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難免在幼兒園的時候呢,會看到有個別幾個小孩。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父母也很著急。家裡老人還說貴人遲語,上幼兒園了就會說。對此呢,作為老師,我感到無比痛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中父母起著很大的影響甚至一生。孩子的起點在於父母。
孩子說話很晚通常有兩種因素,一種是遺傳的,還有一種是生理因素。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說話呢?
語言那是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是智力發育的重要開端。從孩子咿呀學語開始我們就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兩三個月的孩子。即使不會說話呢,也會用哼哼的語言來表達情緒。
我家小莫出生後的兩個月。開始會「嗯」,「啊」。回應大人的話。有時你逗他他還會咯咯的笑。在寶貝語言發展的過程。家長一定要陪同正確的引導孩子,抓住孩子語言的敏感期。在這段期間孩子對語言特別的敏感能區分語言也能不知疲倦的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他還會特別喜歡重複一些詞語都喜歡喊人,因為那樣的話對方會給他回應使他獲得喜悅和滿足。除此之外呢?孩子在語言敏感期還會有其他看似難以理解的表現。愛說髒話,喜歡問個不停,這都是敏感期的表現。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第一,一定不要阻止孩子。而是去引導孩子說出正確完整的句子。雖然可能會有點麻煩,但是比孩子收穫起來,相比這一點麻煩算的了,什麼呢?要記住一點,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暫時的。你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輕鬆地掌握,如果錯過了就不會有再來的機會了。
那麼,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呢?各位寶媽,你是怎麼做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