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無力早期症狀 肌無力怎麼預防

2020-12-19 三九養生堂

肌無力的症狀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陌生。但是對肌無力有所理解的人都曉得這種疾病的可怕之處,這是一種得上之後就難以治療的疾病,而且還可能發展為重症肌無力,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那麼肌無力早期症狀有哪些呢?該如何預防?下面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肌無力早期症狀

常見症狀:四肢近端及軀幹無力、口乾

肌無力症狀比癌腫症狀先出現,表現為四肢近端和軀幹無力,下肢症狀比上肢嚴重,短暫用力收縮後肌力增強,而持續收縮後肌力反而減弱,呈現出病態疲勞的現象。一般不累及眼肌與延髓支配的肌肉,近年來報導延髓症狀較前有增多,但其發生率遠低於重症肌無力。呼吸肌力弱需人工呼吸不常見。

腱反射特別是下肢反射經常減弱或消失,但運動後腱反射可恢復。少數患者可有肢體感覺異常和疼痛。可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異常,表現為口乾、無力等。在一些患者中可以見到LEMS與亞急性小腦變性和腦脊髓炎伴隨發展。

肌無力要做哪些檢查

檢查項目:肌電圖、CT、腦電圖

1、肌電圖檢查:肌電圖提示肌收縮力量降低,振幅變小。肌肉動作電位幅度降低10%以上,單纖維興奮傳導延緩或阻滯。

2、血液檢查:TH/TS比值升高,80%病人AchR-Ab滴度升高,2/3病人IgG升高;伴甲亢者T3、T4升高。免疫學檢查:70-93%的患者可查出血清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陽性。

3、抗膽鹼酯酶藥物試驗:症狀可一過性改善。抗膽鹼脂酶藥物試驗:陽性。

4、胸腺影像學檢查:90%患者有胸腺增生或胸腺腫瘤,可行X光、CT或MRI檢查。

5、肌肉活檢: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皺褶減少、變平坦,AchR數目減少。

肌無力併發症

1先天性終板Ach酯酶缺乏

這種病多發於男性,從出生起便出現所有骨骼肌無力比正常人易疲勞。肌活檢正常,光鏡及電鏡細胞化學檢查發現Ach酯酶缺乏。

2.慢通道症候群

嬰兒、兒童或成人期起病漸進性加重,可有數年的間歇期。典型肌無力表現可累及頸、肩和指伸肌,可有輕至中度上瞼下垂,眼外肌活動受限,下頜肌、面部肌、上肢肌、呼吸肌和軀幹肌等不同程度肌無力,下肢相對倖免。受累肌肉可見肌萎縮和易疲勞,嚴重受累肢體腱反射降低。

3.先天性乙醯膽鹼受體缺乏

常在嬰兒期起病,臨床症狀及電生理特徵與重症肌無力相似。肌肉活檢顯示AchR數量減少火罐網,膽鹼酯酶正常。血清AchR-Ab陰性,終板區未見免疫複合物。

4.藥物引起的重症肌無力

肌無力的預防

1、防止感冒,感冒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感染容易引起肌無力危象,加重病情。預防流感要適應自然和及時的改變,衣服,飲食,生活,工作和休息應合理安排。武漢腦研究所指出,流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防病進入的嘴。得了感冒是早期治療,特別是用於治療肌無力的經驗豐富的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的肌無力患者,因為有很多是需要避免使用。

2、調節情緒,心理平衡。治療肌無力的這些無休止的,還需要醫務人員耐心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家庭護理,支持和治療,相信科學,保持愉快的心情,抑鬱,恐懼,悲觀,去除不耐煩的不良心理,樹立信心。樂觀是提高療效,促進健康的概念的重要性。

3、注重鍛鍊,鍛鍊增強體質,但不能運動過量,特別是肌無力患者過度運動會加重症狀。對於重病患者或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應給予適當的按摩防止褥瘡。

4、心理護理,要注意的是克服悲觀和憂鬱的情緒。肌無力患者病程長,療效慢,用量大,許多患者因此導致失望,悲觀。

肌無力的日常護理

1.心理調理

重症肌無力特別容易復發而且病程較長,感冒或者過於疲勞都會讓病情加重。所以患者在治療時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複查,防患於未然。

2.生活調理

生活有規律,日常中注意氣候的變化,以防疾病加重。如染上感冒要及時治療,避免重症肌無力危象的發生,尤其在流感泛濫的季節,要遠離公共場所,以防傳染,對日常穿衣飲食、起居、勞逸等都應當有適當的安排,注意保暖。另外一些藥物,如抗生素中的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多粘菌素、金黴素、四環素等;抗心率失常藥物中的奎尼丁、奎寧、普魯卡因醯胺、心得安、利多卡因等箭毒類肌肉鬆弛劑,大劑量的苯妥因鈉均可抑制神經肌肉傳遞功能,亦應禁用。

