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榆林28歲邊防戰士蘇萬飛,在藏南邊境運送物資時墜崖犧牲!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7月15日,西藏邊防,雨雪飄飛。

一片在雪域高原飛舞6年的「雪花」悄然落地——西藏軍區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吉布觀察哨哨長蘇萬飛在接收索道運送的物資時,不幸墜崖犧牲。

蘇萬飛犧牲的地方位於藏南的娘姆江曲河谷。在這個守衛祖國西南大門的河谷兩側,數百米深的懸崖與千年沙棘林相擁而立,吉布哨所隱身其間。

2020年7月15日11時,蘇萬飛和新兵仲召國來到位於山頂的索道接收平臺。蘇萬飛讓仲召國留在了平臺下方,自己徑直爬上了臺階——作為已經成功接收過25次索道運送物資的排長,他早已熟悉這種令人頭暈目眩的高度。

在物資桶即將抵達山頂時,桶身突然劇烈晃動、即將傾覆。蘇萬飛一個箭步衝到懸崖邊,將桶裡的夜視觀察設備撈了出來,自己卻被突然脫落的鋼纜和背後掉落的備用桶砸下了深淵。

仲召國急忙爬上平臺,只來得及看到哨長墜落的背影和平臺上散落一地的夜視儀。

在懸崖下方70多米的一棵大樹旁,戰友們找到了年輕的排長。然而,這位年僅28歲的軍人卻再也沒能回應戰友們的呼喚。

其實,艱苦寂寞的戍邊生活,原本與蘇萬飛的生命軌跡並不相交,可他卻偏偏選擇了雪域邊關。

父親在陝西當兵7年,兒時圍坐在爐火旁,蘇萬飛最喜歡聽父親講起軍營的故事:上戈壁、戰荒原、助群眾、救物資……父親的講述,點燃了他心中的從軍夢:好男兒,當兵去!2014年的夏天,從西安工業大學畢業的他,填寫了一張到西藏當兵的報名表。

對於邊關的苦,蘇萬飛早就了解。然而真正到連隊,戍邊的艱辛和危險還是讓他始料不及。

連隊駐守的娘姆江曲海拔落差大、雨霧山腰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海拔落差,巨大的氣壓差帶來的是擊穿耳膜的疼痛;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衝入團霧開路,因為霧氣的後方可能是狗熊,也可能是懸崖。

「這裡的山脊高過雲頭,這裡的太陽曬化石頭,這裡的孤獨沒有盡頭,這裡的士兵把使命扛過肩頭……」正如歌中所唱,這裡的巡邏沒有道路,只能追著前方老兵的腳印,一深一淺地搖擺,腳邊就是數百米深的懸崖,剛到哨所的蘇萬飛連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時光沿著娘姆江曲慢慢蜿蜒前行,兩年的戍邊生活一閃而過,當年那個「慫小子」在無數個第一次中成了連隊的「頂梁柱」。

進退走留之際,退伍還是繼續?在家中父母看來,這無異於一道「送分題」:家鄉陝西榆林出臺擁軍政策,凡是到邊防艱苦地區當兵兩年,回鄉後就可以享受公務員待遇。

可在蘇萬飛看來,在西藏,在邊防,在娘姆江曲,在雨霧叢林,愛國奉獻不再抽象,而是體現在邊防官兵一分一秒的生活裡,體現在戍邊、巡邏、觀察、訓練的具體行動裡。

「願作一雪花,守護千萬家。」他再次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拿到了陸軍邊海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蘇萬飛堅信,在廣袤的雪域大地,正是戍邊官兵這一片片「雪花」,才鑄就了雪域邊防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有人說選擇決定命運,蘇萬飛卻覺得選擇應當遵從內心。軍校畢業前夕,按照當時的畢業分配政策,他可以選擇去拉薩、林芝等大城市,可他卻選擇回到娘姆江曲,並主動申請擔任吉布哨所哨長。

青松低垂,雪山嗚咽,7月16日清晨的娘姆江曲異常寒冷,全連官兵聚集在大雨傾盆的道路旁送別蘇萬飛。

「萬飛,你再看一眼,這是你的哨所,你的邊防,還有哨所旁的紅杜鵑,你說是你見過最漂亮的高原紅……」炮兵連副指導員李長京扶著蘇萬飛的遺體泣不成聲,久久不願放手。

送別的車隊沿著娘姆江曲逆流而上,載著蘇萬飛離開他心愛的邊防。在最後一個可以看見連隊的山口,官兵們突然停下來掉轉車頭,對著連隊的方向鳴笛三聲。他們要讓魂歸雪山的排長再看一看娘姆江曲的山山水水,再看一看祖國邊防的一草一木。

蘇萬飛常說:「觀察哨兵就是祖國的眼睛。」這一次,蘇萬飛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雪山,成為雪域邊防永遠的守望者……

