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沈倩和父母在解放碑合影。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3日17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原本是多才多藝的花季女生,卻因突發疾病導致腦死亡而離世。悲痛之餘,父母幫她捐獻了肝臟、腎臟、角膜和遺體,讓6人重獲新生。
工作人員填寫捐獻志願登記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沈倩父母在捐獻協議書上簽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10月1日,國慶遇上中秋,很多人在這一天闔家團聚。中午時分,在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56歲的沈應才在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上替女兒沈倩籤下姓名,並鄭重地按下手印。在這中秋團圓的特別時刻,年僅24歲的她,用大愛照亮他人的世界。
工作人員為沈倩父母頒發榮譽證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沈倩是沙坪垻區蓮光小學一名老師,父親沈應才和母親王家平在老家永川開了家理髮店。平常周末時,她會回家看看爸媽。十天前,她感到有些頭痛發燒,起初以為是感冒,先到永川當地醫院進行了治療。
9月29日早上,沈倩病情突然加重,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效後,父母趕緊將她送到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治療。
9月30日晚,經醫生緊急積極搶救,沈倩最終還是因為腦幹功能的衰竭導致腦死亡。悲痛之餘,父母毅然決定捐獻女兒有用的器官救人,讓孩子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活在這個世界。在重慶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專職協調員米智慧幫助下,夫妻倆完成了捐獻相關流程並進行系統匹配。
「我們想了一夜,覺得做出這個決定是對女兒有好處的。」沈應才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這輩子,我們與女兒的緣分已經走到了盡頭,但這樣一種形式,就又覺得好像女兒沒有走。」
在夫妻倆看來,器官移植後救了人,就等於也救了他們的女兒。「我們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他們讓我女兒的器官有機會繼續存活。」沈應才說。
媽媽王家平收藏的沈倩工作照。受訪者供圖
媽媽王家平收藏的沈倩生活照。受訪者供圖
沈倩重病期間,家裡的親戚朋友,蓮光小學很多老師也想趕到醫院來看望,沈應才把他們都一一婉拒了。「現在還是疫情期間,不能太多人聚集到醫院來。」沈應才說,「這是女兒的命運,我們想讓她安安靜靜走完這最後一程。這應該也是她想做的。」
媽媽王家平收藏的沈倩生活照。受訪者供圖
在眾籌平臺上,短短半天內,愛心人士為沈倩籌集善款2萬餘元。沈應才決定,在女兒離世之後,這筆善款也將捐出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醫護人員為沈倩默哀。 重慶市紅十字會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3日清晨,沈倩因病搶救無效離世,並成功實施了器官捐獻,她成為重慶市第628例器官捐獻者。手術前,醫護人員佇立默哀,為沈倩舉行了莊重肅穆的送別儀式。她所捐獻的腎臟使兩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捐獻的肝臟挽救兩名肝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獻的眼角膜使兩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同時,她還將捐出遺體,獻給醫學研究事業。
沈倩的名字將被鐫刻到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的紀念墓碑上,供世人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