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原子結構:什麼是電子云和原子軌道?

2020-12-19 小書生趣味課堂

一、電子云

1、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徵

⑴ 核外電子質量小(只有9.11×10-31 kg),運動空間小(相對於宏觀物體而言),運動速率大(近光速);

⑵無確定的軌道,無法描述其運動軌跡;

⑶無法計算電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確定它出現在原子核外空間各處的概率(即在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會的多少)。

電子在出現的概率圖

小黑點的疏密表示電子在核外空間內出現的機會的多少,小黑點越密,表明概率密度越大,電子云只是形象地表示 電子出現在各點的概率密度分布的高低,而實際上並不存在。

電子云:由於核外電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來像一片雲霧,因而被形象地稱電子云。

二、原子軌道

電子輪廓圖的製作:常把電子出現的概率約為90%的空間圈出來,人們把這種電子云輪廓圖稱為原子軌道

原子軌道:量子力學把電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個空間運動狀態稱為一個原子軌道。

(1)、s能級的原子軌道是球形對稱的,能層序數n越大,原子軌道半徑越大。

s能級的原子軌道圖

(2)、P能級的原子軌道是啞鈴形的,每個P能級有3個原子軌道,它們相互垂直,分別以P x,Py,PZ表示。P電子原子軌道的平均半徑隨n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能層中 P x,Py,PZ的能量相同。

p能級原子圖

小結:

1.s原子軌道是球形的,p原子軌道是啞鈴形的;2. s能級只有一個原子軌道;p能級有3個原子軌道,互相垂直,可分別以P x,Py,PZ表示,能量相等。如2Px、2Py、2Pz軌道的能量相等;3.能層序數n越大,原子軌道的半徑越大;4.不同能層的同種能級的原子軌道形狀相似,只是半徑不同;相同能層的同種能級的原子軌道形狀相似,半徑相同,能量相同,方向不同。

相關焦點

  • 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
    有些物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而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而這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時候,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構成新分子,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本質,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是原子。通過上面球棍模型我們也能看到,化學變化到原子這,就不再分了。那麼這些原子是否有內部結構,原子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
  •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資料下載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微課+資料下載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學生電子課本下載 ▼視頻教學:知識點: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總結:分子結構與性質以上就是學大教育網為大家帶來的2018年高二化學上冊第1章《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掌握化學知識點,從而在考試中取的好的化學成績。
  • 1-1《原子結構》教學視頻及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修三
    第一節 《原子結構》(上)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第一節 《原子結構》(下)一.原子結構1.能級與能層說明:構造原理並不是說4s能級比3d能級能量低(實際上4s能級比3d能級能量高),而是指這樣順序填充電子可以使整個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說,整個原子的能量不能機械地看做是各電子所處軌道的能量之和。
  • 高二結構化學7:原子半徑
    1.1 原子結構      每個原子,都包含有一定數量的    質子(+)    中子    電子(-)    (氫原子的一種核素——氕      鍅元素的原子,具有最多的電子層數、同周期中核電荷數最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最小。
  •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多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遵循什麼規律?
    科學家歸納大量的光譜事實得出的結論:從氫原子開始,隨著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原子核每增加一個質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個電子,這個電子按構造原理示意圖(如下)的能級順序填充,填滿一個能級再填一個新能級,這種規律稱為構造原理。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請點擊輸入圖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金原子總有79個質子。
  • 高二化學結構 2:原子光譜
    原子光譜,是量子化學的基礎,結構化學的最難點,沒有之一。    原子光譜難在什麼地方?
  • 初中化學丨原子的結構!假期提前學!
    很多同學在這個假期開始接觸化學,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就是物質的微觀結構,很多同學表示不懂,今天給大家分享《原子的結構》知識點。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根據上表,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了嗎?  結論:①它們的質子數不同,核外的電子數也不同;②有的原子原子核中沒有中子,如(有一種)氫原子無中子(氫原子是唯一沒有中子的原子) 。
  • 物構||對原子軌道雜化理論的再認識
    對於化學教師來說,沒有必要再複習該理論的一些基本觀點。所以,在這裡也只是羅列出一些,可以「補充」到不同層次教學中去的,有關原子軌道雜化理論的新看法與新內容。一、原子軌道雜化的內因 在化學教學中,人們多從某些典型分子的實測構型,從這些化學「事實」來引入雜化軌道概念。 也有從計算或實物演示的角度來說明,形成雜化軌道後可使體系處於能量更低的狀態。
  • 分子、原子中的電子——從量子力學的角度
    前言:很不幸,這是本人在材料物理課上的大作業…一、電子初印象在中學時期,我對分子、原子、電子這些概念的認知大致就在: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則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並且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係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 A-Level化學 | 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
    課堂目錄: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二)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一)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一)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三)學通國際教育誠意出品,僅供學術參考,請勿抄襲或商用。
  • 2019年中考化學複習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中電子的運動是分層運動的,在含多電子的原子裡,電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運動。能量高的,通常在離核遠的區域運動。   為了便於說明問題,通常就用電子層來表明運動著的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
  • 1-2《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教學視頻及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修三
    第二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上)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第二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下)一.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徵原子核外的電子是既不能靜止不動也不能像行星繞太陽一樣,在確定的軌道上做圓周運動,原子核外的電子的運動有以下特徵
  • 高中物理原子結構與原子核知識點精編匯總,務必掌握!
    1、J·J湯姆生模型(棗糕模型):1897年發現電子,認識到原子有複雜結構。(1)玻爾的三條假設(量子化)①軌道量子化:原子只能處於不連續的可能軌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軌道是不連續的②能量量子化:一個軌道對應一個能級,軌道不連續,所以能量值也是不連續的,這些不連續的能量值叫做能級
  • 高考化學選三簡答題總結2—原子結構問題
    3、檢驗 K 元素的方法是焰色反應,請用原子結構的知識解釋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答】當基態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後,電子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變成激發態電子,電子從能量較高的激發態躍遷到較低能量的激發態或基態時,將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
  • 最新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原子的結構
    原子的結構【要點梳理】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帶負電荷)2.原子中的等量關係: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中子不帶電),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原子整體是呈電中性的粒子。
  • 原子結構知識點詳細歸納
    (一)原子結構的理論要點1.原子理論發展的幾種理論模型:(1)近代原 爾頓 實心球模型(2) 湯姆生 「葡萄乾麵包」模型(3)盧瑟福 「行星式」模型 (4) 玻爾 量子化軌道模型(5)薛定 諤電子云模型 2、能層、能級與原子軌道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原子、離子、粒子結構示意圖
    [考情剖析]本知識點主要以選擇題和填空題形式出現,以考查學生對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的理解,如根據結構示意圖判斷化學性質、化合價、得失電子、離子符號及化學式的書寫等。[方法歸納]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各部分的意義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
  • 九年級化學教案:第三節 認識原子
    【設問】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而原子為什麼不帶電?   【討論】小組活動,回答:核外電子數=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   【板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設問】不同種原子之間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學生]思考。
  • 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原子結構關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原子結構關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原子結構關係   ①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