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龐家以黨建為引領建設服務型鄉鎮,推進鄉村治理

2020-12-20 濱州網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

近年來,博興縣龐家鎮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以完善和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為切入點,創新精準服務機制,確立了「黨建核心引領、建設服務型鄉鎮、力促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構建起了基礎架構,形成了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機制,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傾力打造田園風情小鎮,走出了一條機制活、生態美、百姓富、鎮域強的龐家路徑。

一個核心、兩支團隊,全面夯實鄉村治理的基層組織和戰鬥堡壘

龐家鎮轄50個行政村,是典型的農業鄉鎮。人口2.7萬、耕地5.3萬畝,人均不足2畝地,特別是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的多為婦女、老人、兒童,面對這樣一個局面,鄉村振興的文章應該怎樣做呢?

黨的領導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龐家鎮把黨建作為鄉村振興的統領,建設一個核心、兩支團隊,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組織保證。

一個核心即鎮黨委。鎮黨委突出政治核心功能,落實鄉村振興的主體責任,全面夯實黨建基礎。

「兩支團隊」即建設鎮、村兩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鎮級團隊建設以抓學習、抓調研、抓人才培育「三抓」,提能力、鼓士氣、增幹勁,培養全能人才。在村級團隊建設上,抓凝聚力,抓成就感培育,抓因村施策,增強隊伍戰鬥力,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黨建核心引領強化了幹部擔當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目前,全鎮「兩新」組織建設實現全覆蓋;建設鎮黨校,開展小班制學習教育,農村60周歲以下黨員輪訓實現全覆蓋,逐步形成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

2018年,全鎮有1個村獲得省「幹事創業好班子」榮譽稱號,2個村獲得市「幹事創業好支部」榮譽稱號,3人獲得市「擔當作為好支書」榮譽稱號。

精準服務機制抓住治理主體、事務和制度三個關鍵,暢通了聯繫服務群眾的「四經八脈」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龐家鎮結合工作探索,創新提出了以「一個中心、三級網絡」為主架構的精準服務模式,前移工作埠,在鎮設立精準服務中心抓總,管區設精準服務聯絡站,村級設精準服務聯絡員,主動發現、精準研判、精細落實,形成網格化管理。

在龐家精準服務機制中,聯絡員收集意見建議、化解矛盾、維護治安,鎮精準服務中心匯總以後定期將「個性化」問題推送到農經、國土等「七站八所」解決,重要和普遍問題鎮黨委會討論安排,形成制度化解決辦法。

鄉村治理,治理什麼,要聽老百姓的。龐家將獲取信息的觸角無限下沉,鎮主要領導帶頭下基層,組織聯絡員等200人調研隊伍入戶摸信息,歷時8個月,建立起了全鎮8595戶村民的家庭信息檔案,並摸排出50個村急需解決的問題,建成電子檔案資料庫。

前期,根據農村婦女普遍反映的家政培訓,該鎮組織了100多人的家政培訓班,邀請濱州、博興等地的家政做培訓,幫助4人實現直接就業,月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鄉村治理的發展方向。

該鎮投資60餘萬元建起應急廣播「村村響」系統,直達每個村居,平時播放黨的政策、英模人物、移風易俗、農經、天氣預報等信息,實現了鎮域全覆蓋。

鄉村治,則百姓安。在50個村全部由精準服務聯絡員擔任公安警務助理,實現了集政策宣傳、警務助理、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糾紛調解、美麗鄉村助推、交通安全監管、「三務」公開監督、安全環保督查、食品藥品協管、檔案信息管理等十七項職責於一身,築牢了全鎮發展的平安基石。

精準服務機制運行以來,該鎮先後處理單項問題1700多條,做到了群眾需求及時落實,矛盾糾紛有序化解。

「精準服務機制抓住鄉村治理的治理主體、治理事務和治理制度三個關鍵,明確了各自『責任田』,暢通了聯繫服務群眾的『四經八脈』,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了鄉鎮各項事業發展的健康發展。」龐家鎮黨委書記高祥說。

