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身後捐獻器官 受捐5人組中國最特殊球隊延續籃球夢

2020-12-18 騰訊體育

[摘要]《場外》是騰訊CBA原創欄目,為你帶來賽場之外各種你不知道的故事。

「葉沙籃球隊」WCBA全明星圓夢

撰稿/陳月澤 攝像/安康 吳悠 朱怡

編輯/李軼楠

剛剛落幕的WCBA全明星正賽上,一支球技平平的業餘球隊,獲得了兩分鐘的比賽時間。他們是一支球隊,他們也是「一個人」。

葉沙(紅框標示者)生前經常和同學們一起打籃球

球隊的名字叫葉沙,這個名字,屬於一個熱愛籃球的少年。2017年4月27日,葉沙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父母將葉沙的心臟、肝臟、肺臟、左右腎臟、左右眼角膜進行了器官捐獻,救助了7個人,幫助他們重獲健康。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策劃安排下,7個人當中的5人組成了一支籃球隊。

葉沙(生前圖片)

這個夜晚,他們成為了全場的焦點。當現場主持人劉星宇講出他們的故事時,臨時被安排擔任葉沙籃球隊教練的女籃名宿展淑萍,已經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五位受捐者站上球場完成葉沙未完成的夢想

20號劉福、1號胡偉、7號顏晶、4號周斌、27號黃山。他們背後的球衣號碼放在一起,正是2017年4月27日。

這是葉沙離開這個世界的日子,也是「葉沙們」獲得新生的日子。

葉沙的「肝」:開始運動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你

54歲的周斌,一年多時間以前,接受了葉沙的肝臟移植。他始終感覺,冥冥之中,「我和葉沙有緣。」

敬軍禮感謝葉沙感謝葉沙父母

獲得新生的那一刻,剛剛甦醒、還躺在病床上的周斌為遠方幫助自己的葉沙和他的父母,遙敬了一個禮——雖然他並不知道他們是誰,但他知道,從此不再只為自己而活,兩個生命合二為一。

「我要保護好葉沙。」

保護葉沙,從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開始。出院之後,周斌從去年十月開始堅持跑步,他給自己定了目標,一個禮拜就增加一公裡,現在他可以輕鬆地一次跑四五公裡。

周斌接受騰訊體育專訪

周斌說,自從知道自己的肝臟來自葉沙的那一刻起,葉沙的形象時常會浮現在他的腦海裡,「我是和他一起生活,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我的新生命只有一歲多,」周斌接著說道,「相信在大難之中生長出來的,就會非常堅強。」

生病之前,周斌就對籃球很感興趣,但由於工作繁忙,並沒有多少機會去打球。而如今,時間富餘的時候,周斌願意去球場轉一轉,還喜歡和當地的高中生們一起打籃球。

因為在去年他得知,葉沙也喜歡打籃球。

他是球隊裡的老大哥

事實上,就在2018年9月,當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找到周斌,並告訴他捐獻人葉沙是一位熱愛籃球的少年,希望周斌能參與葉沙籃球隊組建時,周斌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他第一時間帶著妻子和孫子一起來到北京。

周斌說:「我們是重生的人了,所以現在格外珍惜生命,而且我不是一個人的生命,我還有葉沙的生命。我要幫他實現夢想。」

真核擔當毫不怯場

於是,27日晚的比賽,周斌是表現最為活躍的一位。他投進了葉沙隊在兩分鐘的比賽時間裡,所有的3記得分。在投進第一球時,54歲的他像一個孩子一樣,興奮地跳了起來。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精力旺盛、行動敏捷的中年男子,一年多以前還是一位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病人。

周斌說,這樣的狀態是他一直要延續的:「我比別人多一次生命,我沒有理由不好好活。」

顏晶在女籃隊員的幫助下投進了最刻骨銘心的一粒進球

葉沙的「眼」:開始自信,帶你去看繽紛世界

14歲的顏晶,是另一位在比賽中得分的隊員,當時比賽已經到時,可顏晶還在籃下努力地投籃,於是作為對手的女籃姑娘們也幫她拿下籃板傳給她,最終顏晶投進了自己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個兩分球。

