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文獻綜述都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任何研究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某個方面進行研究。我們在之前你的推文中,講過很多關於文獻綜述的內容,比如:文獻綜述的大忌就是偏離了提出和論證問題的軌道,分析中缺少假說,分類不合理、論證乏力,無法揭示已有分歧等……
一篇高質量的文獻綜能為新研究的開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對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儘管如此,文獻綜述往往也會被很多作者忽視或敷衍。撰寫文獻綜述對自己的學術生涯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個技能一定要下功夫掌握!畢竟,只有對自己的研究領域了如指掌,才能知道哪些內容是重要的,哪些方向最容易出新。
文獻綜述的目的是什麼?
寫論文前要大量閱讀文獻嗎?
文獻綜述和文獻研究有何區別?
……
快來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這是關於文獻綜述的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獻綜述到底是在做一件什麼事情?它是在圍繞研究主題梳理文獻,梳理文獻的目的是為了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一篇文獻綜述不管是寫三百字,還是寫一千字,都有一個邏輯主線,這個邏輯主線就是自己的問題是怎麼出來的?這是我們做文獻綜述的邏輯主線。
文獻綜述跟選題沒有先後關係,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去理解,如果大家這樣去理解的話,就會陷入一種傳統的理解的困境。在論文寫作的每一個環節可能都需要去做文獻工作,但每一個環節的文獻工作都有不一樣的做法,因為文獻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寫論文就是「寫」這一個字,講邏輯,或是其他的都沒用,這些要等論文寫完了再說,因為你的文本還沒有寫出來,談何邏輯好壞,談何語言好壞?必須先把論文寫出來,這樣大家才能交流其他的東西,比如論文的語言行不行,語言有什麼問題,邏輯是否嚴謹等。
綜述研究的寫法就是做文獻綜述,但是文獻綜述跟綜述研究是兩個東西,大家要區分開。大家之所以會覺得文獻綜述類的文章比較難發表,是因為在你的意識中,把這兩個東西給搞混了,大家所說的文獻綜述裡的文章比較難發表,是指按照傳統的文獻綜述的寫法做出來的文獻綜述,比較難發表,綜述研究才是一篇論文,文獻綜述只是寫論文過程中的一項工作。
有一些人認為,別人說的東西不一定對,我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在你們的意識中,都把兩個東西給混淆了,別人說的對不對跟大家根本就沒有關係。那麼,別人所講的東西只要能達到一個目的我們就可以用了,只要它能支撐我們的觀點,支撐我們的行文邏輯繼續推導下去就可以了。
高水平文獻綜述的三種寫法:發現趨勢、發現不足、發現爭議,其實是把文獻綜述直接置換成了文獻批評。而文獻綜述的普通寫法:縱向梳理和橫向梳理,是把文獻綜述直接置換成了文獻梳理,實際上,文獻綜述有兩個環節,一個是文獻梳理,另一個是文獻批評。那麼,一個高水平的文獻綜述應該重在批評,而不在文獻梳理。
對於一篇高水平的文獻來說,一定不要給人一種羅列文獻的印象。我們都知道學位論文就是在羅列文獻,並且一羅列就會羅列好多,學位論文的文獻光文獻綜述部分,多了就能寫上十頁紙,期刊論文是不可以這樣做的,不要給人一種你在羅列文獻的感覺,文獻出現的一篇論文中的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
一個好的文獻綜述應該是遞進的,而不是並列的。所謂的遞進就是指在層層的推導,直到推導出自己的研究問題。相信沒有人不會用「又」、「更」、「甚至」等字詞,但能不能恰到好處地運用連詞,讓自己的文獻推理形成一種遞進的關係,這是一個能力。
高水平文獻綜述的寫法(1):前沿趨勢作為從已有文獻到自己研究的過渡橋梁
高水平文獻綜述的寫法是怎樣的?在這裡,我們通過三篇範文,三種寫法的例子給大家進行講解,它與傳統的文獻綜述的寫法有很多種類型一樣,高水平的文獻綜述也有很多種類型的寫法,文獻綜述的目的是為了提出問題。
高水平文獻綜述的寫法(2):研究不足作為從已有文獻到自己研究的切入口
發現目前已有文獻的不足,把已有文獻的不足作為自己研究的切入口,這也是一種寫法。很多人在寫期刊論文的時候,其實用的都是這種寫法,只是大家在用的時候,有一個環節處理得不好,導致用已有研究的不足作為自己研究的切入口,或作為自己研究的起點這種寫法,往往寫不成功。
高水平文獻綜述的寫法(3):爭議之處作為梳理已有文獻的抓手
發現已有文獻的研究結論或觀點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把目前已有文獻中,有爭議的地方抓出來,這也是做文獻綜述的一種寫法。問題就是從爭議開始的,關鍵是要通過梳理文獻,把爭議梳理出來。
第一種,縱向梳理,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來梳理文獻,在這一類文獻綜述的過程中,很多人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用事物本身發展的邏輯來代替文獻綜述的邏輯。大家要特別注意一點,文獻的時間順序和事物本身發展的歷史是兩個東西,很多人會把兩者混淆。
第一,綜述研究也是研究的一種類型,絕對不能只做文獻整合,而要在文獻整合的基礎上進行文獻述評,然後還要有自己綜述的發現,只要是做研究,就要有研究發現,綜述研究也是這樣的。第二,在做綜述研究之前,更重要的還是要選一個好的綜述對象,或者叫綜述研究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