3.飲食調理

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蛋白的攝入,清淡避免油膩,慎吃寒涼刺激之物,多食溫補平緩之品,以達到補益之功,從而增強機體正氣。也可選用健脾補腎的食品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如多食排骨湯、蛋類、慄子、核桃仁等。

4.注意休息

重症肌無力患者勞累後病情會加重,休息後減輕,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注意休息並不意味著臥床不動,適當的體育鍛鍊同樣是重症肌無力患者不可缺少的,患者可以做一些醫療體操、太極拳或保健氣功,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本病的康復也有一定的幫助。

同大多數免疫系統疾病一樣,重症肌無力也存在反覆發作、病程綿長的特點,因此,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重症肌無力的日常護理措施。也要注意適量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但不能運動過量,特別是重症肌無力病人運動過量會加重症狀,所以病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些有助於恢復健康的運動。病情較重的病人或長期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應給予適當的按摩防止褥瘡的產生。

總結:通過這篇文章大家了解了,肌無力是一種病程長且難治的疾病,它不但給患者帶來身體與心理上的痛苦,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所以做好預防非常有必要,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德勝門重症肌無力劉泉鵬:重症肌無力的症狀及表現有什麼?
    重症肌無力指的是神經-肌肉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臨床主要表現為患者全身肌肉或者骨骼沒有力氣、人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的情況,在活動或行走時症狀會明顯加重,適度休息後症狀會有所減輕。重症肌無力一旦發病,須及時治療。那麼,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有哪些?
  • 兒童重症肌無力有什麼表現?兒童抽動症怎麼檢查
    兒童重症肌無力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慢性疾病,患有兒童重症肌無力的孩子,其身體和身心都在不同程度上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下兒童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早日為孩子治療。
  • 身體出現異常乏力,可能是重症肌無力,及時治療,減輕患者痛苦
    1、咀嚼無力重症肌無力病情處於早期的時候,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咀嚼無力。因為患者的面部肌肉已經失活,不能正常工作,失去了正常功能,所以患者咀嚼的力度就會下降。其中比較常見的是眼球出現上轉的障礙,其次會出現內直肌的麻痺,而且雙側以及一側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症狀的發病規律一般是從一側開始然後慢慢地變成全眼肌麻痺。病情越來越嚴重時,還會出現瞳孔的運動障礙。
  •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主持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比如說它在臨床上有什麼樣的症狀,我們在醫學上又怎麼來定義它?姚生:比方說我們遇到一個「肌無力」的話,指的就是胳膊腿沒勁,或者是面部的肌肉沒勁,因為我們這個「肌無力」往往指的是骨骼肌無力,因為我們人體當中有將近200多塊肌肉,包括面部的還有四肢的,不管什麼情況只要出現了一個沒勁就是「肌無力」。這是它基本的定義。
  • 心肌炎早期的5個症狀要注意!如何預防心肌炎?
    那麼你知道心肌炎早期有什麼症狀嗎?這5種症狀千萬別忽視!如何預防心肌炎呢? 心肌炎早期有什麼症狀? 1 發熱、咽痛似感冒 發病前,許多病毒的患者都會有發熱,喉嚨痛,全身無力,呼吸急促,嘔吐,肌肉酸痛急促。
  • 科普肌營養不良家族式遺傳應該怎麼預防,如何避免後代患病?|肌營養...
    每當看著別人的孩子在草坪上快樂的玩耍,而自己的孩子卻動作遲緩,體態笨拙,走起路來像鴨子一樣,這種滋味,也只有肌營養不良患兒家長或患者本人才能體會得到。肌營養不良症患兒出生時會表現有肌酶升高,大多患兒會在3-5歲之間發病,嬰幼兒期多無症狀。一些細心的家長可能會在早期發現患兒其實從小運動發育就較同齡兒童稍有落後。比如,正常兒童生後1歲獨立行走,患兒可能1歲半~2歲開始獨立行走,或者一直行走不穩,不過這一症狀往往被誤認為缺鈣或體質弱等原因而被忽視。
