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野生蘑菇,全家都被毒倒!近期湖南已發生多起!醫生提醒……

2021-01-15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文娜)野生蘑菇別亂吃!會要命!今日,記者從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獲悉,該院中毒醫學科最近一周,接連收治了兩戶人家共5名蘑菇中毒患者,其中有3人在入院時已出現嚴重的肝腎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礙,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劇毒的含鵝膏毒肽蘑菇導致中毒。

「一共採了40多個蘑菇,只有10餘個以往沒採過。採蘑菇的地方就離我家20米不到,每年都去的,從前沒有出過問題,我們就將沒見過的那些蘑菇也炒著吃了,豈料一家子都因此中毒。」家住東安縣的秦阿姨心有餘悸地說。

「蘑菇生長過程中,隨著環境發生變化,也可能會產生變異。以往可食用的野生蘑菇,由於某個時間段生長環境的差異,可能會產生毒素,食用後導致中毒。」該院中毒醫學科主任賴燕表示,蘑菇形態千差萬別,對於非專業人士,往往無法從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

益陽市梅城鎮的李某某夫妻倆也因為親友送的一袋子「牛肝菌乾片」中招了。

「蘑菇是親友去年元旦到雲南旅遊在市場上購買帶回的,親友吃了什麼問題也沒有,怎麼也沒想到我們吃了會中毒。」6月18日清晨,妻子李某將蘑菇乾片泡發後炒了一盤菌子炒肉,與丈夫孫某美美的吃了一頓早餐。不料,約莫一個小時過後,夫妻倆先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緊急送醫後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蘑菇中毒,由於混雜在一起的蘑菇乾片其形態已被破壞,難以從形態上分析類別,考慮夫妻倆一次吃的種類太多,救治風險極高,患者家屬要求轉往上級醫院治療,於當晚8時許入住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截至目前,這兩名患者仍在積極救治中。

賴燕特別提醒:一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二是食用野生蘑菇後一旦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儘早就醫,最好攜帶剩餘的蘑菇樣品,以備鑑定蘑菇的種類、毒性,進而確定治療措施並判斷預後;另外,含鵝膏毒肽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中毒症狀好轉後,不能掉以輕心,要關注肝腎功能的變化,以免耽誤最佳搶救時間。

