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陪伴媽媽
在中國,人們往往是非常中庸和保守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性教育是非常少的,甚至有時候孩子問起父母,父母也是支支吾吾岔開話題,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後對這方面仍然感覺很困惑。
程程是一名4歲的寶寶,正值幼兒園放假,程程的媽媽帶著程程去動物園玩,在座地鐵的時候,在轉車途中上來一名漂亮的外國美女,美女非常高挑而且時尚,長得非常漂亮,讓人出乎意料的是,4歲程程竟然鬆開媽媽的懷抱,一把撲進外國美女的懷裡。這一幕可驚呆了周圍的乘客。
媽媽趕緊去拉住程程,可程程卻不鬆手而且還一個勁地往美女懷裡鑽,還去蹭美女的胸部,這下可讓那位美女坐不住了。媽媽被嚇得趕忙上前阻止。這個舉動讓周圍的人感到非常尷尬和嫌棄,而同時媽媽也感到非常的尷尬,早知道應該早一點對程程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那麼,迴避對孩子的性教育會有什麼危害呢?
事實上,迴避對孩子的性教育是對孩子無形的傷害,幼兒時期的孩子對性和性器官是非常好奇和懵懂的,有的幼兒園的孩子甚至會把玩自己的生殖器,而在這時老師看到孩子這個舉動是會制止孩子的。在國外,父母對孩子很早就開始進行性教育。
而在中國,很多父母則認為這種事情是比較羞恥,難於啟齒的事,但我們不能一直跟在孩子的身邊,也不可能一直盯著孩子。曾經有一則新聞,幾個小孩一起玩耍,其中一個男孩的生殖器被套上了膠圈,當時這個孩子不以為意。
可幾天過後,孩子感覺生殖器很痛,這個時候家長才引起重視把孩子帶到醫院去,可這個時候為期已晚,這個男孩面臨著被切割掉生殖器才能保住性命的痛苦。
又比如說韓國的真實事件《素媛》,《素媛》事件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發生的事,而關於性教育這件事上,「素媛事件」也給廣大父母敲響警鐘,提早適時給孩子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每個父母應該做的。
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適時地交給孩子一些性教育的知識呢?
1.放平自己的心態
每當孩子問起自己有關性的一些知識地時候,比如說電視裡地某個情節,這些人為什麼要親親?又比如說他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害羞,驚奇地思考孩子還這麼小,他們怎麼會問這種成人話題?
所以當孩子問到相關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放平心態,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他們提出這些問題也是非常正常的。
2.適時進行教育
並不是說父母隨時隨地都給孩子普及相關知識,當孩子詢問爸爸媽媽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藉機向孩子進行科普,比如當孩子問到:「他從哪裡來?」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科普又關受精卵和精子的有關常識,孩子年齡偏大的,可以教女孩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又比如說,很多女孩小學就月經初潮了,很多女孩第一次月經是覺得很害羞不好意思,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這個時候媽媽就要適時對孩子進行相關知識普及。
3.爸爸媽媽要加強學習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也要一直不斷學習,關於科普方面的知識不要隨意教育,比如什麼是受精卵?精子和卵子如何結合?寶寶是如何在媽媽肚子生存的?女孩子月經初潮有哪些反應?等等,類似諸如此類的知識,爸爸媽媽不能想當然地告訴孩子,要給孩子傳播正確地知識。
你們對孩子的性教育有哪些看法呢?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
關注【陪伴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