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六娘獵蚌祖(民間傳說故事)

2021-02-07 淡然相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淡然相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文、吳心怡

在秦皇島沿海一帶,流傳著老祖曹六娘的很多傳說。

曹六娘的父親曹升官居少府卿。曹升一連生了五個女兒,四十歲那年,第六個孩子生出來時,一聽哭叫的聲音,和前幾個女娃的聲音完全不同,粗粗的,像是男聲,曹升心中大喜,不料掀起襁褓一看,竟然還是個女娃。曹升頓時灰了心,認定自己這輩子都沒有生兒子的福分了,於是拍著六娘道:「罷了罷了,六娘啊六娘,我且將你當作男兒養大。」

從此,六娘穿男兒衣服,行男兒之事,拜師學藝,戲水練武,生生養成了小子。

東漢建武十八年,宮裡走水,燒壞了一頂龍冠,光武帝令曹升重製一頂,正巧東南夷民祭祀蚌祖,得了一顆無瑕明珠,便進貢給朝廷。這顆明珠不比尋常的珍珠,竟是通體朱紅,映光一看,其內又十分通透,仿佛內含一泓海水。

光武帝見了愛不釋手,命曹升將明珠鑲在新龍冠上。曹升擔心寶貝留在織室有所閃失,特意放在家中一處偏房命人看守,只等龍冠完工後鑲上。

六娘當時剛滿十四歲,性格頑劣,比一般人家的男孩子還要淘氣。她聽聞明珠是難得一見的寶物,當下動了心思,半夜迷暈了看守,溜進房中。只見明珠大小如孩童的拳頭,幽幽地發出紅光,六娘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寶貝,歡喜得很,忙把明珠捧在手心細看。

這時忽地聽到「吱嘎」一聲門響,原來曹升起夜順路去偏房查看,一看家丁昏睡在門前,以為進了竊賊,便急匆匆推門而入。這一推門不要緊,六娘到底還是個孩子,加上心裡有鬼,被這開門聲一嚇,慌張之下竟失手將明珠掉在地上。

眼見著明珠重重砸在堅硬的石板上,等六娘撿起,明珠上早已砸出兩個凹坑,雖然不大,卻已是損了相。

曹升又急又氣,竟然吐出一口鮮血,長嘆一句:「吾命休矣!」昏了過去。

六娘嚇壞了,趕緊喊來家人,把父親抬到臥房床上,請來郎中診治。郎中說是「急痛迷心」,開了藥,曹升很快醒來,卻再也不能下床了。六娘知道自己惹了大禍,在父親榻前痛哭一場,決意再去尋一顆明珠抵罪,便在當天夜裡收拾行囊,逃出家門,直奔合浦。

六娘原本生性衝動,但出門之後,漸漸冷靜了下來。採珠之事何其兇險,傳聞東南夷民在百年前就開始祭拜蚌祖,犬不八載雞無六年,定是難以對付,何況單是在一片汪洋大海中找尋蚌祖就十分困難,更別提海域中的兇猛魚蟹了。六娘思來想去,只能飛鴿傳書給自己的兩位師兄求救。這兩位師兄都是六娘在民間學藝時認識的,各有所長。

心急如焚的六娘趕到了合浦,她的兩位師兄張奎和王猛也在一天後抵達。三人相見,小敘離別之情後便緊鑼密鼓地準備採珠事宜。

張奎原本是荊州醫藥世家出身,一次機緣巧合救了位苗人師傅,那老人便傳授他制蠱方法,張奎以巫蠱醫為一家,潛心學習,醫蠱結合,尋七種蠱蟲,七種毒草,七種良草,加以細細研磨的硃砂,配成防鮫散,以防水族近身。王猛出身於渤海郡豪族,喜歡搜集各地奇珍異寶、玄幻道器,此行他特意從水路過來,運來了早年偶然得到的一艘海柳船,船體骨架用的全是百年海柳。

