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針指向中午12點,正是大多數白領短暫離開工位進行午餐和休憩的時間,在武漢天悅外灘金融中心工作的王小姐今天並沒有像此前一樣,去尋找尚有空座的餐廳,而是搭乘寫字樓內的另一部電梯,來到了新開設的一家餐廳——湖錦小廚。
在這家被裝潢得頗具ins風格的「食堂」裡,顧客大多都是在這棟寫字樓裡工作的白領。在我們三易生活的現場走訪中看到,用戶需要根據指示牌自行拿取餐盤並挑選中意的菜式,並通過餐廳內設的智能圖像識別機,以及支付寶的刷臉支付「蜻蜓」系統完成結帳。
穩定的菜品、相對實惠的價格,以及高效的運轉模式,也讓這家僅開業一個多月的餐廳,很快就成為這棟寫字樓裏白領們默認的「食堂」。據餐廳負責人在接受我們採訪時的介紹,目前店內單量已經達到日均500餘單,他還表示,「有很多顧客是結伴就餐,一人付帳,所以實際人流量會比單量要高得多」。
在密集的用餐人群中我們還發現,在業內尚針對刷臉支付前景進行各種猜想的當下,對於這棟寫字樓裡的白領來說,「刷臉支付」只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普通小事罷了。
而這家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幾乎整棟樓用戶支付方式的湖錦小廚,據我們了解,只不過是餓了麼口碑「智慧餐廳」戰略中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餓了麼口碑提出的「智慧餐廳」已經通過各種方式逐漸滲透到大家的生活中,而提到「智慧餐廳」,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樣的模式?是餐廳桌面上的二維碼,還是能夠在路途中就能提前在App上下單,亦或是結帳時各種新奇的支付方式?
根據餓了麼口碑相關負責人李超霖的介紹顯示,目前在餓了麼口碑對線下消費方式的改造中,成效較為明顯的包括手機點單與智慧餐廳這兩種模式,而這同時也是最能體現線下商家與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之間的深度融合。不過落實到具體某一家餐廳的改造,餓了麼口碑並沒有「標準模板」可言,他表示,「我們會根據商家自己的需求,並結合他們的特性進行智慧模塊的組合,而這個組合往往是軟硬體結合一體的。」
在去年的雙12期間,我們三易生活也走訪了餓了麼口碑對武漢本地老字號蔡林記的智慧改造。彼時這一改造更多的是考慮到武漢人「過早」的傳統,並針對蔡林記進行出餐模式和預點餐等方面的升級,從而幫助用戶節省從下單到就餐的時間,以提升早餐時效。
而在後續接受餓了麼口碑改造的仟吉,則更多是偏向於「無人店」模式的改造升級。李超霖在採訪中表示,「我們對仟吉的改造,更多的是為了向消費者展示線上技術的改進,是可以與線下生活方式的改變結合起來的。」
至於此次智慧餐廳的樣板「湖錦小廚」,則是餓了麼口碑專門針對寫字樓人群所進行的改造。採訪中李超霖提及,「考慮到對於在寫字樓工作的人群來說,中午就餐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改造的快享餐廳就是為了幫助用戶更高效的享受就餐」。並且她表示,「同時對於商家來講,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意味著客流量將享受附近3公裡的疊加,還能幫助店內提升用餐高峰期的坪效和人效。」
在被改造的蔡林記智慧餐廳中,用戶享受到的是「人在路上,菜在鍋裡」的高效;仟吉所採用的,則是通過線上數據分析實現對產品的精準定量生產;而湖錦小廚裡所採用的,則是最高效率的提升坪效與人效,以滿足寫字樓場景中的用餐高峰。面對越來越「千人千面」的餓了麼口碑智慧餐廳改造,這對於商家與消費者來說顯然都是件好事。
對於商家來說,智慧餐廳將能夠給每一位有條件的商戶提供軟硬體結合,並完成提升坪效和人效的機會,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千人千面」的智慧餐廳改造,也將推動商家更為深入的了解門店實際運營狀況,強化各自的「特長」,比如早餐和中餐更注重高效,糕點定製則更偏向個性化等。這樣一來,消費者也將能夠在越來越多經過改造的智慧餐廳中,享受到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