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C輪數億元融資的商米,正布局傳統商業設備換代到智能商業硬體產品時代。被阿里巴巴看上的pos機界「小米」會如何改變零售產業?商米如何利用智能商業概念講述一個商業4.0的故事?
文/楊曉鶴 億歐專欄作者
當年王健林和馬雲打賭實體商業還是線上贏,賭注是一億元。如今看來這個賭局已經失去意義,阿里巴巴組建天貓小店從線上進軍線下,與京東開展競爭,不再區分線上線下的新商業形態正在聚集。商米科技創始人林喆告訴億歐:當今的無人零售店概念抑或是天貓小店/京東到店,線上線下融合與消費升級趨勢不可避免。而智能商用硬體因為雲、物聯網的關係,很好的承擔了連接作用,正在這場商業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
POS機作為新零售智能硬體中最為關鍵的線下線上連接器,也正在經歷一場如同功能機到智能機的演變。「這個領域2017年相當於智慧型手機剛剛興起的2011年,未來幾年將是智能POS高速發展的時間段。」小米生態鏈智能商用企業商米正身處這股浪潮中,如同當年小米在智慧型手機普及過程中迅速崛起,商米能否在智能商用硬體領域講述下一個爆發的小米現象?
線下商業如何線上化
在餐飲和零售管理設備領域,收銀是核心的剛需模塊,因此收銀機和POS機是連接線上線下的重要產品。在這領域布局多年的商米,提供「硬體+系統」模式的智能產品。具體來講是硬體由商米研發,由小米供應鏈公司生產。並且硬體搭載的是商米自主研發的SUNMI OS系統(基於Android定製開發的商用系統)。目前商米的產品分為桌面一體機Sunmi T1、 金融專用的產品Sunmi P1、非金融產品Sunmi V1等產品線 。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能機器的不僅需要完成收銀任務,通過商米內部應用商店組合應用,商家可以完成外賣排隊、行動支付、餐飲管理、零售服務、生活社區等任務。
在商米的智能硬體如何提升線下商業表現方面,林喆舉例近期近期熱門的電商平臺開店事件。繼京東提出百萬家便利店計劃,阿里巴巴也在高調推廣天貓小店。目前阿里的零售通開始向小店植入POS系統,而商米是阿里零售通主要合作廠家。林喆解釋,使用商米的雲POS小店,商家可以線上下單,將進銷存等供應鏈雲端管理。並在售貨、收銀過程中,將數據線上化,提升商家精細化管理能力。
另外一個典型場景是將收銀等信息與發票直接結合,開具出電子和紙質發票。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曾對林喆說:」現在開票太麻煩了,這是個痛點啊,趕緊出個解決方案吧!」於是百望金賦、數族科技、商米科技三方在2個月時間推出了一站式開票產品「智能稅控POS」,目前已經有5000家的商戶都在使用這款產品。
從O2O轉戰智能商用市場
事實上商米在轉型之前,林喆創業的是我有外賣項目。我有外賣以智能硬體O2O外賣平臺模式,切入到6個城市,達到1萬家商戶。林喆認為當時做到了第二陣營的第一名,而外賣市場最終成為第一陣營中BAT、美團之間的燒錢大戰。在拿到B輪融資後果斷轉型,林喆形容自己是從掘金者變成了賣水的服務商。林喆很慶幸自己的轉型,「當時與其一同處於第二陣營的幾家企業,目前都沒了音訊,而商米抓住智能商用領域,不但轉型成功,還能獲得融資。」
商米過去智能硬體的基因也是其能成功轉型的關鍵。商米2011年就基於安卓推出的POS產品,摒棄基於PC架構的Windows產品,更能夠適應後來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目前基於安卓開發的機頂盒、車載設備等應用廣泛。
雖然服務的都是餐飲和零售行業,但商米區別拉卡拉等支付解決解決方案,也不同於掌貝等智慧店鋪解決方案、客如雲等餐飲一體機。林喆強調,商米的戰略是不會做應用,也不會做支付業務。因此商米做的是聚合支付、聚合外賣、聚合開票等服務。商米提供軟硬結合平臺,承擔的是連接的角色。「最後對於商戶來說,商米可以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分散的。」
硬體是基礎,軟體是核心