近年來,該鎮先後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平安農機示範單位、全市黨委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抓住產業、盤活土地、增加發展活力,實現「三農」全面發展

建好隊伍聚集人氣,建好機制創新服務,鄉村治理的效果如何,關鍵還是要看發展這個「硬道理」。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龐家鎮針對經濟總量小,第一產業為主的實際,牢牢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突破資金鍊和土地利用困局,回購土地250多畝,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註冊「國龐」商標,授權使用,叫響本土農業品牌。

土地是農業的根。龐家鎮以培育邢家、張莊兩個村集體合作社為試點,成立全民自願參與的合作社,全鎮層面成立聯合社。按照試點,聯合社統籌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民。合作社主導將自願種地的農戶集中調整到固定地塊耕種,不願種地的農戶土地入社,實行「託管經營」或「連片競價承包經營」,分配方式採取基價包底和二次分配相結合,提升入社村民收入。

以邢家村為例,2018年8月,通過合作社初期土地整理,統一規劃溝渠、消除地隴、土地連片,該村增加集體土地51畝。據保守估計,按每年800元/畝的單價進行農業種植創收,憑藉前期整平可增加集體收入4萬餘元,為實現村集體增收和脫貧攻堅打下重要基礎。

鄉村振興,要讓農村變風景。龐家以土地增減掛鈎推進小城鎮建設,完成遺留5年的水潤小城土地增減掛鈎項目。張莊、北王兩村280戶全部搬遷上樓,村莊復耕,淨增掛鈎指標160餘畝、耕地210畝。先期確立的焦集等7個村的整村制增減掛鈎項目正式破題,預計騰出土地550餘畝。總投資830餘萬元,新修或改造集安大道等鄉村道路。在全鎮,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全域覆蓋,被命名為「全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十佳鄉鎮」。投資1600萬元,建設涉及11個村、1.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全市林水會戰創出「赤李樣板」。在全市第一個搞起了農田水利規劃。

紮實改善民生。2018年以來,先後發放撫恤、定補金累計250餘萬元,精準摸排、逐戶統計,清退23戶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放富民生產貸幫扶收益45.6萬元,加大科教文衛投入,衛生院、所達到10處,體育鍛鍊場所達到48處、公共圖書室51處,全面整合50個村文化宣傳欄,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

目前,全鎮村村建起增收計劃書和工作隊,年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全部銷號,年收入過10萬元村達到19個。