海柳這種植物長在海底,因為透光少,每十年才能長一寸,因此格外緻密堅實,這海柳船還在龍王廟受了三年香火,在海中可謂如履平地,風雨不侵。此外王猛還帶了一柄利刃——龍骨弧刀,刀鐔處點綴一圈鼉龍利牙,看起來好不威武。

當地漢夷混雜,三人投宿在最大的一所漢人寨子,那寨子不遠便是夷民居所。

三人不時去打探蚌祖消息,很快就知曉了蚌祖所在的海域,原是在珠母池。這裡的夷民自古便有採珠習俗以祭先祖神靈,時時下海採蚌,蚌祖便是那珠母池中最大的一個。因這蚌祖形體巨大,曾有數名夷民被夾住手腳無法掙脫窒息而死,夷民欲除之後快,打了鉤鏈把蚌祖整個拖出來,結果返航時忽遇大風大浪,船體破裂。夷民敬天畏地,以為是海神發怒,便將蚌祖放生,那以後每三年把活人放進珠母池中,祭拜蚌祖,久而久之,蚌祖竟結出了朱紅的珍珠。

「怪不得明珠色澤豔麗,想來必定是葬身蚌腹的人的精血凝聚而成!」六娘氣憤不已。

「師妹無須焦躁,後日便是黃道吉日,我們出海去除了這廝!」張奎和王猛在一旁勸說道。

三人打道回府,分頭準備起來。張奎正將防鮫散裝入漏筒中,抬頭就見六娘牽了一頭肥豬回來。

「這是作甚?」

「嘿嘿,這便是咱們制那蚌祖的秘寶!具體如何,到時便知。」六娘頑皮地回答。

後日天不亮,三人悄悄下海,海柳船身後拖著三條裝滿雞鴨的小船,借著風向快速駛向珠母池。

夷民祭祀處有大片珊瑚礁,那蚌祖就安居在珊瑚礁外圍。到達目的地後,三人將那三條小船弄沉,然後駕海柳船躲到一邊觀察。

不一會兒,海中那些巨大的魚蟹紛紛浮出水,將雞鴨餌食吃了個乾乾淨淨。不消片刻,這些兇猛的魚蟹全都綿軟無力似的隨波浮沉,任海浪拍打。六娘抄起一根棍子,戳了戳近旁一條大魚,那魚只是張合著嘴,懶洋洋地拍了下尾巴。

「張師兄這麻藥果然厲害!」六娘贊道。

「師妹過獎了,這藥效只能維持一個半時辰。師妹抓緊時間,速去速回!」

六娘套上熟牛皮做的防護衣,連腦袋也嚴嚴實實地包住,只露出鼻子、眼睛和嘴;腰裡紮上盤龍索,龍尾緊緊拴在桅杆上,龍頭掛上裝有防鮫散的漏筒,以防零星魚蟹襲擊;拿起一根軟管,用一頭的喇叭罩住鼻子和嘴巴,另一頭也是大喇叭,卡在海柳船上特意打出的洞中,可讓六娘在水下換氣。

準備停當後,六娘背上早已備好的引蚌秘寶,一個猛子扎進水裡。她的這兩位師兄水性都遠遠不如六娘,有心無力,只能任她一人下海赴險。

六娘毫無懼色,順著珊瑚礁外圍的巖壁潛遊,到了海底便見一片亂石灘,正是夷民常說的惡鬼灘,只見灘上長滿各種水草,又有許多大可容下牛馬出入的狹長石洞。六娘四下尋找,終是不見蚌祖身影,想來是躲在洞穴當中。

六娘扯下背在身後的牛皮袋,用龍骨弧刀小心劃開,露出裡面的誘餌,竟是一個半透明的人形。原來那日六娘聽說蚌祖祭祀,便猜測蚌祖喜腥啖肉,於是宰了活豬,豬血乘熱浸在熱水中,豬皮泡在米醋裡,直泡得豬皮變軟變透明,然後用這皮紮成人形,灌進豬血,塞進豬內臟,就成為一個絕好的人餌了。

