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經典綠色壓紋的101號繪圖鉛筆,還是黑頭金身的118號高考專用鉛筆,幾乎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關於中華牌鉛筆的記憶。
▲中華牌鉛筆最經典的101號繪圖鉛筆,濃度從2H一直到6B,2B鉛筆是其中一種濃度。有80年代考生為了紀念過去的時光,特地保存下高考時用的那一支鉛筆。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引進了「微機讀卡」技術,手動批閱選擇題逐漸被代替,學生開始用鉛筆塗寫答題卡。直到2001年全國高考採用答題卡,2B鉛筆,尤其是中華牌2B鉛筆,成為每個學生筆盒中無可代替的文具。
「沒用過中華牌2B鉛筆,就不知道什麼是2B青年。」對於不少80後,也許這句話就能喚起關於高考、關於青春的二三事。「『能借我一下2B鉛筆嗎?』我大概經常這樣問同桌借這支筆,因為每次考試都要用。後來要高考,沒辦法必需得備一支了,那個時候聽人家說還是中華牌鉛筆塗了不會出亂子,」90後徐飛(化名)回憶起高考文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2B鉛筆,因為每次塗寫答題卡都必然用到這支鉛筆,「沒了它還不行。」
「1995年左右有個新聞,講某次重要的考試發生一起零分答題卡現象,倒查回去發現是讀卡機沒法識別已經塗好的答案。後來得出結論,識別不出來的原因基本上就是鉛筆的濃度不對,所以讀出來是零分。」中華牌鉛筆生產技術部副部長董福民回憶,從那時起,使用過的消費者就認準了它,因為中華牌2B鉛筆的筆芯濃度適宜、不易斷裂、容易修改。
這些優點背後的原因都要歸結於筆芯製造的秘密。
▲中華牌鉛筆的筆芯成品
▲濃度較高的筆芯質地稍軟,需要工人手工斷芯。
一支鉛筆的製作過程需要經過四十多道工序:原料攪拌、配料調和、壓濾、熱捏練、烘芯、燒芯……板材切割、粘合、組裝、印刷……
筆芯自然是鉛筆當中最重要的部分,製造筆芯需要經過多重工序,從混合粘土、石墨的配比開始,一直到攪拌、擠壓、切斷、烘芯、燒芯、油芯,每一個步驟都搪塞不得。
▲制芯車間中,一位工人正在攪拌用於製造筆芯的石墨,多次攪拌才能達到一定目數,筆芯才會順滑易寫。
▲中華牌鉛筆廠制芯車間當中,擺好的石墨塊,等待進一步加工。
例如,烘芯的溫度必須在180攝氏度,水分沒有幹透,制出的鉛筆芯就極易斷裂;燒芯的溫度必須達到到800攝氏度,隨後將溫度緩慢下降,否則筆芯就會太過硬、脆。
繁瑣的步驟意味著,每一位崗位上的工人師傅都必須恪盡職守,才能達到高質量標準。
「工作三十多年,每天都認認真真,不想別的,就想負責做好手頭的事情。」趙傑師傅於1981年分配至廠,從最初廂式燒爐工人開始做起,如今已經成為了制芯車間主任。最初廂式爐都需要人工操作,趙師傅日日衣衫溼透,站在800攝氏度的高溫爐旁邊,工作一小時,就要即刻休息一會兒。
▲中華牌鉛筆(鉛筆製造一廠)趙傑,擔任制芯車間主任,今年56歲,工作37年。
為了適應鉛筆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中華牌為高考設計了一款專供答題卡塗寫的128號專用鉛筆,以區別於最經典的101號繪圖鉛筆,方便廣大考生。工廠也不斷擴大設備容量,廂式爐也由小爐變成了大爐。起初十年日復一日做著燒爐工作,成為趙師傅口中一句輕描淡寫的「沒什麼」。
「領導看我工作認真,十年後就從燒爐崗位調動到其他工作上,後來的二十多年做遍了各個生產線上的工作,變成了車間副主任。」今年56歲的趙傑認為,無論什麼行業,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投入生產,參與工作環境一步步變好的過程,才會逐漸油然生出巨大的滿足感。
對於中華牌鉛筆來說,整個90年代高考答題方式改革,如同一波推動國產鉛筆的浪潮,不但讓人們認可中國製造,也倒逼工廠進行了生產技術革新。
1993年,徐國偉師傅結束了三年學徒生涯,正式開始在生產車間流水線上擔任班組長。到了90年代末,中華牌2B鉛筆產量迅速擴大,工人們開始加班加點生產。
▲制杆車間主任徐國偉,工作27年,在車間親歷90年代2B鉛筆銷量猛增。
▲鉛筆製造一廠中,工人正在整理粘合好的筆桿料,等待下一步加工。
「那幾年,完全來不及做,每年上半年一直都加班,每周六都要來加班,因為要買的人很多。廠裡面招工,但到最後工人多也趕不上,銷量太好,所以連先付款後交貨的採購訂單都排很長隊。很多工人的親戚朋友都會託他們帶鉛筆回去給小孩考試用。」現擔任制杆車間主任徐師傅回憶,當時設備還沒有更新,從生產速度和生產質量上來說,遠遠無法和現在比。拿制筆桿的機器來說,刨杆機那時單刀作業,筆桿不如現在雙刀作業那麼光潔;筆桿木材和鉛芯之間使用白乳膠,粘連效果不如之後多次試驗的新膠水牢固。
▲機器正在印刷中華牌2B鉛筆外衣鋼印。