重新拿起籃球,對這個來自湖南湘西的小姑娘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時候她曾經兩次被籃球砸到過腦袋,所以之後再也不敢碰籃球。但為了幫助葉沙,這個從未謀面但卻幫助自己恢復光明的哥哥圓籃球夢,顏晶鼓起了十二分的勇氣。

不過,對於晶晶來說,很多東西遠比站在球場上艱難得多。

穿上新球鞋的顏晶默默的思考著什麼

從出生開始,顏晶右眼上就有著一個渾白色的腫瘤,這讓她始終看不清楚東西。晶晶的父母告訴她,這只是「胎記」。可就是這樣的「胎記」,讓她一直被身邊的同學戲弄和嘲笑。她很少和父母說這些,但與此同時,卻陷入到無比自卑的痛苦當中。

在經歷了角膜移植手術之後,顏晶的右眼重現光明,胎記的消失,也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心情相對之前會好很多,胎記沒有了,整個人煥然一新。」顏晶說,「最開心的就是跟他們一起玩,可以玩到一起塊了。之前我感覺他們都不太喜歡我,看到我就躲到一邊。」

說到這裡,顏晶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沒人願意打斷這讓人揪心的沉默。

看見鏡頭會擺出可愛的pose

讓大家欣慰的是,現在的顏晶,越來越愛笑了。特別是在談到自己的偶像肖戰的時候,顏晶眼睛裡放出光彩,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樣,崇拜的眼神裡有帶一點小花痴。「他人品好,喜歡吃薯片,樂事原味的,最討厭吃茄子。他本來想30歲結婚,後來覺得太忙了,要往後推兩年??」顏晶如數家珍。

就在幾個月以前,顏晶的內心還封閉自卑,她甚至不敢看著鏡頭說話。「我們一直跟她說,你要有自信,其實你是一個特別漂亮的小女孩,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葉沙籃球隊的創始人龍傑琦回憶說,「現在真的完全不同了。」

巴特爾探訪葉沙籃球隊訓練

上周五下午,巴特爾探訪了葉沙籃球隊的訓練,這是顏晶第一次在巴特爾這樣的球星面前打球。她上丟了一個三步上籃,可巴特爾對她說:「丫頭你這第一次投籃,比我第一次投得還好。」顏晶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兩天之後,全明星正賽開始前,姚明專程來到休息室看望葉沙隊並致以敬意,年齡最小的顏晶又激動地有些語無倫次。

顏晶拿到了最喜歡的球員的籤名球衣

比賽結束之後,顏晶有些疲憊,她下意識地先揉了揉自己的右眼,這個動作已經成為了她的習慣。「我會特別注意這隻眼睛有什麼狀況,如果很累了,會先閉上自己的右眼,因為這也是葉沙哥哥的,」她說。

劉福是球隊裡話最少的人

葉沙的「肺」:重新享受呼吸,用自食其力延續你的價值

皮膚黝黑的劉福話不多,除了比賽的時候,他習慣戴著一定黑色的鴨舌帽。在葉沙隊裡,他是命運最坎坷的那一位。

劉福來自湖南婁底的農村,年輕的時候,去廣東的礦上打工,拿著鑽頭鑽石頭。三年下來,就染上了矽肺病。

賽前補充能量

患病之後,劉福十幾二十年沒有工作,家裡生活基本上全靠妻子。她白天跟著工地做零工,晚上去酒店做服務員,拖地洗碗。好在兒子很爭氣,學習非常好,當地的名校給他獎學金讓他去讀書,在那裡也一直名列前茅。

2015年,劉福的妻子,去家裡一座老房子的屋頂取東西,不慎摔了下來。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搶救和兩次開顱,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劉福悲痛欲絕之時,迎來了一群「陌生人」發來的請求。

「紅十字會來了協調員,希望我們捐出器官。當時我很反感,何況我們是農村人,根本不懂這些東西。」劉福回憶說,「半個多小時之後,他又過來找我們談,跟我們解釋器官捐贈。我聽說有三個生命需要搶救的時候,想想自己受過的的煎熬,最終決定,捐!一肝兩腎。」