「蘑菇中毒救治要做到『三早』。」她呼籲各醫療機構及臨床醫務人員,要增強對蘑菇中毒診治的認識,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蘑菇中毒病死率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嶽陽一家三口吃自家山上野蘑菇被毒倒
    「家庭聚集性」、「群體性發病」、「中毒症狀」,「進食過野蘑菇」……種種表徵讓醫生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極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上報臨湘疾控中心後,工作人員收集了王師傅家中尚未吃完已經晾曬的一部分野蘑菇標本。 經湖南師範大學陳作紅教授根據幹蘑菇圖片與臨床症狀綜合分析,考慮為混雜毒蘑菇中毒,亞希褶紅菇及鵝膏菌可能性大。
  • 湖南省資訊|湖南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文化旅遊景點?
    湖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湖南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文化旅遊景點?附近還有多座古代僧塔。湖南盤龍大觀園,劉少奇故居,花明樓。偉人故裡,值得一遊!因為周六去玩的,熱門設施人還挺多,按照攻略走的最刺激的那條路線,還蹦了極。2、一鍋野蘑菇毒倒郴州一家四口 專家警告不要隨意採摘、食用一鍋「鮮美」野蘑菇,毒倒一家四口人。省疾控中心:今年全省已發生6起誤食事件,發病19人專家:不要隨意採摘、食用。假褐雲斑鵝膏。
  • 寧夏人民醫院近期接診誤食毒蘑菇14人!戶外野生蘑菇吃不得,你怎麼...
    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根據云南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截至目前,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僅為2例。儘管數字駭人,但仍有不少尋求刺激者因好奇「以身試險」。近來,食用蘑菇中毒致幻的新聞也屢屢刷屏,許多交流致幻經驗的帖子引來熱議。
  • 2020年以來廣西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
    摘要:近期,廣西民眾誤食有毒蘑菇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專家提醒大眾注意食品安全。   近期天氣炎熱雨水豐富,山間地頭長出很多野生蘑菇,與去年同期相比,廣西民眾誤食有毒蘑菇的中毒事件增加3倍,發病人數增加4倍。昨日,自治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注意,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廣大群眾及餐飲單位不要自行採摘、食用、製售野生蘑菇等菌類。
  • 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如何區分?專家:很難區分,不採不食最安全
    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收到毒蘑菇相關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報告831起,發病2818人,死亡53人。今年截至6月7日,全省已上報25起該類事件,其中長沙有4起,全省共發病76人,死亡1人。
  • 西安4名兒童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
    據陝視新聞,9月5日,記者從西安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西安市兒童醫院近一個月來已經收治了4名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兒童。家住甘肅慶陽的女孩婷婷(化名),今年只有1歲半,是西安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4名食用蘑菇中毒的兒童中唯一的倖存者。
  • 毒蘑菇預警:已死6人 湖南公布10大最毒蘑菇
    組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供圖  近期雨水多,正值有毒野生蘑菇的生長季節,也是蘑菇中毒高發期。僅5-6月,湖南就至少發生10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6人。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野生毒蘑菇?如何識別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誤食野生毒蘑菇後的症狀一般是怎樣?  7月3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發布毒蘑菇中毒預警提示,同時發布10大毒蘑菇名稱及照片,提醒市民謹慎採食野生蘑菇。
  • 蘇州又有人被毒蘑菇毒倒!吳江平望打工男子誤食搶救及時出院
    近期天氣溼熱,野生蘑菇瘋長,市民切記舌尖上的警鐘,不可為了嘗鮮,隨意採食野生蘑菇。近日,在吳江平望打工的趙先生就因為誤摘誤食毒蘑菇後上吐下瀉,幸好醫生搶救及時,目前已經出院。「由於蘑菇已經被男子全部吃完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中的是什麼毒,只能進行對症處理。」蘇大附一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毅表示,趙先生當時上吐下瀉,符合急性腸胃炎的表現,在進行血液指標化驗後,發現患者暫時沒有臟器受損等致命症狀,於是為其進行輸液清除毒素等一系列治療。經過一晚的搶救,男子次日轉危為安,於3天後出院。
  • 一頓「蘑菇湯」讓濱州一家六口進了醫院,專家: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1日訊 蘑菇,是普通市民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不過最近,濱州市有一家人卻被一盤新鮮的蘑菇給「撂倒」了,還從當地輾轉到了濟南齊魯醫院。一碗蘑菇湯致全家入院從小在山裡長大的張女士,經常會外出採一些野生蘑菇給家人做菜吃。25日剛下完雨,小區地上比較溼潤,長出了許多的蘑菇,張女士便將蘑菇採回來熬湯給家人喝,中午喝完之後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但是到晚上十點的時候,一家六口開始出現腹痛的症狀。到了凌晨三點,症狀越來越嚴重,一家六口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化驗結果出來之後,確診為毒蘑菇中毒。
  • 毒蘑菇有哪些特徵?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圖解)
    8月2日,廟裡來了3位遊客,他們在山上玩了一圈,採回了滿滿一塑膠袋蘑菇。「我看那蘑菇又白又漂亮,就沒想到會有毒。」劉興梅說,因為遊客與她相熟,就把蘑菇在廟裡的灶房炒了,還下了些麵條,招待3位遊客吃了。  下午3時多吃的飯,吃完後遊客下山了,4時多一點,劉興梅感到渾身不舒服。「噁心,吐了十幾次,人暈得都站不住。」
  • 吃了一頓午飯一家子都倒下了 罪魁禍首很可能是一種蘑菇
    浙江在線10月2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鍇凱)吃了一頓午飯,一家老小都昏倒了!昨天傍晚,杭州有一家老小共3口人因疑似食物中毒被送到新華醫院,其中兩個大人情況危急。  錢報記者趕到新華醫院急診室,看到患者劉師傅躺在加護病床上,有氣無力。
  • 野生蘑菇別亂吃
    近期雨水充沛,溫度適宜地上的蘑菇也長了起來不少朋友們加入了「採菇大軍」但蘑菇鮮美,千萬別亂採亂吃什麼是毒蘑菇?毒蘑菇又稱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後出現中毒症狀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國已報導的野生毒蘑菇有400多種。
  • 西安一月收治4例兒童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病例 僅一人倖存!家長注意
    9月5號記者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見到了家住甘肅慶陽的女孩婷婷(化名)婷婷今年只有1歲半是西安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4名食用蘑菇中毒的兒童中唯一的倖存者據了解,8月20號,西安市兒童醫院收治了婷婷(化名)和兩歲半的男孩晨晨(化名),是一次10人聚集性中毒中的兩名兒童。
  • 一家人連同狗全被毒倒!都是這道菜惹的禍
    前些天,張先生和家人以及愛狗都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驚魂遭遇竟是因為嘴饞造成的。原先只是想嘗點山間「野味」,結果食物中毒,上吐下瀉。好在張先生一家逃過一劫。「再也不敢亂採東西吃了!」脫險後的張先生心有餘悸。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提醒:拒絕野生蘑菇,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梅雨季節,最是野生蘑菇歡快生長的時間,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為有效預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確保公眾飲食安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生命安全,勿採勿賣勿買勿食不明品種、不明來源野生蘑菇!
  • 毒蘑菇生長旺季到了一家人吃下後腹痛腹瀉,兩兄弟搶救無效身亡!
    6月5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今年以來,我國發生多起毒蘑菇和有毒動物、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截至5月上旬已報告造成261人中毒、6人死亡。當天,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布《關於預防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飲食消費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根據《提示》,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特別是適宜野生蘑菇生長的雲南、湖南和貴州等地。截止5月初,全國已報告76起毒蘑菇中毒事件,80%以上中毒事件為家庭自採誤食導致。
  •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多發 憑經驗辨毒不可靠
    隨著天氣炎熱,降雨的增多,野生蘑菇也進入生長旺盛期。近日,全國多地報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入夏以來,江蘇地區已經陸續接到近10起省內各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會診,包括南京、蘇州、淮安、宿遷等地。多例患者均明確為誤食劇毒類型的鵝膏菌,其中有一例中毒嚴重的患者,經搶救無效身亡。 6月初,因為誤食「鉛綠褶菇」「近江粉褶菇」,廣州地區兩天內五人中毒。 6月24日,武漢江夏區一家六口吃野生蘑菇中毒,且今年已發生多起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