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江南外國語學校的智慧教學課室。信息時報記者蔡曉素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蔡曉素)近日,家長王小姐向記者反饋,女兒9月份剛上廣州市海珠區江南外國語學校,日前學校開家長會通知,計劃在初一全年級推行智慧教學,需要學生交5500元用於購買平板電腦和學習軟體,雖然為自願,但對於不購買平板電腦的學生給予調班。王小姐對此表示不理解,對學校的做法提出異議。昨日,校方表示所需平板屬自願購買,不購買的學生不會調班,可繼續留在原班學習。
今年8月,海珠區江南外國語學校針對初一新生召開了兩次家長會,通知學校在本學期期中考後將推行智慧教學,家長需要為學生購買平板電腦和學習軟體,總費用是5500元,原則是自願。在學校發放的教學通知書上,專門介紹了需購買的平板電腦(第五代施強樂課平板)和課程的使用說明,並發放了「學生和家長意向回執單」,諮詢是否自願購買,家庭困難是否申請資助,不購買是否申請調班。
對於學校的做法,有部分家長提出了異議。家長王小姐告訴記者:「家裡已有兩個平板電腦,再買一個就多餘,但是學校做法讓家長為難,如果不買,孩子可能被調班。」另一位家長張先生也表示,看到這個通知時,內心並不是太舒服,並非家長出不起這個錢,而是學校推行智慧教學,這樣做感覺有點強制性。
校方說法購買屬自願不買不會調班
昨日,記者就此事採訪了該校劉競賢副校長,她表示所需平板都是自願購買,不購買的學生可繼續留在原班學習,不會調班。家長所說的5500元,其中2900元是平板電腦的費用,其餘的2600元是3年的課程費。
據了解,江南外國語學校從去年開始探索智慧課堂模式。劉競賢告訴記者,「學校推出平板電腦教學班,是以高效課堂為出發點,讓教學更精準,讓學生學習更主動。智慧課堂教學好處很多,比如在課堂上,每講完一個知識點,老師可以發起快速問答,方式不再是老師提問某一名學生進行解答,而是通過平板電腦將問題進行推送,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所給出的答案會傳輸到老師的平板電腦。誰做對誰做錯,甚至誰在做題時猶豫了,這些信息都會直觀地反饋給老師,為老師進行針對性教學提供參考。並且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形成綜合報告,及時反饋給家長和老師。」
對於沒有購買平板電腦的同學該如何跟進上課進度,劉競賢告訴記者,課堂上還有多媒體一體機的投影屏和黑板板書,跟傳統課堂學習是一樣的。此外,學校也積極為困難家庭申請資助,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採用全部減免或者部分減免的方式。對於一些家長想用自己購買的平板進入課堂,學校也會積極和供應商協商,希望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學生用自己購買的平板用於智慧教學。
記者也曾就此事採訪了海珠區教育局,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信息化作為推動課堂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手段之一,是全球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鼓勵有條件有想法的學校先行先試,但是要求學校在推動過程中要注意與師生、家長充分溝通,並堅持自願參加的原則。
家長說法大部分家長支持有家長表擔憂
記者採訪了部分初一新生家長,對於智慧教學,不少家長表示接受並交了錢。家長林女士表示,非常支持學校推行智慧教育,開學前交了費用,孩在所在班級的大部分家長也同意,「實行信息化教學是趨勢,學校家長都是為了孩子好,在能負擔的情況下,這筆錢還是花得值。」
家長陳小姐則表示,如果學校沒有能力為學生免費配備這些設備,由家長買單是合情合理,「這其實是對孩子教育的一種投資,決定權在家長手裡,若家長覺得沒必要,可以選擇不買,學校還是會有相應的措施去解決。」
也有家長表示,學校這種做法無形中給家長造成壓力。家長張先生就表示,對於一般家庭來說,5500元價格有點高,一些學生確實買不起,家長肯定會擔心孩子學習是否會受到影響。而學校應把設備和課程成本價公開,整個過程要公開透明,經得起質疑。家長王女士也表示,如果老師上課採用智慧系統,不購買平板電腦的家長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跟不上上課節奏,一些課堂互動和課後作業參與不了。
他山之石五中學生家長可自行購買平板電腦
據了解,目前廣州已有部分中小學推行了智慧課堂,採取師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上課的模式。
去年,廣州市第五中學在高二年級推行平板電腦上課。五中校長裘志堅介紹,從目前實施的效果來看,智慧教學可以大大提高老師的課堂效率,學生預習複習更方便。而學生上課所需要的平板電腦由家長自行購買,並不要求一定要買智慧教學設備供應商的平板品牌,家長可根據需要購買自己喜歡的品牌,再到學校安裝相應的學習程序便可以使用。
五中高二學生劉同學告訴記者:「目前所有高考科目上課基本都採用平板電腦,課前老師會通過平板電腦推送預習作業,我們可以提前了解到課堂上的知識點。對於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自己會更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進行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習更加有興趣。」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