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一批學校,在政策以及資源方面,國家都會大量的傾斜。所以大家都會認為211高校應該發展得很快,綜合實力應該很強,不會被其它的普通學校超越。
但是,教育部方面的資源是有限的,每個學校能夠獲得的資源不同,如果學校的地位比較低,那麼獲得的資源就會很少。如果學校所屬的省份,經濟又比較落後,就很難支撐211高校的省份發展。比如下面的三所211高校,就衰落得很嚴重,排名遠不如以前。
一、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類的211高校之一,所以在地位方面是很高。學校在上個世紀90年代是西北地區的代表性高校,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師範類高校裡面,能夠排名前五。學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後,都是能夠被分配到各個城市的中小學任教,所以學校當年擁有很高知名度,也很受到學生的歡迎。
可是,如今的陝西師範大學,卻有點讓人失望。教育部的最新評估裡面,學校沒有A類的學科,只有8個B+學科。如果按照學科實力排名,學校可能在全國100名之後,退步是很嚴重。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獲得的資源支持比較少,發展的比較緩慢,被東部地區的同類高校逐漸超越。
二、湖南師範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是省屬的211高校,但學校的地理位置還不錯,對學生還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湖南師範大學的老校友眼裡面,母校是和華中師範、南京師範等屬於同一個檔次。畢竟當年的湖南師範大學擁有為數不多的博士授權點,還有很多的文學大師坐鎮,絲毫不會比其它的同類學校差。
但是,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學科評估卻慘不忍睹,排名不如以前,學校衰落得很嚴重,讓人很是不解。反觀同城的中南大學以及新崛起的長沙理工大學都發展得很好。這樣的鮮明的對比,這讓人覺得很無奈。
三、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在民國時期就是稱為國立安徽大學,當時是中國的一所名校,實力也是非常的強,可以說是歷史很悠久。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學校被拆分過多次,但依然保留著強悍的實力,比如學校的外語系、哲學系等都很強,所以在當時又能夠成為211工程大學。
但是在第四輪的學科評估當中,安徽大學的評估結果就很慘,沒有A類學科,就連B+的學科都沒有,這就讓人很失望。就連學校的王牌學科,漢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文學,排名都遠不如以前,這確實需要反思。
以上三所高校的學科評估都是比較慘,從學科實力的角度來說,衰落是很嚴重。這不僅與國家的資源投入有關,還與學校的行政管理、學校的思想等有很大的關係。希望這三所學校都能夠認識到自身的短板,奮力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