的產品。但一位中型壽險公司的管理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雖然大家都在報送新的產品,但是通過審核的並不多,很多產品都被駁回了。該人士推測可能與報送產品不符合134號文相關規定有關。

其實,就在134號文發布前夕,保監會曾對安邦下發暫停3個月新產品申報的處罰函,原因是公司的「安邦長壽安享5號年金保險」通過生存金返還設計形式,將消費者所交保費大量快速返還,把長期年金保險「長險短做」,實際做成兩年期業務,規避中短存續期產品的有關監管規定。處罰當月,安邦人壽僅實現原保費5653萬元,而2016年同期原保費收入為82.29億元。

而這類現象並不是個例,例如某些申報的非中短存續期的保險產品在利潤測試中做了前5年產品退保率超過60%的假設,有的公司產品約定投保疾病確診後生存一定年限後方可獲得賠付;有險企將一款醫療保險命名為「**醫療基金保險」;還有個別萬能險產品未按規定進行帳戶管理、確定結算利率,實際確定的結算利率與帳戶投資情況無關;還有部分健康保險產品設置過長的等待期,或通過調整保險金額等方式變相延長等待期,例如,約定180日至1年內確診所保疾病,給付50%保險金額,變相延長等待期。

「目前是明確了哪些不能做,而鼓勵的長期年金保險具體怎麼做並不是很清晰,所以大家都在通過新產品的摸索監管的尺度。」,上述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退出歷史舞臺

李君表示,在134號文下發之初,行業一片譁然。而最受關注問題的核心主要在於兩點,即134號文對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保險產品提出的要求:兩全保險產品、年金保險產品,首次生存保險金給付應在保單生效滿5年之後,且每年給付或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已交保險費的20%;萬能型保險產品、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追加保險費,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自2016年3月起,保監會拉開了整治中短期存續產品的大幕,《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134號文以及《關於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公司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相繼出臺,在部分中小險企的推崇下,一路高歌猛進的萬能險漸漸走向落幕,年金產品附加萬能帳戶成了壽險市場的新寵。

一方面,投保人通過主險的年金產品享受保險保障;另一方面,每年定期獲得生存金(通常為基本保額的一定比例)自動進入附加的萬能帳戶,通過日複利、月結息的方式提升投資回報,該組合的強勢賣點在於「快速高額返還+複利型二次成長」,據了解,目前市場主流的萬能類產品歷史結算利率在4.5%左右,部分中小險企的萬能結算利率高達6%甚至更高。

結合此前政策,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佔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在2019年年初、2020年年初和2021年年初分別控制在50%、40%和30%以內,這也意味著這類產品將退出歷史舞臺。

東北證券研報顯示,根據保險行業協會人身險產品資料庫,截止2017年9月11日,處於「在售」狀態的壽險公司附加產品(萬能型)總量為147個。從公司來看,泰康人壽(12個)、合眾人壽(10個)、信誠人壽(7個)、光大永明(7個)和陽光人壽(7個)數量排名前五。上市險企中,國壽3個、新華2個、太保壽、平安壽和平安養老各1個,相比較看,國壽影響相對最為明顯,2016年排名前三位的產品國壽鑫豐新兩全保險(A款)、國壽鑫年金保險和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全部面臨停售壓力。新華保險和太平洋人壽次之,主要原因是雖然前五產品中均有三款將會遭到停售,但其停售產品2016年新單標保已呈現收縮趨勢,公司已提前規劃產品轉型。

東北證券分析師葛玉翔在研報中表示,每年開門紅,年金險附加萬能帳戶類產品是給險企帶來大量現金流的主流產品,一方面能快速做大保費規模,另一方面從渠道角度分析是代理人完成業績,銀行完成中間收入目標的重要貢獻。近年頻繁爆出「億元保單」都是此類產品的「戰果」。這也意味著,新的監管文件落地後,險企2018年的開門紅業績將會受到影響。

而在李君看來,對於保險中介來說,保險銷售工作也會越來越難。「對於原來的快速返還型產品,客戶可以實現資金的看得見的快速增值,無論是包裝還是溝通上都比較容易,而134號文要求前五年不得給付,每年返還金額不得超過20%保費,這會給客戶帶來流動性上的顧慮,很難再以理財產品來推廣。」