來源:新華社

騰訊大秦網功能服務

蘇萬飛戰士,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蘇萬飛遺體告別、身披黨旗,榆林師生含淚追憶
    28歲邊防軍人蘇萬飛為保護國家財產不幸墜崖犧牲的事跡,在家鄉榆林持續引起強烈反響。7月25日,一場連綿細雨降落榆林,瀝瀝悽悽、如泣如訴。這讓蘇萬飛在榆林的老師和同學愈發感到悲痛,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已提前知道,當天蘇萬飛遺體告別儀式將在西藏拉薩舉行。蘇萬飛是在榆林城區上的中學。
  • 作文素材庫-戍邊戰士篇(人物+語段;衛國戍邊;邊防戰士;英雄;烈士)
    為了節約物資,大家常去山裡打柴。身為團長的他要求戰士每次背柴不超過50斤,但自己卻背100多斤。去年6月,印度公然違背兩國共識,在中印加勒萬河谷邊境悍然越線挑釁。在交涉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今年2月,祁發寶被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語錄】阿里確實很苦,如果因為苦大家都不願意呆在這裡,那我們的邊防誰來守?
  • 他把戰士緊緊掩在身下,這一幕何其熟悉?--上觀
    第9次進攻時,楊根思命令通訊員把重傷員背下陣地,又讓機槍手把打光子彈的重機槍撤下陣地,自己孤身一人留下繼續堅持戰鬥。關鍵時刻,他拉響炸藥包,縱身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邊境自衛作戰戰場,某部七連二排長孟昭寶在向敵人暗堡摸索接近過程中,發現埋伏的三個敵人從後面閃了出來,黑洞洞的槍口正瞄向身後的戰士楊先紅。
  • 這裡是中國最北端的哨所,零下40度的嚴寒中邊防戰士巡邏邊境
    可以說,邊防戰士們是生活在國界線上的一群人,他們每日的訓練、站崗令身居內地的我們充滿了安全感。邊防戰士們時刻信奉一句話:「寧可流血、流汗,絕不守丟一寸領土!」  北極哨所位於漠河北極村裡面,是我國最北端的哨所。哨所後面就是黑龍江,而對岸有個紅頂黃地的屋子,就是俄羅斯的哨所了。在這裡無霜期僅有80天,漫長的冬季長達8個月,最低氣溫達到零下58度。近日,漠河縣氣溫已低至-40℃。
  • 為了祖國安寧,我早已準備犧牲!來自海拔5592米的解放軍請戰書
    很多人在這裡度過了青春年華,很多人為了保護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犧牲。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很多人談起西藏,總會想到潔白雪山,藍藍的天空,還有熱情的西藏群眾和潔白的哈達。然而,當你真正到了西藏,才知道邊防戰士的不容易。低溫、缺氧、缺水、與世隔絕、地形崎嶇這都是西藏對邊防戰士的考驗。詹娘舍哨所,處在海拔4655的懸崖峭壁上,雲霧環繞。
  • 甘肅政法學院校友雲南邊防普洱支隊警官楊軍剛勇鬥持槍毒販壯烈犧牲
    甘肅政法學院校友雲南邊防普洱支隊警官楊軍剛勇鬥持槍毒販壯烈犧牲  外出執勤前,楊軍剛向戰士們部署職務  楊軍剛開展毒群調研  蒼山悲慟祭忠魂,洱海湧淚悼英雄!  2016年3月7日,甘肅政法學院1997級法律系法本一班校友、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普洱支隊江城邊防大隊偵查隊隊長楊軍剛勇鬥持槍毒販,身負重傷,後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3月7日,普洱支隊江城邊防大隊官兵奉命在江城縣康平鎮壩卡一帶查緝毒品時,發現3名男子神色慌張,行跡可疑。偵查隊隊長楊軍剛等遂上前實施盤查,3名嫌疑男子發現邊防官兵後拔腿就跑。
  • 2020年的第一天,30歲的邊防軍人犧牲了
    這一天,吉布哨所陷入無限悲痛之中:一位摯愛「她」的邊防英雄走了。歐陽葉,西藏山南軍分區某邊防團7連吉布哨所哨長,因患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來不及擁抱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將30歲的生命定格在雪域、定格在哨位,剎那芳華,綻放凋零。魂魄毅兮邊關情。
  • 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為什麼沒有趁勢解決藏南問題?
    藏南風光由於受限於西藏惡劣的交通條件,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極端苦難。所以中國實際投入的兵力極少,只有西藏軍區的三萬山地邊防部隊,既沒有空軍也沒有重炮軍參加。到戰爭結束時,我們共消滅印軍三個整旅和五個旅的大部,而我軍僅傷亡七百餘人。我軍先頭部隊一直推進到距印度首都新德裡不足三百公裡,隨時都可兵臨城下,印度舉國震動。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 我軍最後一批物資抵達西南邊境,美國人:我就說他們是有預謀吧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近日,我軍駐藏部隊的運輸車隊趕在寒冬來臨之前,歷時兩個月將最後一批多達千噸的物資順利送達邊防區,至此我邊防軍已經收到充足的過冬物資。此外早在一個多月前,我軍邊境的保溫宿舍就已經建設完善,而且新式保暖軍裝也分發到位,因此這個冬天對於我邊防戰士而言恐怕「不太冷」,不過對於另一邊來說,恐怕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此前印媒報導稱,因為高原寒冬襲來,導致印軍內部出現大量傷病情況,一些重症患者不得不依靠空運送到南方治療,因此前線不僅禦寒物資缺乏,醫療物資同樣緊缺。