站上球場的那一刻,劉福哭了

經歷喪妻之痛的劉福,徹底陷入崩潰,病情不斷惡化。經歷幾次搶救之後,醫生直接告訴劉福的兒子,你的父親已經沒有了繼續治療的必要,除非做肺移植。可海底撈針一樣難找的肺源,外加高昂的醫藥費,讓劉福根本不敢想像。

終於,在劉福生命中的至暗時刻,一個電話帶來了希望。「在家絕望等待死亡的時候,我接到了當地紅十字會的回訪電話,在了解了我和我妻子的情況之後,他們幫我找到了承擔手術費和藥物費用的醫院,」劉福說,「又過了一段時間,告訴我找到了肺源。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劉福的兒子當時就哭了,劉福也哭了,不過他把頭蒙在被子裡,沒讓孩子看到。

手術之後醒來的一瞬間,劉福感到前所未有地舒暢,他的肺不再像拉風箱那樣嗡嗡作響,呼吸也不再是一種煎熬。可後來的康復,劉福依然面臨著痛苦。

「當時醫生問我,要不要鎮痛棒,如果不用的話會非常痛苦,但對於未來的恢復會很有好處。我直接拒絕了,」劉福說。最疼的時候,劉福滿身冷汗,醫生問他要不要打一針,劉福說:「我告訴自己咬牙也要挺過去,我得為葉沙活著,我得讓他的肺健康。」

賽前巴特爾特意來為大家鼓勁加油

身體慢慢好轉之後,劉福每天強迫自己努力鍛鍊,他爬醫院的樓梯,隔幾天就多爬一層;他下載了共享單車的APP,每天堅持騎車,後來越騎越久。手術前肌肉嚴重萎縮的他只有82斤,現在已經恢復到了130多斤。

很多年無法正常工作的劉福,在康復後打了一些零工,他計劃年後在長沙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家政公司,他說:「現在健康了,不能做寄生蟲,我要自食其力,帶著葉沙多看看這個世界。」

胡偉淡然的談及人生種種

葉沙的「腎」:懂得你帶來的希望 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當天的比賽裡,胡偉沒有完成投籃,甚至沒摸到幾次皮球。但他依然樂呵呵的,他說自己一直是一個很淡然的人,也是在病痛中被磨出來的性子。

「原來沒有腎,每兩天都要做一次血透,每次四個小時,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胡偉拿起餐桌上的一個叉子,指了指叉子的齒,「那個針很粗的,做透析做了超過三年的病友們,他們的手腕都會腫得老粗??」

在被腎病折磨的那段日子裡,胡偉每天要吃四次藥,但是喝水卻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每天定量,就一茶杯,要不然喝進去了水,沒法通過尿排出來,沉積在血液裡就會有危險,」胡偉說。

等待登場

因為葉沙捐出的腎,胡偉重新獲得了健康,排尿對他來說不再艱難。「原來我的心態也很好,因為我家族有這種病史,只能面對現實。我開導那些唉聲嘆氣的病友,畢竟不是癌症吧,癌症有可能幾個月人就去世了。我做了一年血透,我就換了腎,醫院不用去了,痛苦也沒有了。」

饒是如此,胡偉依然充滿感恩,「我們也有小孩,如果同樣的事情換到我們,肯定一下子也接受不了。他的父母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非常偉大的。」

自從成功接受了腎臟移植開始,胡偉的人生因此而改變,而他也決定,用自己餘下的生命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去奉獻。他不僅自己籤了器官捐贈協議,更熱心參與器官捐獻志願者活動。

和妻子互相陪伴依靠

「我現在見到朋友就會跟人講這個,但很多人一時三刻也接受不了,有人說以後我死了捐給紅十字會了,那以後我的孩子到哪給我燒紙啊?我說紅十字會會有墓地,你可以到那去,還省了一塊墓地錢。」說到這兒,胡偉的臉上綻放出久違的笑容。