2000年左右,中華牌鉛筆迅速著手生產技術革新,已經熟悉了廠裡幾乎所有設備的董福民從設備工程師轉崗作為工藝工程師。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他著手自行改良生產設備,渴望能夠實現半自動化生產。例如,印刷鉛筆顏色和字跡的鋼印,在流水線上一次只能印一個,董福民就將若干枚鋼印機裝在一條線上使用。但不同的色漆對鋼印機的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印刷速度也需要進行調整,他憑藉自己過去學習的機械知識和設備經驗改良成功,這樣就實現了輪流印刷,生產的速度提高了數倍。
▲今年60歲的董福民,現擔任鉛筆一廠的生產技術部副部長。
像三位師傅這樣恪盡職守的中華牌鉛筆製造人還有很多,他們的默默堅守和革新精神保證了高考考生順利答題。
▲鉛筆一廠內,正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女性工人。
▲鉛筆一廠內,正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女性工人。
「我讀書的時候都還沒有考大學這回事,所以後來進了技校學習。但我成績不差,1977年恢復高考,心裡想為什麼不去考呢?結果考了一次沒有考上,1978年考了第二次,就考上了大學。」董福民的父母卻認為脫產全日制學習、不拿工資並不合適,在這樣的壓力下他被迫上了業餘大學。他認為高考對一個人至關重要,不僅可以改變自己,還能夠用今後學習到的知識改革已有的東西,甚至改革一個行業,「就比如小小的鉛筆製造。」
▲鉛筆一廠中製造完成的中華牌101號繪圖鉛筆,始終採用經典的綠色外衣。
鉛筆小而簡單,但絕不平凡。自1935年,中華牌鉛筆走過80個年頭,中國的鉛筆製造業從無到有,打破了歐美壟斷中國市場的僵局。從為神舟七號的太空人設計太空專門用筆,到如今致力於發掘稀缺木材替代材料,中華牌鉛筆製造人憑藉著自己的堅持,不斷突破自己,迎接新的挑戰。
然而,並不是市面上的每一支「中華牌鉛筆」都是正規生產的,不少生產技術不達標的廠商利用老字號的名頭山寨鉛筆。「過去有買過假的,削鉛筆削到一半發現木頭是斷裂的。有次考試假鉛筆塗著塗著鉛芯直接斷了,只能很尷尬地舉手問監考老師能不能問其他同學借,」曾參加過高考的80後周寧吉(化名)認為,那時大多在小文具店或者攤販購買中華牌鉛筆,但質量良秀不齊,「現在好了,廠家可以直接進駐網絡,保證直銷質量。」
▲目前,京東上可以買到中華牌鉛筆廠家直銷的高考專用2B鉛筆。
事實上,從90年代高考2B鉛筆火了之後,中華牌鉛筆的山寨次品就層出不窮,為此中華牌對各地的制假窩點連續打擊、起訴。2012年起,為了順應網絡消費時代的潮流,中華牌鉛筆開始從傳統銷售渠道轉向與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進行合作,每年銷售數據對比以往呈幾何倍數增長。
鉛筆雖小,但承載著許多分量。高考學生也許會因為一支質量差勁的鉛筆痛失關鍵的幾分,鉛筆製造者也會因為造出讓人信賴的鉛筆而獲得滿足感。
▲董福民一手培養的80後鉛筆製造人傅秀林,正在檢查印刷完畢的鉛筆。
「鉛筆雖然是低附加值產品,但是我還是希望做好它。因為做這個工作很有成就感,30年工作,所有的機器改良、生產流程進步都經過我們自己的手,這個品牌經過我們的手在成長。」今年快60歲的董福民坦言,即使退休了也想回去工作。鉛筆廠也願意留任他,希望他能夠多發揮經驗和能力培養下一代鉛筆製造人。
看商標鋼印字跡:優品商標圖案清晰明了,輪廓飽滿,鋼印字跡整體協調、端正,呈雪白色,每支都整齊劃一;劣品商標圖案模糊不清,鋼印字跡輪廓模糊,顏色呈淡白色或灰白色,字體大小不一。
看外觀:優品橫截面呈正六邊形,平面對稱,杆徑均勻,鉛筆長短統一,油漆色澤光亮一致。劣品橫截面不規則,不對稱,鉛筆長短不一,油漆色澤暗淡無光,筆桿毛糙。
看內在質量:優品符合併高於國家標準,書寫流利。無偏芯,削時不斷芯。木材材質優良、表裡如一、呈暗紅色,卷削鬆脆;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鉛芯質量低劣,因筆形不準偏芯嚴重,削開後木質呈白色或淡黃色,且削的時候感覺木頭很硬,容易劈裂,木材材質粗糙,甚至有爛木。
看包裝:優品從小包裝到大包裝都印有公司名稱、型號等標誌,印製清晰完整。檢驗代號、合格證齊全。劣品包裝外印刷文字或圖案變形,色彩嚴重走調,包裝材料紙質軟易走樣,大包裝不防水。無檢驗代號及合格證。
看價格。假2B鉛筆比正規商品價格便宜2~3倍。
看鉛芯。正品鉛筆字跡印製精細,表層油漆飽滿光亮,而假的則油漆暗淡。正品2B鉛筆的筆芯在正中間,而假的鉛筆筆芯因為不規範往往在側邊。
寒窗苦讀十幾年,可千萬不能被一支假的2B鉛筆給坑了。除了要從正規的渠道進行購買之外,也建議大家另外再備一兩支筆備用,做到有備無患。
2019年高考馬上開始,我在清華,等你來!
本文轉載自參考消息(ID:ckxxwx)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祁蕊
《 幸繪:京城守藝人 》
主編:何思倩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讚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