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4歲兒子上女廁被罵沒教養,寶媽的一番話,讓同廁所的女人臉紅
孩子出生後,父母就該好好管教,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直接反應了父母的素質。所以,很多時候在孩子犯錯時,外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去批評孩子的父母。畢竟大家都覺得小孩子啥事都不懂,只有讓他的父母來管他,才更靠譜。
劉女士前幾天帶著自己4歲的兒子濤濤去逛商場,逛著逛著劉女士突然內急,想要上廁所。於是就帶著兒子來到了一個公共廁所旁邊。剛開始劉女士還猶豫了一會兒,但看見周圍無人,劉女士就帶著兒子一起走進了女廁所裡。
只是沒想到,女廁所裡正巧有幾個女人在那裡聊天,看見一個寶媽帶著一個男孩來上廁所,也是一下臉就綠了,一個勁的對劉女士指指點點,說這孩子沒教養,都這麼大了還上女廁所,也不知道避嫌。而寶媽聽到後,也是十分冷靜的說了一番話:「這位女士,我看您也應該是孩子他媽了吧,你應該知道,我們當媽的都不容易,假如是你帶孩子,肯定也不會把孩子一個人扔在一旁,自己上廁所吧,萬一孩子在外面被人販子給拐跑了,那咱們做媽的該怎麼活,將心比心,互相理解一下吧!」
聽完劉女士的解釋,幾個女人也是老臉一紅,一句話沒說的就走了。其實,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負責任的寶媽。因為劉女士知道,相比於帶孩子上廁所的尷尬,孩子走失才是她最擔心的,而這種避重就輕,以孩子為主的原則,也是讓寶媽餘理不虧。所以說,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和指責,寶媽就該一切以孩子為主,避重就輕的原則,才會更好的保護孩子。
那麼,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在哪些場合需要避重就輕呢?
1、公共廁所
公共廁所是個十分敏感的地方,特別是男女的差異,讓很多寶媽都不敢帶著自己的兒子去上廁所。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了6歲,寶媽可以將孩子一個人放在廁所門外,告誡他如果遇到壞人就大聲叫喊。而如果孩子低於6歲,完全可以把孩子帶入女廁所,相比於面子,孩子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2、公交車上
有些孩子,在公交車上想要尿尿,而公交車不到站是不會停車的。這時,如果孩子還小,寶媽就可以找個塑膠袋,讓孩子躲在車後偷偷的尿尿,千萬不要強行憋著孩子,以免憋出病來。
3、地鐵
家長如果帶著幼齡孩子乘地鐵,一定要緊緊的摟住孩子,因為地鐵上的壞人實在是太多了。只有讓孩子貼緊自己的身體,才能防止孩子發生意外。
還有更多的場合,更待各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