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子不教,父之過。」但是,教育孩子不僅僅是父親的責任,母親也需要參與其中。我們都在感嘆現在的孩子過於早熟,他們很多的行為都讓人難以接受。
地鐵裡,3歲男孩撲入外國美女懷抱,沒有界限感的孩子太可怕
孩子在幼兒階段非常需要父母的教育的,否則他們會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來。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媽媽帶著三歲的孩子坐地鐵時,偶遇了一位外國美女。可能孩子第一次見到外國人就顯得比較的激動,出於好奇心理就一直盯著人家看。突然小男孩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和這位美麗的外國人合照,可以嗎?」
孩子的媽媽一開始並沒有同意孩子無禮的要求,但是拗不過孩子一直鬧騰,就同意了。孩子得到媽媽的許可就跑到了外國美女的旁邊。
孩子媽媽掏出了手機的時候,外國美女就知道她們的目的了。出於禮貌,她友好地配合她們拍照,可是孩子的下一個舉動讓很多的人都震驚了。
小男孩撲進了美女的懷裡,頭也埋到了女生胸前,並且用手抓住美女姐姐胸口。這讓很多人都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外國美女看孩子還小,也就沒有說什麼。
但是一旁的乘客就看不下去了,提醒這位媽媽管好自己的孩子。誰知道這位媽媽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非常理直氣壯地說:「這有啥,孩子還小!」
看到這裡,我只能說孩子無禮的行為有很大一部分責任是來自於家長的,是家長沒有好好的管教自己的孩子,才會讓孩子這麼的無禮。
孩子這麼沒有教養,到底是因為什麼?
1、家長對孩子太過於放縱
有的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非常的寵愛,甚至是達到了溺愛的程度。因為家長對孩子的縱容,所以孩子變得十分的肆無忌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教養。
對孩子過於放縱的家長,他們不會從孩子身上尋找犯錯的原因,他們只會說我的孩子還小,即使犯錯也是值得被原諒的。被這樣教育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沒有教養。
2、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在一個大家都沒有什麼教養的環境中長大,更大程度上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個非常有家教的家庭中生活,你的孩子也會變得彬彬有禮。
如果家長可以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那麼孩子勢必會變成有教養的模樣。家長本身素質就不高,那麼孩子也會像他們的家長一樣。
3、家長沒有做到言傳身教
孩子小的時候都是模仿著大人的一言一行長大的,當你把你的壞習慣展露在孩子的面前的時候,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的模仿你的壞習慣,慢慢的孩子的壞習慣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孩子就是家長的影子,如果家長本身就沒有教養,孩子談何教養?在家長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前,孩子是否有教養這個問題就無從談起。
孩子有沒有教養,看家長在三方面的教育做得好不好,錯不了
1、不要給孩子的錯誤找任何藉口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一個人都會犯錯,就連我們的大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但是,每個人犯錯都應該承擔責任,孩子也是一樣的。
家長不要總是想著孩子的年紀還小,他們犯的錯不是錯,只是不懂罷了。這樣的意識只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變成一個沒有教養的人。他們不會為自己的錯誤買單,不會為自己的錯誤負責,這是不對的。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不要在為孩子的錯誤找藉口了
2、應該對孩子有適量的懲罰
每個人犯錯都應該接受相應的懲罰,孩子也是一樣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應該給孩子適量的懲罰,這樣他們才會深刻地記住自己的錯誤,儘可能地避免下一次再犯。比如:練練字、洗衣服、拖地等,適量的懲罰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的忘性都是很大的,只有實際的懲罰才能讓他們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對於孩子的性教育不能避而不談
關於性教育,家長提起這個都會感到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開始閉口不談,可是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因為無知,自己的傷害了別人自己不知道,或者是被別人傷害了也沒能夠及時的認清,這就是家長的失責了。所以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的性教育,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在也不能避而不談。
菁媽寄語:家長切不可太嬌慣孩子,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更要規範自己和孩子的言行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