  • 他們巡邏在邊境線上 頂著暴風雪為邊防連送物資
    並飛赴阿爾泰山脈深處素有「雪海孤島」之稱的紅山嘴邊防連,將生活保障用品和各類緊缺物資送至哨所,連隊44名官兵搭乘直升機如期完成換防交接。早上10點,直升機準時起飛執行中蒙、中俄邊境線的空中巡邏任務,勘察地面無法到達的點位。直升機在穿越山谷時,突遇大霧。
  • 新疆「00後」邊防戰士這份生日禮物很「中國」!
    聯通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97009 新疆「00後」邊防戰士這份生日禮物很     隆冬時節  西北邊陲氣溫降至零下35攝氏度  駐守在額爾齊斯河畔的  新疆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  擔負著中哈邊境守防任務
  • 印軍向中印邊境運送大量物資 包括開心果、方便麵等食物 他們要幹...
    【環球網報導】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之際,英國路透社當地時間15日透露,從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印軍已啟動了整個後勤網絡,向中印邊境沿線的軍人運送物資,以度過嚴冬。報導援引印度官員的說法稱,近幾個月來,印度將大量彈藥、裝備、燃料、冬季物資和食品運往「拉達克地區」。
  • 中國邊防戰士的臉怎麼曬成這樣?為何不抹防曬霜?真相來了
    這也是「以人為本」理念在軍隊的逐漸落實的一個具體體現,不少軍分區黨委機關撥出專項資金為邊防官兵配發防曬霜。到今天,複方丹參滴丸和紅景天等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和迷彩圍巾、高原防曬霜、高原唇膏、墨鏡、防寒鞋等都已經成了高原士兵人手一份的必備物資。
  • 印軍在邊境部署「駱駝」,我軍用無人機給戰士們送外賣,氣不氣?
    《孫子兵法》曾經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戰爭中,後勤是比行軍打仗更重要的事情,因為戰士們只有吃飽才有力氣打仗。如今在現代戰爭中,後勤的意義更加重大,因為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彈藥、坦克裝甲車、燃料油料等物資的消耗數十倍於以往的戰爭。如果戰爭爆發的地點是在高原,那麼這個消耗還會更大。而為了在高原地區確保有效的後勤供應,各國之間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盤點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邊境戰士們!
    我們現在的幸福,是基於我國的邊境戰士們付出所有去艱苦努力的工作才得到的。12月17日,環球網報導稱,12月15日,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黑河好八連」官兵執勤巡邏途中,發現轄區數公裡邊境設施被江水淹沒。若不及時打撈,必定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當時正值傍晚時分,江面上的溫度在零下5攝氏度到零下36攝氏度之間,並且,江水仍在不斷上湧。環境十分地惡劣,但情況非常危急。
  • 央視證實,解放軍收到一種外骨骼裝備,美專家:讓人變成超級戰士
    據央視稱,在最近的一次物資運送任務中,數名我軍士兵攜帶食物和水,每個人的背包攜帶物資約20公斤。但其中一位士兵告訴央視,穿上骨骼服一點都不感覺累,因為重力已經轉移到了骨框架上,所以腿上沒有感覺受力情況。
  • 在邊防巡邏的「死亡之路」上,他們鄭重地寫下了「中國」!
    195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裡紮下營地堅守著祖國的西南大門這裡沒有界碑也沒有「您已進入中國」的邊境警示牌邊防戰士的腳印組成了一座「行走的界碑」2009年之前這裡與外界的交通都是封閉的新戰士來這裡時都戲稱這裡是
  • 15件「神裝」到位,我邊防戰士從頭到腳嚴嚴實實,更保暖也更先進
    其實並不全面,現代戰爭中一直在背後默默守護著我們戰士的後勤部隊也是其中的制勝法寶。一個重要的後勤對於一個國家的軍隊來說可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以說這句話完美體現了後勤的重要性。試問,身在前線的士兵如果連吃穿都成問題,那麼這些勇敢的戰士們還怎麼保家衛國呢?如果戰士們吃不飽也穿不暖,那麼再先進的武器又有何用?
  • 中印邊境4名戰士犧牲,"和平與安寧"用英語怎麼說?
    近日,中印邊境衝突,我國4名戰士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