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重慶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排練,五名不同職業的普通人,在之前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情況下,互相配合完成了「一個人的樂隊」表演。而之所以稱為是「一個人的樂隊」,是因為這五名表演者都是一位外國友人的器官受捐者,身上有不同的器官來自於這位外國人。捐獻者菲利普來自澳大利亞,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年輕小夥,他來到中國教書,但後來不幸病逝,器官捐獻給了五個中國人。受捐者有醫生、農婦、銷售、司機,為了完成菲利普的音樂夢,素未相識的他們組建成了「一個人的樂隊」,從零開始學習音樂,參加公益演出,希望將菲利普的愛心傳遞下去。
年輕小夥病逝後 器官捐贈給五個人
據重慶市紅十字會介紹,2018年5月9日,重慶西南大學一名外教老師——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來自異國他鄉父母在悲痛之餘,尊重兒子生前的意願,作出了自願無償捐獻器官的決定。
在重慶市紅十字會的協調和全程見證下,菲利普成功捐獻了1枚肝臟、2枚腎臟和1對眼角膜,挽救了3位中國人的生命,讓2名中國人重見光明。菲利普的父親Peter David Hancock曾經說,「菲利普是我們家最小的兒子,也是讓我們全家最驕傲的孩子,讓我們感到最自豪的是看著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然後走上工作崗位服務社會」。他說,菲利普一直是器官捐獻的倡導者,在澳大利亞他早就已經是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得知捐獻者情況 器官受捐者們想幫其圓夢
「去年8月份的時候,重慶紅十字會聯繫我,我才知道,原來給我捐獻肝臟的是一位外國朋友。」受捐者伍俊(化名)1月13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2018年,他因為肝硬化接受了匿名器官捐贈,到了2019年紅十字會聯繫後才知道真實情況。另一位眼角膜受捐者陳賢軍(化名)說,他當時接到紅十字會的消息,了解到具體情況後,覺得非常驚訝,完全沒有想到對方是一位外國人。
菲利普生前喜歡音樂,組建一個樂隊一直是他的夢想。為了實現他未完成的夢想,重慶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聯繫了5位受捐者,告知他們這個年輕小夥子的夢想,徵求他們的同意,組建一個特殊的樂隊,圓捐助者音樂夢,通過音樂將菲利普的愛心傳達給更多的人。
陳賢軍對北青報記者說:「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大家一起把這個事情辦好,把菲利普先生生前最愛的音樂展現出來,幫他完成他的音樂夢想。」
在音樂人指導下 五人從零開始練習
「我們從去年八月份到現在聚了3次,一起練習,有專門的音樂人指導我們練習。」負責吉他的伍俊和負責貝斯的陳賢軍告訴北京青年報的記者。由於5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平常都要忙著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機會聚一起進行音樂練習。而且,5個人之前都從未接觸過音樂方面的學習和工作,在專門的音樂老師帶領下,從頭開始學起,並在老師教導下一起練習。
伍俊說,最近一段時間,他打算把歌曲《重生》和《感受生命》練會,平時會抓緊時間練習,「沒有感覺練習音樂是一件特別累的事情。」
另一位受捐者陳景鍾(化名)對記者說,他在樂隊裡負責手搖鈴,現實中的職業是一名醫生。為了更好完成演奏,平時在工作之餘,他回家後也會練習,每天大約練習2個小時。
1月12日,樂隊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三次排練。伍俊告訴北青報記者,在他看來,練習成果還不錯。伍俊說,「只要需要我們,我們會把菲利普的愛傳遞下去,也要把中國的器官捐獻宣傳下去。說實話,我每次請假來參加排練都要扣獎金。但我們還是要這項工作做下去,並且要做好。」
受捐者身體恢復良好 希望參加更多公益演出
左腎受捐者茉莉(化名)在樂隊裡負責沙錘,曾經患腎衰竭的她通過醫院接到了匿名捐獻消息,當時就很感謝這個幫助自己的好心人。茉莉說,在她參加樂隊後,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完成菲利普的音樂夢。
右腎受捐者陳景鍾對記者說,他現在的身體情況很好,已經能夠正常上班,基本沒什麼後遺症,因此特別感謝菲利普先生的捐獻。
眼角膜受捐者陳賢軍向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受捐情況,「之前我是因為眼角膜壞死才接受了器官捐獻,換了眼角膜之後,眼睛的狀況好的多了,但是和之前沒生病的時候比狀態還是差一點的。2017年的時候,我去醫院諮詢了眼角膜捐獻的消息。等了一年左右,就是2018年,醫院就打電話給我說,現在有了捐獻者。」
肝臟受捐者伍俊告訴記者,他現在身體的所有檢查指標均正常,而且感覺現在的狀態比正常人還要好。
提到「一個人樂隊」之後的發展,陳賢軍說,大家都想把菲利普的這種愛心繼續傳遞下去,五人共同努力,學習菲利甫喜歡的音樂,多多練習,參加更多的公益演出,在幫菲利普圓夢的同時幫助更多的人。
實習記者 李紫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琳琳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