胡偉並不是孤軍奮戰。葉沙隊的五名隊員,在建隊之初,便都已經籤署了器官捐贈協議,或是遺體捐贈協議。劉福說:「只要能幫助到別人,我答應捐獻所有的器官。」

搞怪調侃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小的球員

葉沙的「籃球隊」:你中有我,延續的不僅僅是生命

27日這一晚,葉沙籃球隊在短短兩分鐘的時間裡,獲得了體育館內全場觀眾最熱烈的掌聲。他們的故事令人感動,可鮮有人知,他們站在這裡,背後經歷著什麼。

自中國從2010年全面開啟公民器官捐獻後,中國公民逝後自願器官捐獻數量逐年增長,器官捐獻數量列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下稱「器官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是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1萬多例。「我們已經挽救了6萬多人的生命,但中國一共有超過13億人口,只有90萬自願登記器官捐獻的,這個比例還遠遠不夠,」器官中心宣傳負責人張珊珊表示。

張珊珊清楚得記得,她曾經走訪過江西農村一位捐獻者家庭,一位母親捐出了自己已經去世的18歲孩子的器官。可在那之後,她得到的並不是禮遇和尊重,「捐獻之後,很多人來找她借錢,大家都在傳,她賣了兒子的器官掙了100萬。」張姍姍說。

這位母親後來沒辦法正常生活,甚至想到要自殺,每天都要有人看著,流言和偏見毀掉了她的生活。「那些捐獻者,他們其實是英雄。對於移植受者來說,他們也是弱勢群體,很多得到移植的人之後,會受到歧視,他們很多人不願站出來,他們怕不被人當做正常人。」張姍姍說,「他們(葉沙籃球隊)能勇敢地走到公眾面前,他們同樣是英雄。」

事實上,葉沙捐贈出的器官,一共救助了7個人,可最終組成葉沙籃球隊的是5個人。沒人苛責拒絕的受者,了解這項事業的人都無比理解。

但也正因如此,當周斌、晶晶等人站出來時,所有人充滿了敬意。黃山,葉沙眼角膜另一位受捐者,在決定參與這件事時,只跟自己的父親說了一句話:「我必須去,我有這個義務。」

哪怕我們都知道,他並沒有。

他們完成了他的夢

葉沙籃球隊的付出沒有白費。當「葉沙籃球隊」的公益廣告作品投放後,至今已經吸引3.1萬餘人志願登記器官捐獻。理論上,一人平均能捐獻3.5個器官,這意味著預計將有11萬人受益。

這樣一支只有「一個人」的籃球隊,換來了五個人的新生。很多人對器官捐獻的認知,也被這支球隊改變。而他們帶來的,或許是更多人的「新生」。

正如張珊珊所說,「器官捐獻事業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的幫助,我們不光是希望讓你來捐讓他來捐,而是更多人轉變理念,希望這成為全社會的理念。」

5為受捐者展示屬於葉沙的球衣

結語

葉沙籃球隊的每一次亮相,五個人除了各自身上穿著的不同號碼的球衣之外,還會帶著另一件球衣。號碼是16號,那是葉沙的年齡,那是葉沙的球衣。

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生存,同樣也在於傳遞與分享,分享健康的希望,分享生命的延續。我們無法苛求,大眾和社會對於生命與死亡的認知,在一夜之間發生巨變。但生命傳遞出的偉大力量,總能夠讓一點點改變發生。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生命賦予我們的那些,我們又應當如何賦予生命?

(應受訪者要求,葉沙、劉福、周斌、胡偉、顏晶、黃山為化名))