六娘一刀捅破豬皮,一縷血水和腥味彌散在海水中,然後六娘躲到一塊巨石後,拉動拴在人形誘餌上的魚腸線,不斷在洞口處挑逗。

過了不一會兒,一處最大的洞口裡傳來轟隆的聲響,整個惡鬼灘好像地震一般。只見一個老黃牛般大的白蚌從石縫中浮出。尋常蚌只有兩片扇殼,這蚌祖竟生了六扇,仿佛三個大小不一的蚌依次疊起來似的。六扇蚌殼在不停開合,裡面隱隱透出猩紅的光澤。

六娘心裡吃驚,感慨這蚌祖果然成了精,但手上的動作毫不遲疑,立馬轉身扯著人偶往外遊,打算把蚌祖引到開闊的地帶。

蚌祖被腥氣吸引,窮追不捨,雖然身形巨大,但速度卻不遜魚蝦。六娘仗著體型嬌小靈活,借著珊瑚、亂石的遮掩,左轉右轉,離洞穴越來越遠了,卻也幾乎被蚌祖趕上。眼看蚌祖的肉舌都要夠到自己了,六娘忙斬斷魚腸線,將人偶推過去,那肉舌捲起人偶立刻縮回蚌中,而蚌祖也停了下來,從蚌殼裡傳來皮肉擠壓的聲音,看來蚌祖壓碎了人偶的外皮,嘗到臟器的味道,竟貪婪地停下來享受美味。

事不宜遲。六娘緊握龍骨弧刀從上方接近蚌祖,不斷地敲打、刮擦外殼。這套取珠之法乃是夷民中的老師傅傳授,大概是以震動和聲波的能量刺激老蚌,迷信的人則認為是龍骨弧刀上的煞氣震懾一切水族。

果然,不久後,那蚌祖好像害怕似地顫抖起來,緊緊閉合的蚌殼也露出一條窄縫,正好可以把手伸進去。六娘從縫隙中看去,只見碩大的珠囊裡全是通紅的珍珠,心中大喜,連忙用龍骨弧刀去割珠囊。

就在刀鋒剛碰到蚌肉時,六娘耳邊忽然響起哀戚的女聲:「這些都是我辛苦養育的孩子,你怎麼能忍心將它們奪走?我生於天地,與人無爭,但貪婪的人類卻總想搶奪我的孩子,是何道理?何況生人祭祀也本非我意,只是珠民愚昧呀!」

這聲音軟弱無骨,卻好像迷魂香般弄得六娘心情低落,同時她也因這番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神傷不已,動作和反應均慢了下來,眼瞅著就要昏昏然了。

殊不知那蚌祖一邊迷惑著六娘,一邊收緊蚌殼要置人於死地。

千鈞一髮,龍骨弧刀兀地蜂鳴起來,六娘一驚,心神一凜,已經反應過來,肩膀向前一遞,刀直接刺進蚌肉。

蚌祖吃痛鬆了殼,六娘將胳膊一划,連肉劃下好大一扇珠囊,用刀戳住,後背弓起,藉助腰盤的力量兩腿猛地一蹬,悠悠退出半丈開外,這一遞一划一蹬,已使盡六娘平生所學,才堪堪全身而退。她手腳並用快速向上遊去,同時猛搖身上盤龍索。

船上師兄見索子晃得急,二人一起猛拉,那蚌祖正在吃痛,見襲擊者已經逃走,趕緊緊閉蚌殼,飛快溜走不見了。

此途可謂有驚無險,六娘雖未能除掉蚌祖,但總算取回了明珠。這廂明珠被損壞一事早傳入光武帝耳中,已將曹升押進大獄。六娘星夜兼程趕回家中,面聖稟明事由。光武帝聽說六娘潛水採珠和蚌祖嗜血結珠之事,不由得感慨萬千:「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敢於承擔自己的過失,做男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是勇;為父分憂解難,是孝。勇孝兼備,真乃世間罕有的奇女子呀!」遂免了曹升罪責,下令禁止夷民再行活人祭祀,改用豬羊,又因明珠血光凝結為大兇,不再鑲嵌於龍冠之上。後又賜六娘賞金百兩,封爵蕊珠君,福澤三室。