(記者 羅軍 通訊員 趙金鳳 劉兵)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趟出鄉村振興龐家路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龐家鎮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推動建立了精準服務機制,組建合作社和聯合社,推進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的全面振興,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龐家路徑。黨建抓政治、思想、組織引領和人才建設,建機制搭平臺,真抓實幹帶頭擔當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建引領是鄉村振興的根本,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共識和指導思想。但黨建引領的方法和路徑在哪裡,卻需要因地制宜。
  • 以農村社區建設引領鄉村治理
    農村作為基本的社會治理單元,是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村級治理與社區治理雖有共同之處,但各自側重點不同,農村注重發展,社區在於服務。  鄉村治理要圍繞健全村級治理體系發力,通過各方努力、參與配合和長期不懈的堅持創新,夯實基礎,深化三治融合,大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
  • 潛山:黨建引領「一張網」,社會治理「一盤棋」
    今年以來,潛山市聚焦聚力城鄉精細化治理,努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多元共治、服務發展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切實讓支部走進了黨員心裡,讓黨員走進了群眾心裡,激活社會治理「一盤棋」。    黨建是一根針,穿起民生萬條線,網格是一張網,織起群眾的幸福生活。
  • 昆明晉寧區推進城鄉社會治理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近期,晉寧區委、區政府制定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2020—2022年)的指導意見》,計劃用三年的時間,通過深入實施「12885」工程(以黨建為引領,以做強鄉鎮(街道)、做優村(社區)為基礎,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 國家級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新興這個鎮入選了!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候選名單擬認定100個鄉鎮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擬認定1000個村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發展,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優化功能布局,全面提升村級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四民空間」,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黨建為民,普及紅色教育 強黨建促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及黨員的核心帶動作用是富民村治理的法寶。
  • 新興縣天堂鎮入選國家級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候選名單擬認定100個鄉鎮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擬認定1000個村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 數字賦能治理 黨建引領基層——杭州鄉鎮街道書記「夜談會」說了...
    本次交流會以「全面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採」為主題,從杭州190個鎮街中擇優選定「帶頭人」,講述經驗,學習樣板。會上,來自小營街道、潮鳴街道、閘弄口街道、瓜瀝鎮街道、倉前街道、富春街道、合村鄉、楓樹嶺鎮、三都鎮、白楊街道的10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就數字賦能基層治理、加強黨建引領等作主題交流發言。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揚州蔣王街道悅來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合力共謀鄉村振興
    交匯點訊 當下,基層社會治理成為基層工作的重要話題之一,作為基層黨組織中的一員,揚州蔣王街道悅來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多元化治理為抓手、基層民主為保障,積極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升村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高效解決治理難題,加快推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步伐。
  •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黨建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為什麼說黨建引領是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的定向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特別強調要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要突出政治引領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推動基層發展、服務基層群眾、凝聚基層人心、促進基層和諧的作用。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宋貴倫丁元竹:黨建引領吹哨報到—北京城市治理創新實踐研究
    一年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社會治理經驗:黨建引領,統籌黨政部門,構建高效的大城市治理體系;聚力街道鄉鎮社區,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構建政社合作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 成都雙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共建和諧宜居幸福家園
    2018年以來,成都市雙流縣黃水鎮按照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圍繞建設「七彩黃水,幸福家園」,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針對城市化社區、場鎮社區、純農社區等不同區域類型,因地制宜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取得了「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的初步成效。
  • 睢寧縣梁集鎮:黨建引領「三整合」便民服務增質效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馮作鋒 袁雅麗)在全面加強基層建設、推進鎮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如何推動基層資源聚合、力量整合、負擔減輕、效率提升,如何讓鎮街「強身」、讓機構「瘦身」?根據中央對於基層治理體制創新的明確要求,江蘇省今年1月正式啟動基層「三整合」改革,出臺《關於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方案》,印發《賦予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指導目錄》,要求在全省複製推廣「1+4」模式,加快形成「集中高效審批、強化監管服務、綜合行政執法」的基層治理架構。
  • 宜陽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基層治理模式
    近日,在宜陽縣張塢鎮程屋村貧困戶郭長奇家,網格員李曉波耐心地為他講政策,場面溫馨動人。  去年以來,該縣以鄉鎮、行政村和自然村組為單位劃分三級網格,動員廣大黨員幹部走村串戶、晝訪夜談,在「嘮嗑」中講政策、送服務、解難題。  良好的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 內蒙古喀喇沁旗:突出黨建引領 助力決戰脫貧攻堅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的建立,實現了黨建引領各項工作的齊頭並進,達到了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的效果。」喀喇沁旗西橋鎮黨委書記王文龍說。2018年以來,喀喇沁旗積極探索組織相加、工作相融的基層黨建融合發展新路徑,著力打造全領域融合黨建品牌,實現黨建引領發展共贏,有效促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產業」,促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強化黨組織示範引領效能。
  • 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研究
    所有這些都從宏觀和制度層面表明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必要性,描述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應然狀態。那麼,從微觀和操作層面來說,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的引領有可能實現嗎?以及如何實現這種引領呢?我們基於在毗鄰杭州火車東站的江幹區筧橋街道天新社區的調查,試圖通過這一個案的實然呈現,對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何以可能這一問題做一回答。
  • 承德市雙灤區:點燃「紅色引擎」,以黨建統領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創建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王強 通訊員 許崬 韓豔鵬)承德市雙灤區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全國首批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自創建以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要求,充分運用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黨組織政治引領、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廣大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提升全區農村社區治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