儘管如此,李君表示很欣慰看到這個現象,「保險本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其實,經過系列「保險姓保」導向的監管,保險行業已經在回歸本源的路上越走越遠。據保監會官網披露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具有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的普通壽險業務規模保費佔比52.91%,較去年底上升16.71個百分點;萬能險佔比17.4%,下降19.45個百分點;從新單業務結構看,期繳原保險保費收入佔比33.11%,同比上升6.47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增額終身壽險、萬能險和年金險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一些?
    很多朋友對於這三類保險的具體作用和區別都有些糊塗,尤其是「臭名昭著」的萬能險。另一方面,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萬能險的負面消息。萬能險在業內比較「臭名昭著」的原因是:很多下線的萬能險並不是單純的萬能帳戶,而是附加了各類保障的捆綁類產品。而這些附加保障的保費,完全是由萬能險的本息來供給。
  • 保險新規落地:萬能險還「萬能」嗎?部分產品已停售
    「您買份年金保險吧,附加萬能險。不但能提供保障,還能理財,收益可以很快提取。」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保險推銷很大的賣點就是附加萬能險的快速返還型保險。對於一些既有保險需求又有理財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兩全、年金保險附加萬能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隨著保險業134號文件10月1日開始實施,快速返還與附加萬能險已經被禁止,這意味著主險附加萬能險銷售時代的終結。
  • 萬能險更適合中高端客戶 購買者宜具備3個條件
    中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 投資收益不確定保監會發出預警 萬能險更適合中高端客戶     至昨天泰康人壽推出卓越財富萬能險後,深圳已有四家壽險公司推出了萬能型險種。為防範潛在風險,壽險銷售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包括只允許在公司現場籤單,面向特定高端客戶等。
  • 萬能險真的萬能嗎?監管部門發話:普通人別亂買保險!
    萬能險是介於分紅險和投資連接險之間的一種投資型壽險,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既有投資收益又享有保障,兼具壽險和年金險的功能。萬能險種類萬能險的保障額度設計一般有三種:保險費+投資帳戶價值、保險費與帳戶價值×係數後取值大者、保險費或帳戶價值之一×係數。
  • 陽光保險話保險知識大講堂:解密「萬能險」
    隨著我國金融保險業的不斷發展,如今保險憑藉其不可替代的「保障」優勢成為了金融市場上一個不可或缺的投資選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而在眾多保險產品中,「萬能險」尤其受到青睞。但對於萬能險的特點和優勢您又知道多少呢?在此,陽光保險專家為您解密「萬能險」,教您輕鬆理財。
  • 萬能險真的「萬能」嗎?一起來看看萬能險的優缺點
    但是許多消費者希望有一款產品能夠同時獲得保障和理財的功能,因此萬能險便出現了。那麼,萬能險是什麼呢?萬能險有什麼優缺點嗎?萬能險是什麼萬能險除了具備傳統壽險的生命保障還能夠讓投保人參與保險公司的投資活動,其保單的價值與所購買保險的保險公司的業績、能力相關。
  • 砸費用、修基本法、快速返本、理財險抬頭、疊加萬能帳戶
    一面是監管政策對於中短存續期產品的「步步緊逼」,一面是低利率市場環境之下資產端壓力逐漸增大,再加上「償二代」等的實施,對保險公司經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外因交錯,價值轉型已經成為壽險公司共識。  創造了壽險業絕大多數價值的個險渠道重新得到重視,借著取消代理人資格考試的東風,大、中、小型險企齊齊發力個險渠道:從基本法,到培訓、配套設施,再到產品,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根據一份行業交流數據,『慧保天下』梳理了20家壽險公司個險渠道在開門紅期間所主推或者最暢銷的產品,理財型產品依舊是王道。
  • 附加險是不是值得附加?附加險的這些坑千萬別踩!
    現在很多保險都有附加險,而且附加險的種類繁多,有免費的、收費的,有捆綁銷售不得不買的,也有自由搭配選擇的。附加險到底要不要附加?附加險有沒有哪些隱藏的坑?附加險究竟是不是雞肋?今天小編就圍繞附加險來聊一聊。什麼是附加險?
  • 從>7%跌到<4%,萬能險走下神壇:昔日主打高收益紅極一時,如今成年金...
    由於代理人增速下滑疊加疫情影響,2021年大型保險公司開門紅銷售較以往提前月餘,從主打產品看,年金險是險企較為一致的選擇,而萬能險則成為最佳「搭檔」。以平安人壽主打產品之一金瑞人生21來看,是由平安金瑞人生(2021)年金保險、平安聚財寶(20)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附加輕症倍護疾病保險組成,產品交費期限分為3年、5年和10年,保險期限為10年、15年。
