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被燒,總統逃亡,對於美國來說這絕對算是最為屈辱的歷史了。作為世界霸主,美國一直以來奉行的都將戰爭攔截在本土之外,哪怕是波及範圍最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影響到美國本土,而作為美國政府辦公的白宮就更是一片遠離戰火的場所了。
然而歷史上美國的白宮卻曾經被侵略者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就連當時的總統都被迫逃亡外地,這就是不為人知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了。獨立戰爭大家都知道,正是因為華盛頓領導的聯軍在獨立戰爭中取得勝利,原本作為殖民地的美國才能從英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這場戰爭也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頻繁的被大家所提及。
而英美之間爆發的第二次獨立戰爭就幾乎很少有人提及了,甚至於為數眾多的人都不知道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場戰爭。之所以這場戰爭知名度如此之地,我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場戰爭對於美國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屈辱了,美國根本不願意提及,自然也就逐漸的被人們所淡忘。
十九世紀初期,獨立後的美國再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早已經不滿足於建國初期的13個州領土。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美國開始了向外擴張的道路,一方面他們通過金錢從英、法、葡萄牙等歐洲殖民統治者手中購買領土,另一方面則是武力強行擴張領土,迅速佔領了遼闊的西部。
在獲得西部地區之後,迅速擴張的美國將侵略的步伐指向了北方的加拿大,意圖從英國手中奪去加拿大地區的控制權。1812年6月18日,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英美之間的第二次戰爭徹底打響,大批美軍氣勢洶洶的攻入加拿大地區,戰爭瞬間白熱化。
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曾經的宗主國英國卻顯得捉襟見肘,英軍的主力被拿破崙牽制在歐洲大陸上,對於遠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地區只能靠著當地駐軍勉強抵抗。因此在戰爭的初期,美軍勢如破竹一般攻破加拿大首都多倫多,並且一把火將加拿大的國會大廈給燒了。
隨著拿破崙大軍在俄羅斯的失利,歐戰戰場局勢逐漸開始明朗起來,被牽制的英軍主力得以脫身前往美洲戰場。1814年,伴隨著拿破崙的下臺,英國徹底從歐戰戰場脫身,反應過來的英軍快速封鎖了美國東海岸,並逐漸將美軍從加拿大境內趕出,自此戰火燃燒了美國境內。
1814年8月19日,為了快速扭轉戰局,英軍指揮官羅伯特少將親自帶領4000士兵從美國切薩皮克灣登陸,奇襲華盛頓就此展開。8月24日由美軍準將巴尼率領的7000美軍在首都保衛戰中被英軍徹底擊敗,美國當時的麥迪遜總統被迫逃亡到維吉尼亞,美國首都華盛頓落在了英軍的手中。
為了報復美軍在加拿大火燒國會大廈的瘋狂行徑,攻入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英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把火將美國白宮及國會大廈也給燒了。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首都被佔,白宮被燒,總統逃亡也車內美國永遠揭不過去的坎。
面對如此奇恥大辱,原本節節敗退的美軍開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將軍開始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不斷的帶領美軍取得一場又一場戰鬥的勝利,成功阻止了英軍對美國的進攻,最後更是在紐奧良保衛戰中擊斃了英國的愛德華少將。
1814年12月24日平安夜當天,英美兩國在比利時籤署合約宣布停戰,第二次獨立戰爭就此結束。對於這場戰爭而言雙方都算不上是勝利者,美國不僅沒有實現侵佔加拿大的計劃,自己的首都更是被攻破,就連總統都被迫逃亡外地。而英國也算不上是勝利者,雖然英國保住了加拿大,但是其藉機奪回美國的的願望卻也就此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