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明、張順美通訊員黃紅英、郭軍勉)昨日是2007年中國援外青年志願者塞席爾項目招募的最後一天,截至晚上6時30分報名結束,5天來共有1026名廣州青年向團市委和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報名要求出徵,諮詢電話更是多達2899個。其中「漢語教師」一職的競爭者多達498人,爭奪異常火爆。經過初選,100名青年將於今日進行筆試面試,爭奪20個入圍名額。
六成報名者曾參與志願服務
昨天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小陳帶著他宿舍的同學到現場。
「我們是昨天看到報紙,今天特意請假來報名的。大伙兒都認為這個援非的機會是個難得的機遇,能給我們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去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讓我們更好地學以致用。」
「雖然我只有大專學歷,但我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而且一直在堅持自學英語!」當被告知報名者需要具備本科學歷時,好不容易打進熱線的針灸師王先生激動地說,「不信我可以現場操作給你們看!」不等工作人員答覆,手提著一箱針灸器材的王先生15分鐘後就趕到報名現場,要求工作人員「現場考查」。王先生的執著認真的態度最終打動了工作人員,如願以償地報了名。
團市委、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對報名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報名的1026名廣州青年中,六成曾經做過志願服務,他們在回答「為什麼去塞席爾」時選擇「想去國外做志願者,實現人生價值」,逾三成廣州青年符合援塞志願者專業條件,他們的答案主要是「把自己的專業和愛心帶到非洲去,志願服務塞席爾人民」,近一成廣州青年的答案則是「因為沒有出過國,想豐富人生經歷」。
498人希望去當漢語教師
據統計,全部1000多報名者中有多達498人希望去塞席爾當漢語教師。其中,所學專業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僅一成五,七成是中小學教師,特別是歷史教師居多。IT精英、金融界人士、律師等行業的報名者近兩成。
在一千多份報名表中,記者看到其中一份簡歷的大部分完全用英文書寫,在個人特長部分還用大號字寫著「I canspeakEnglish.」(我會說英語)。報名者是1958年出生的胡相安,是年齡最大的報名者之一,也是僅有的幾個用英文書寫簡歷的報名者。儘管超出了「20歲至35歲」的規定年齡,但快50歲的胡伯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在簡歷中寫到,自己是湖南人,曾經入伍當兵,復員後有一定見識的他回到自己的村裡一邊種地,一邊教書。後來還分別在海南三亞的賓館、北京的酒吧工作過,如今在廣州。儘管身上沒有一張文憑,但憑自己好學好闖的精神,胡相安自學了英語。「很想到塞席爾見識一下,我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也會講英語,一定可以當好一名漢語老師。」
非洲留學生當面試考官
又訊(記者楊明、張順美通訊員黃紅英、劉蘭)今日將有100名「幸運兒」經初選進入2007年中國援外青年志願者塞席爾項目筆試環節,50名順利經過筆試環節的志願者將在面試環節進行激烈的角逐。之後,團市委和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將公布入圍志願者名單。
經過團市委和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5日來的初選,按10:1的比例,共有100名志願者今日上午9時至10:30時將在廣州市少年宮(東風西路167號)1號樓多功能廳進行筆試和心理測試。下午,筆試過關的50名「幸運兒」將進入面試環節,13時至17時在市少年宮1號樓2樓會議室進行面試和專業水平測評。塞席爾項目專家顧問團和非洲籍留學生將做現場面試考官。
據悉,在筆試環節,志願者將在45分鐘內以閉卷形式寫一篇300字以上的主題英語作文。之後,將通過填寫心理量表的形式接受專業的心理狀況測評。在面試環節,志願者將被要求向評委用英語做1分鐘的自我介紹,然後接受3分鐘的專家提問。如有特別才藝的可作2分鐘的才藝展示。另外,報名小提琴和鋼琴項目的志願者還將接受專業水平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