相關焦點

  • 16歲少年捐器官救7人被拍成動畫片 拍攝素材來自溫醫大醫生
    溫州網訊 「葉沙,一個人的球隊」,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溫暖了億萬人。12月25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製作了《葉沙行星系》動畫片,這部片子在溫州醫科大學學生《葉沙行星系》漫畫繪本創意的基礎上,通過童話的形式將葉沙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 這是一支一個人的籃球隊,卻是七個人生命的延續
    葉沙,一名愛籃球的16歲少年,2017年4月27日,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父母捐獻了他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眼角膜,幫7人重獲新生。 五名受捐者組建球隊 為少年葉沙圓籃球夢
  • 公益體彩助力器官捐獻,共同見證生命延續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介紹說,「我國正式開展器官捐獻工作的時間並不長,我們中心也是2012年才正式註冊成立的。從2010年國家正式啟動器官捐獻開始,彩票公益金就給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說,器官捐獻事業發展到今天,最主要的支持就是來自彩票公益金了。」中國體育彩票公益金來之於民,用之於民,體彩公益金對器官捐獻事業的支持也離不開公眾的支持。
  • 「一個人籃球隊」登籃球世界盃開幕式 5人因TA重獲新生
    (視頻:成龍親述葉沙感人事跡 「一個人的籃球隊」重獲新生繼續逐夢,長約5分19秒,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2019籃球世界盃開幕式,一支業餘籃球隊登上了這個世界舞臺。他們是一支球隊,他們也是「一個人」。
  • 外教病逝後捐出器官 5名受捐者組建樂隊為其圓夢
    澳大利亞外教病逝後捐出器官 5名中國受捐者自學音樂 完成其組樂隊的願望「一個人的樂隊」 延續菲利普的音樂夢1月12日,在重慶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排練而之所以稱為是「一個人的樂隊」,是因為這五名表演者都是一位外國友人的器官受捐者,身上有不同的器官來自於這位叫菲利普的澳大利亞小夥子。菲利普熱愛音樂,他來到中國教書,但後來不幸病逝,並把器官捐給了五個中國人。他們中有醫生、農婦、銷售員、司機……為了完成菲利普的音樂夢想,素不相識的他們組建成了「一個人的樂隊」,希望將菲利普的愛心傳遞下去。
  • 讓生命延續,癌症患者能捐獻器官嗎?—抗癌管家
    18歲的湖南高三女學生陳薇薇,本應該參加今年的高考,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遺體捐獻出去,用最後的人生為社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陳薇薇的父母表示:「自己現在只有一個心願,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那就是將愛心傳遞下去,讓那些像她女兒那樣脆弱的生命得到幫助,用愛心點燃希望,讓生命重獲健康!」
  • 公益體彩助力器官捐獻 共同見證生命延續
    從2010年國家正式啟動器官捐獻開始,彩票公益金就給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說,器官捐獻事業發展到今天,最主要的支持就是來自彩票公益金了。」  雖然這些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侯峰忠還想為受捐雙方做更多,他表示:「未來,我們中心將從法規、政策、制度等層面進一步推動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希望可以讓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能有更多像體彩一樣的夥伴共同助力器官捐獻事業,那也就意味著可以有更多人因此獲得生命的延續!」
  • 特稿:「一個人」的籃球隊
    今年WCBA全明星正賽上,一支業餘球隊獲得了兩分鐘比賽時間。「葉沙隊」,五位球員,三位大叔、一位小夥和一位女孩,他們說,他們只是一個人……葉沙,生命定格於16歲的熱愛籃球的少年,器官捐獻給七個人。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袁全)這是一支特殊的籃球隊:五名球員來自三個省份,年齡從14至54歲不等,職業包括警察、學生和煤礦工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身體裡都有同一個人捐獻的器官。這名器官捐獻者是一位少年。他於2017年4月突發腦溢血在湖南去世,年僅16歲。
  • 外教病逝後捐器官 五位受捐者為其圓夢組建「一個人的樂隊」
    1月12日,在重慶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排練,五名不同職業的普通人,在之前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情況下,互相配合完成了「一個人的樂隊」表演。而之所以稱為是「一個人的樂隊」,是因為這五名表演者都是一位外國友人的器官受捐者,身上有不同的器官來自於這位外國人。
  • 籃球世界盃,來了支「一個人的球隊」,感動了無數人