老祖宗銘記自己發家之道,治家極嚴,也責令後人必須習水性,懂海事。

至於蚌祖,其他人皆想效仿六娘捉住蚌祖,無奈不管怎樣引誘,蚌祖都始終未再現身,或許真是物老成精吧。

至於蚌祖在海中說話,今人倒覺得應該是蚌祖發出了影響人情緒的生物電,後人為神化老祖宗給誇大了。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曹二投驢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 富平民間故事丨三義村的傳說
    富平民間故事丨三義村的傳說石川河流經莊裡鎮後,向西拐了個大彎,在灣道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叫三義村。村子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說村子最早並不叫三義村,是天意村,而且村名的來歷與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關。傳說古時候村裡有個名叫張仲坤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時,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一表人才,便將他招為駙馬,把女兒嫁給了他。
  • 寒風民間故事:豬婆龍的傳說
    不同民族、地區的民間故事傳說,各有各的特點,歡迎關注、評論。在遠古的部落時期,由於有很多的能人異士,所以大多數的部落民眾都不怎麼信奉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也因此非常生氣,整天想方設法的要懲罰下界的凡人。(請大家不要糾結遠古時期有沒有玉皇大帝這種問題,民間故事都是古人自己編的,之所以出現玉皇大帝說明編這個故事的人所在的年代有玉皇大帝)這一次,玉皇大帝想到了用乾旱的方法來懲罰部落民眾。因為人都是要吃飯的,若是乾旱的時間長了,地裡面長不出莊稼,人們就要忍飢挨餓,這樣他們受不了的時候就一定會屈服,從此就會信奉玉皇大帝。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春節的傳說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傳說一:春節接財神的傳說  春節接財神的日子是正月初五,傳說這是財神的生日。
  • 民間故事——雲南彝族農村的民間傳說
    小時候你一定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吧。睡覺前你肯定拉著媽媽纏著他講故事給你聽吧。在你的記憶力有很多記憶尤深的地方性傳說故事吧,接下來我就要講講我們我記憶尤深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們當地的傳說,很多老人都在傳。
  • 民間故事《民間四大傳說》
    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四大民間傳說《孟姜女哭長城》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四大民間愛情傳說。這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四大民間傳說之孟姜女                                   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牆爬到姜家結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啊!
  • 傳說故事 |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竟與「寒衣節」有關
    中國民間傳說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裡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
  • 民間故事:新媳婦去認祖,遇到一條小蛇,祖宗託夢:她不是咱家人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篇故事,大約發生在90年代。故事也是筆者聽老人們說的。對於故事離奇的情節,您權當圖個樂,切莫當真。
  • 觀音媽、媽祖、七娘媽……說說閩南人的娘媽情緣
    媽祖的廟正式名叫天后宮或天妃宮,但閩南人一般不用這兩個名,而是稱「娘媽宮」,偶爾稱「媽祖宮」。七夕時祭拜的七仙女或織女,閩南人稱之為「七娘媽」。有著一千多年燦爛文化歷史的閩南人當然不會沒人知道觀世音菩薩最早原型其實是男性,媽祖的正式封號是天後天妃,七娘媽其實是織女。但是閩南人對於女性神,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情感和表達,所以習慣於用娘媽這一親切的稱呼。
  • 老北京民間故事大全:盧溝橋怎麼來的?通州塔有什麼傳說?