在商米林喆看來,智能商業第一步是連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為商戶提供一款好用的手持硬體是基礎,更為核心的是商米的SUNMI OS能否具備連接各種商業需求的能力。林喆介紹,這套系統是在15年初開始研發,目前演進2年多的產品。商米裁剪了原生Android系統中與商業無用的模塊,如瀏覽器、地圖、GooglePlay等,把空間留給更符合商業用途的系統應用,如應用市場、系統升級、使用指南、用戶反饋、硬體管家等。
SUNMI OS系統內置了應用市場,涵蓋團購、外賣、訂座、排隊、支付、收銀、iBeacon營銷、會員管理、進銷存管理、微商、酒店預訂、停車等。目前商米應用市場已經有3000多個軟體商,有超過2300個APP。林喆介紹,按應用數量來說,商米應用商店在全球商業應用市場應該排第一。
另外商米還內置了商米助手,相當於為合作夥伴提供了管理平臺。商米助手向合作夥伴開放了部分權限和可定製選項。比如支持合作夥伴灰度發布,應用可以在選定地區先上線,收集反饋後再全面推廣;或者定製自己的應用市場,避免商店中競爭對手的應用出現,以及包括激活數量等緯度數據統計。
商米賭注的是商業4.0
林喆提到中國」商業4.0「理念:1.0時代是點評這類信息平臺,2.0是團購時代,3.0為O2O的時代,4.0則是線上線下融合。林喆認為今天正處於商業4.0時代,移動網際網路促進線上線下的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電子商務只佔全年零售總額的10%左右,剩下的90%都在線下,今天大家都能看到未來的機會窗口一定是線下怎麼跟線上結合,創造一種新的零售模型出來。在這過程當中,商米相信一定會有大量的智能商用硬體的需求,並且相信只有通過這種大量的智能商用硬體,才能更好地幫助商家和線上打通。」
此外商米能帶來行業融合,前文提到近期做發布的稅控產品,即和百望金賦合作的發票解決方案,是不同行業的一種互聯互通,這種在之前Windows情況下是很難完成的。同時商米跟百望金賦的合作可以分享開放給眾多做企業ERP以及SaaS的軟體商。
林喆認為,未來商業是供應商、商家、客戶之間的互聯互通,智能商業是大勢所趨。雷軍曾評價:在傳統商業設備換代到智能商業硬體產品時代,應該會有個世界級企業。正如孫正義覺得智能社會來臨,睡覺也是在浪費時間。林喆認為智能商用企業也在來臨,當下是商米最好的發展機遇。
商米的野心與邊界
目前商米的產品已經走出國門,在歐洲、澳大利、日韓等地,跟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提供商家端的服務。近期商米也完成C輪數億元融資,並且C+輪融資也正在進行中。 林喆介紹,企業當前的重點是加大產品研發投入的力度,還有市場渠道建設,包括國內及國際化渠道的建設。
在用戶拓展方面,商米近期會加大線上橋梁建設,特別是代理商和軟體商之間。即幫助軟體商通過代理商更好地去分發和銷售他們的軟體,代理商推給相應的商戶合適的產品,讓代理商從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中獲得一個比較合理的回報。從林喆表述來看,商米正在加強的軟肋是銷售和渠道能力。
目前商米的盈利模式一個是售賣硬體,另外是通過商米應用商店進行應用分發,商米與軟體商分潤。林喆描述商米的未來願景是:未來智能商業高速信息網絡漸成,各行各業之間能實時互聯互通,智能商業通過IOT、大數據,AI等技術促進行業降本增效。商米希望促使商業物聯網時代儘早來臨,讓商業4.0成為主旋律。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讚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熱文
外賣小哥的催命符
劉強東全英文接受採訪:5年內趕超天貓,100%確定
關於新零售,馬雲也錯了,這樣的「線上+線下」沒任何意義
復盤怡亞通20年:從「四不像」到行業巨頭,今年目標破1000億
成立5年估值30億,被曝欠薪長達一年,離職員工希望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