    在這裡舉行中國香港演員成龍的一段講述感動了在場的嘉賓和觀眾並讓全場進入深情的大合唱他帶來的是一個關於籃球、關於愛的故事 照片上的這位英俊少年名叫葉沙2017年4月27日年僅16歲的葉沙因突發疾病不幸離開了人世葉沙生前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
  • 澳洲小夥將器官捐獻救助5人:受捐者組建樂隊完成小夥的音樂夢
    27歲,本該是多麼燦爛的年華,但是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卻將自己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這個年紀。因為患病,他離開了我們,然而他並沒有真的「離去」,他的生命以另一種令人尊敬的方式,延續在遠離故鄉萬裡之外的中國。而菲利普的名字也將永久地刻在這座位於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紀念碑上。十多歲時,菲利普在家鄉參加「漢語橋」比賽獲勝,得到去中國度假的獎勵。這次旅程讓他相信,他的未來將和中國緊密相連。在重慶生活的5年期間,菲利普找到了一份英語外教的工作。每天快樂的工作和生活,讓他深深愛上這座城市。
  • 小夥車禍去世 家人捐其器官救5人
    小夥車禍去世 家人捐其器官救5人 家人:捐器官希望能延續他的生命12月10日,天氣寒冷,夏邑縣桑堌鄉蔣樓村氣氛凝重,該村年僅33歲的劉向陽因車禍去世,雙腎、肝臟、心臟捐獻給了5名患者。兒子車禍去世 父親提議「延續」兒子生命11月10日下午5點多,在浙江海寧跑貨運的劉向陽買菜時被一輛轎車撞傷,在海寧搶救7天後,轉入浙江大學一附院,住院23天。因傷勢過重,醫生宣布他進入了腦死亡狀態。得知這個消息後,劉向陽的父親劉長領老淚縱橫。
  • 五位器官受捐者組「一個人的樂隊」,幫澳大利亞小夥圓夢
    如果還活著 ,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Phillip Andrew Hancock)今年29歲了。因為疾病,他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5月9日。按照菲利普生前心願,他的器官分別捐給了5名中國人,他成為重慶市首位涉外器官捐獻者。菲利普生前曾有一個夢想,希望組建一支樂隊。
  • 捐愛女器官救5人 器官捐贈的條件
    26日,湖南11歲女孩小宇隨家人來四川探親,不幸在汶川高速發生車禍,被確診為腦死亡。家人決定捐出小宇的兩枚眼角膜、雙腎、肝臟……5名患者將因此獲得新生,「她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相關新聞:17歲少女長跑意外離世 器官捐獻救5人  什麼是人體器官捐獻  人體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後,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或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公民自願器官捐獻」,也是唯一合法的器官來源,並且積極推進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為主要來源,器官捐獻工作的「中國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可能大家會問:「器官捐獻、器官移植?這恐怕是多數人只會在電視上才看得到的劇情,離我們還很遙遠吧?」
  • 「一個人」的籃球隊:讓無數人淚目……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最近,有兩個人用各自的生命故事深深感動了網友:一位是94歲高齡的名醫,一位是喜愛籃球的16歲少年葉沙。他們的年齡不同,經歷不同,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器官捐獻者。94歲名醫最後的貢獻:把自己交給國家!
  • 籃球世界盃,成龍大哥帶來一支「一個人的球隊」
    他帶來的是一個關於籃球、關於愛的故事照片上的這位英俊少年名叫葉沙2017年4月27日年僅16歲的葉沙因突發疾病不幸離開了人世葉沙生前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最美麗的願望是馳騁在賽場面對喪子之痛葉沙的父母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把兒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他的心臟、肝、肺、腎、眼角膜讓七個素昧平生的人
  • 見字如面:「一個人的樂隊」跨越時空,延續夢想
    菲利普熱愛音樂,喜歡給自己的中國學生彈唱,「我的夢想就是組建一個自己的樂隊,站在舞臺上綻放光芒」。但是,他的音樂夢定格在了2018年5月9日,菲利普因病醫治無效在重慶去世。然而,菲利普生命的隕落,並沒有為他的故事畫上句號,在他逝世後,他的父母尊重兒子生前的意願將其器官無償捐獻,讓熱愛中國的菲利普為第二故鄉送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他的器官和一對眼角膜最終讓3人重獲新生,2人重獲光明。
  • 腦癱兒即將離世 母親希望捐獻器官「延續」生命
    欲捐心臟不可得 寄望角膜世間存    南方都市報劉榮 吳旦穎 舒成璐  八歲的腦癱兒威威隨時可能離世,內臟不符合相關捐贈要求,其母苦苦努力,想讓兒子留點東西在世上  被病魔折磨8年的花都男孩威威近日數度徘徊生死線上,母親張惠嫻不忍放棄對他的救治,但同時也做好了捐出幼子器官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