  • 小雨傘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憑什麼堪稱「增額終身壽險」之王
    在這種需求下,做家庭資產配置,我覺得增額終身壽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自去年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逐漸停售後,3.5%複利增值的增額終身壽險就逐漸走紅了。那增額終身壽險是什麼,它跟我們常聽到的年金險有什麼區別?本文結合產品,從產品角度來實例分析下增額終身壽險。一、增額終身壽是什麼?
  • 從發達市場看中國壽險產品演變:老齡化倒逼養老健康險、經濟降速...
    階段四 穩健發展期,以非投連險為主(2008年至今) 金融危機後,保險公司的焦點轉移到提供回報較少的儲蓄保險和基本保障的壽險保單,投連萬能險種的佔比逐漸下降,非投連萬能險種佔比逐漸增加(2018年佔比達88.5%)。
  • 同是理財工具,增額終身壽、萬能險和年金險有何區別?
    很多朋友對於這三類保險的具體作用和區別都有些糊塗,尤其是「臭名昭著」的萬能險。 另一方面,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萬能險的負面消息。 萬能險在業內比較「臭名昭著」的原因是:很多下線的萬能險並不是單純的萬能帳戶,而是附加了各類保障的捆綁類產品。 而這些附加保障的保費,完全是由萬能險的本息來供給。
  • 買年金險還是萬能險?小雨傘鑽多多年金險治好了我的選擇困難症!
    什麼是長壽風險呢?簡單來說就是:人活著,錢沒了。而提起保險,大家都知道它是轉移風險的工具之一。而提到年金險,就不得不再科普一下最容易被混淆的「萬能險」。萬能險是一款「萬能型」壽險。它的萬能主要表現在交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保單價值領取方便等方面。一、交費靈活。
  • 年金險的萬能帳戶複利高達5.5%是真是假?
    比較早的時候有用戶問奶爸,年金險的萬能帳戶到底是什麼,要不要選? 畢竟萬能帳戶的收益並不確定,而當時還有很多預定利率為4.025%的純年金險。 但隨著政策的改變,4.025%的年金險幾乎都消失殆盡了,現在的純年金險收益一般都是3.5%左右。 而有很多萬能帳戶都有4%以上的收益,所以也慢慢地回歸到我們的視野,這時候我們還要選萬能帳戶嗎?
  • 中國人壽年金險預定利率上調61% 壽險年齡上限最高達70歲
    自去年8月中國保監會放開傳統壽險預定利率2.5%的上限後,壽險市場正悄然生變。
  • 萬能險熱銷背後有風險
    由於萬能險集保險功能和高收益於一身,同時購買門檻比較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被大量投資者追捧,不少產品一上線,額度便銷售完。不過,隨著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銷量劇增,部分公司出現了「短錢長用」的新情況,面臨較大的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萬能險近期成了市場的焦點話題。
  • ...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單獨列明萬能險業務
    中國發展網訊近幾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經營管理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化解,資金脫實向虛問題得到有力糾正,為當前金融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為鞏固拓展亂象整治成果,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 年金險的功用
    」一提到年金險很多人都是蒙圈的,今天呢,我們就來給大家一次性講清楚。1.什麼是年金險?那也就是,不管外面發生了什麼都不會影響你拿錢,而且很多養老金都是活到老領到老的啊,一輩子領的錢要比交上去的錢多很多,那無論是年利率4.025%,或者是年化利率3%的預定利率,還是3%~3.5%的萬能帳戶的保證利率,這些數通通都是體現在合同當中的,都代表著它收益的底線,代表著我們以後至少有多少錢,這筆錢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有最低的保底收益,那在行情好的時候,還能分享市場的紅利,有些公司的萬能帳戶,每月的結算利率甚至高達
  • 保險圈「開門紅」大戰正酣 「年金+萬能險」收益真香嗎
    本文轉自【中國證券報】;2020年最後一個月,保險圈年度「開門紅」大戲已全面鋪開。「受疫情影響,2020年『開門紅』基本是低調收場。2021年的『開門紅』,勢必要卯足了勁衝一波業績。」保險業人士指出。從各大險企主打的開門紅產品來看,「年金+萬能」組合形式最為普遍。
  • 以精算師的視角看萬寶之爭中的萬能險
    而且,當時還風傳「有權威人士稱,萬能險購買的股票,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登記的所有者是萬能險產品帳戶,不是保險公司,所以保險公司沒有投票權」,甚至有些觀點還喊出了「保險公司將洗劫上市公司」。坦白說,當時這條新聞真的把我看糊塗了:這是個什麼問題?買了普通股還被質疑背後的資金來源從而質問有沒有投票權?怎麼感覺那麼像文革中動不動就問「你家什麼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