    最近發現一本老北京民間故事大全,從北京城建城傳說,到地名掌故來源,從皇家奇聞異事,到普通百姓傳奇經歷和勸善懲惡故事,原汁原味,應有盡有。話不多說,先跟大家分享兩個故事——盧溝橋的傳說盧溝橋因其數不清的石獅子和抗日戰爭爆發地而聞名中外,盧溝橋下流的是永定河,民間傳說這裡早先沒有橋,是個擺渡口,來往客商,做買賣的來到這兒,全要搭擺渡過去。後來怎麼有了橋呢?有這麼個故事。盧溝橋。
  • 民間傳奇故事:天狗食日月的神話傳說
    內容提要: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天狗食月的神話傳說吧!
  • 民間諺語,關羽楹聯,關羽華容放曹
    說到了民間歇後語中有關三國人物和故事的,其實除了歇後語外,還有很多民間諺語。一句話,關雲長名垂千古,再看:壓倒了孫、曹。赤面策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掩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河北醉歸,怒斬曹瞞六將;江南赴宴,笑傾香肅三杯。這樣的對聯,如果讓舊時那些古板的老夫子看了,一定會搖頭說:這又是中了《三國演義》的毒!
  • 獾娘(民間故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
  • 民間故事:獵人捕捉黃皮子,獸夾子卻總丟失,不聽老翁勸遭了報應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3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小時候,筆者就經常聽身邊的長輩人講關於黃皮子的奇聞小故事。姥姥說過,她年輕時在家納鞋底時,就曾遇見過黃鼠狼趴在窗戶紙外面。姥姥的娘就說:「別搭理它,好好做鞋。」黃皮子見屋裡沒人搭話就跑啦。故事聽得多了,筆者就對黃皮子產生了敬畏之心。黃皮子確實很有靈性,長輩人也說過,別惹它們,別得罪它們。直到今天,我還謹記老輩人的叮囑呢!說了這麼多關於黃皮子的事兒,自然與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有關。
  • 淺析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孕育、形成與早期分化
    但無論怎樣,5世紀初朝鮮的壁畫上織女後有一犬,將戰國以後形成的織女的傳說,同秦人的祖先聯繫起來,又為織女為秦人之祖的結論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從我國中原地區傳到朝鮮,應有一個過程。所以,這幅畫所反映的是我國漢魏以前的傳說,而所傳遞的文化資訊則更早。
  • 用方言講民間傳說和人物故事 上虞60後成「網紅」
    2018-06-28 09: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金偉史濟榮近照近日,上虞豐惠中學教師史濟榮忙得不亦樂乎,樂此不疲地每天在喜馬拉雅FM平臺上錄製音頻,用上虞方言講述本土傳說故事和名人軼事
  • 《爐石傳說》T7獵卡組怎麼搭配 T7獵卡組搭配思路一覽
    導 讀 爐石傳說2020年7月T7獵卡組搭配得當的話能在天梯中擁有非常高的強度,很多玩家都對這個強力的卡組愛不釋手
  • 南京的幾則民間傳說
    2019-10-19 17:06圖文來源:金陵晚報傳說是指民間長期留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有的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純屬是幻想的產物。下面筆者簡介幾則南京的民間傳說。吳冶城鑄劍捨身祭爐朝天宮古時稱冶城。春秋晚期,吳王闔閭和他的兒子夫差都曾在此設置冶鑄兵器之所,故世稱冶城。據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 中記載,在這座冶城,曾發生過幹將莫邪鑄劍的故事。吳王闔閭訪得吳中鑄劍名手幹將與莫邪夫婦倆,令其冶鑄寶劍,以為護身之用。
  • 「八仙」故事並非傳說,皆為真實歷史人物
    在我國民間,幾乎人人都熟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這八位神仙究竟是憑空杜撰出來的神話人物,還是歷史上某些人物的模擬化呢?
  • 民間故事:狐仙兄妹
    民間故事:狐仙兄妹明朝洪武年間,武夷山下的一個村子裡,有個叫鄧文的秀才。鄧文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性子一點不柔弱,自幼學了些騎射功夫,若不是父母阻擋,他一直都想去投軍的,他認為自己從軍,定然可以當上將軍。這天,鄧文又進入山中射獵遊玩。時正春光如畫,他遊賞風景,不覺進入了大山深處。夜月初上之時,才發覺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鄧文也不急,彎弓搭箭,連著射落三隻肥大的松雞。在附近一處石崖下,找著一個避風的山洞,打算就在此地夜宿一晚。洞外不遠,一條清溪流過,實在是一處世外桃源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