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活著 ,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Phillip Andrew Hancock)今年29歲了。因為疾病,他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5月9日。按照菲利普生前心願,他的器官分別捐給了5名中國人,他成為重慶市首位涉外器官捐獻者。
菲利普生前曾有一個夢想,希望組建一支樂隊。如今,5名受捐者組建了「一個人的樂隊」,完成菲利普的未竟夢想。1月12日,5名受捐者齊聚重慶,進入錄音棚排練。兩個多月後,他們將站上舞臺,和「菲利普」一起演出。
催人淚下的一封信
你走了,把希望留給世界
近日,第四季《見字如面》公益先導片上線,西南大學外教菲利普捐獻器官的故事催人淚下,音樂人小柯現場朗讀捐贈者父親寫的一封信,更是令無數網友感動落淚。
菲利普喜歡彈吉他、唱歌,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成為重慶西南大學的一名外教。2018年5月9日,27歲的菲利普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在重慶市紅十字會的協調和全程見證下,菲利普的父母捐獻出他的多個器官。他們的大愛之舉,讓3名中國人得到重生,兩名中國人重獲光明。
菲利普生前很喜歡音樂,為了實現他的夢想,5名受捐者組建了「一個人的樂隊」。
得知這一消息後,菲利普63歲的父親彼得·漢考克寫了一封家書給陰陽兩隔的愛子:「你走了,留給這個世界最珍貴的禮物是希望。5個等待已久的生命因你重獲新生,我和你母親知道你還活著,從未離開。空氣中還有你的氣息,你還在親歷這個精彩的世界,你就是他們,他們和你一樣。我們失去了一個菲利普,卻獲得了五個菲利普……」
5個生命獲得新生
「菲利普」走進他們身體
在2018年5月9日前,有5個家庭正遭受著各自的不幸。
40歲的伍俊是成都一家醫院的外科醫生,2016年查出肝臟壞死後,日漸消瘦的他吃不下飯也沒力氣走路,只能上午上班下午休息,最危急的時候還收到過病危通知書。
36歲的茉莉是四川遂寧人,因腎衰竭患上尿毒症,靠吃藥和透析維持生命,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檢查,養家的重擔全部落在丈夫一人肩上。
33歲的陳賢軍是大足的一名貨車司機,然而因為視力下降,他不僅工作受影響,連單獨出行都有問題。
53歲的譚到碧是奉節九洞鄉的普通農婦,她在25歲時患上慢性角膜炎,雙角膜壞死,最後完全失明,只能靠摸索煮飯種地。
50歲的陳景鍾四年前患上嚴重腎病,作為骨傷科醫生的他,常常偷偷落淚,一次次的透析,讓他感到了絕望。
2018年5月9日,菲利普離開了,他捐獻出的器官在6個小時內送到這5名患者所在的醫院。伍俊是肝移植受體,茉莉是左腎移植受體,陳賢軍接受了左角膜,譚到碧接受了右角膜,陳景鍾是右腎移植受體。
這一天,成為5個人的「重生日」。
一年後組建樂隊
完成菲利普未竟夢想
紗布緩緩揭開,譚到碧看著眼前的女兒,淚水溢出眼眶。她終於不用在黑暗中摸索著生活了。再次見到光明的陳賢軍,感覺「死而後生」。
手術後第7個月,茉莉重新開始上班了,以前偶爾還會感冒的她,如今身體似乎比以前更健康了,而伍俊和陳景鐘的身體也恢復得很快,5個人的手術都很成功。
2019年3月31日清明節前夕,在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中,菲利普的父母遠渡重洋,來到重慶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為菲利普特別設立的紀念碑前。彼得·漢考克先生含淚親吻照片上的兒子,並提起兒子生前特別希望組建一個樂隊。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後,想替菲利普實現夢想。
2019年8月,當工作人員聯繫5名受助者提出這一想法時,得到的答覆完全一樣,「我願意,我願意實現菲利普的夢想!」
就這樣,5個受助者組建起「一個人的樂隊」,這既是樂隊名稱,也是一支只屬於菲利普「一個人」的樂隊。
茉莉說:「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也是一種很奇妙的緣分,有另一個人在自己身體裡,同時這個人也在其他人身體裡。」
即將登臺演出
感恩所有器官捐獻者
組建樂隊並不容易,5個人之前對於音樂都沒有太多研究,經過討論,最後確定伍俊負責吉他,陳賢軍負責貝斯,譚到碧和茉莉負責沙錘,陳景鍾負責手鈴。
5個人不在同一座城市,因此沒辦法常在一起排練。他們一起建了一個微信群,在群裡分享各種音樂學習技巧,並互相關心彼此的身體情況。
樂隊的5名成員,各自在家加緊排練。以前擅長口琴的伍俊,如今一有空就練和弦;陳賢軍也慢慢地能用貝斯彈奏出成調的音樂;譚到碧擔心自己拖樂隊後腿,在做飯或種菜空隙,都要把沙錘拿出來練一練。
「以前沒有音樂細胞,但我現在感覺自己對音樂特別敏感,或許是菲利普在給我們加油!」茉莉笑著說。
兩個多月後,「一個人的樂隊」將會在2020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上登臺亮相,他們的兩首演出曲目,一首是《重生》,另一首是《感受生命》。
「一個人的樂隊」將用這場演出,獻給帶給他們重生的菲利普,以及所有的人體器官捐獻者。
(文中受捐者均為化名)
來源:華龍網
作者:董進
赤峰市紅十字會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多份關注 多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