  • 脊髓性肌萎縮症是怎麼回事?遺傳機率大嗎?如何治療呢?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肌萎縮和肌無力似乎變成了疑難危重症的代言詞。很多人都想知道肌萎縮和肌無力到底是什麼,難道患有肌萎縮和肌無力真的那麼可怕嗎?在父母的心中,每個嬰兒都是「小天使」,從出生起就給家庭帶來了溫暖。
  • 「一上班就累」,年輕姑娘渾身無力,一查是種「怪病」
    「患者眼瞼下垂、脖子和四肢無力,症狀早晨輕、傍晚重,的確有重症肌無力的可能,不過確診還要看相關檢查結果。」丁主任介紹。 隨後的新斯的明試驗、電生理檢查和血液檢查共同證實小林 「虛弱」的病因是重症肌無力。
  • 可能是重症肌無力的前兆,還需警惕起來
    15%的患者為只有眼部症狀的眼肌型MG,而85%的患者為除眼肌外還有其他骨骼肌受累的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在AChR-Ab陽性的GMG中可能有10%進展為難治性重症肌無力。高達40%的患者會出現呼吸肌無力導致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
  • 糖尿病早期的「5大症狀」,這「4個」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血糖
    大量證據表明,80%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糖尿病素有「沉默的殺手」之稱。目前我國糖尿病直接醫療費用有80%以上用在了併發症的治療上。這是錯誤的治療策略,其源於我們不能把高危人群找出來,及早實施預防幹預;不能及時發現早期患者,實施早期治療。早期檢測、早期治療、預防併發症的花費相對較小,被稱作便宜的治療;延緩併發症、治療併發症的花費巨大,被稱作昂貴的治療。
  • 四肢無力是什麼病 形成原因
    四肢無力指的是在正常生理清醒情況下,出現的四肢發軟,無力,提不起精神。相信很多人都出現過類似的的症狀,但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現象呢?長期四肢無力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一種疾病嗎?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 視疲勞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上班族怎麼預防視疲勞
    上班族們每天都要對著電腦,眼睛疲勞是時有發生的事情,視疲勞也是引發眼部疾病的一大原因,現在因為這個去醫院就診的人非常多,那上班族怎麼預防視疲勞呢?視疲勞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各位朋友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視疲勞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 肌營養不良症的初、中、晚期都有哪些症狀?
    根據遺傳方式及受累肌群演變過程,肌營養不良規劃多種類型;包括假肥大肌營養不良、肢帶型肌營養不良、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眼咽肌營養不良等等不同類型。一般說肌電圖表現為肌炎性受損近端出現萎縮、無力,有些患者小腿或者肩部出現脂肪的增生表現為肌肉的肥大和無力根據受累的不同多數表現近端無力與近端萎縮、鴨步、無力、容易摔倒、臥床不起、呼吸衰竭,英年早逝。
  • 劉泉鵬:運動神經元病的症狀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運動神經元會產生肌無力和肌萎縮蔓延至軀幹、頸部,最後到面肌和延髓支配肌。了解運動神經元病早期症狀有助於及時發現病情、及時的治療。那麼,運動神經元早期症狀有哪些? 運動神經元的症狀最早出現在手部,患者會感覺到手指僵硬,笨拙,運動無力,手部肌肉逐漸萎縮,可見肌束震顫的感覺。
  • 小孩肌營養不良怎麼辦?
    臨床起病隱匿,開始症狀多為行走慢,不能正常跑步,容易跌倒;肌無力自軀幹和四肢近端開始緩慢進展,下肢重於上肢;骨盆帶肌肉無力,肌張力減低,由於髂腰肌和股四頭肌無力,登樓及蹲位站立困難,進而腰椎前凸;ower徵陽性;因骨盆帶肌無力而行走時向兩側搖擺,呈現鴨步;肩胛帶肌,上臂肌往往同時受累,程度較輕翼狀肩胛;四肢近端肌萎縮明顯,90%患兒雙側腓腸肌假性肥大,也可見於臂肌、三角肌、岡下肌等。
  • 肌營養不良孩子早期沒症狀不在意?癱瘓臥床,父母眼睛哭瞎!
    基因解讀與遺傳諮詢:肢帶型肌營養不良17型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會出現攣縮、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症狀,通常在兒童早期發病,青春期快速發展。根據基因解碼結果,弟弟PL*C基因純合突變,一方面是遺傳自母親,另一方面應該是新發突變。而對於姐姐,沒有遺傳到母親的致病基因,因此可以安心的孕育寶寶。
  • 四肢乏力疲勞可不能大意,可能是重症肌無力的前兆,需要十分注意
    中醫古代文獻中雖無「重症肌無力」病名的確切記載,但後世醫家根據其臨床表現,發現古人對重症肌無力早有記載,認為其與「痿病」、「喑痱」、「瞼廢」、「視歧」、「大氣下陷」等相似,一般統稱為「痿證」或「痿病」,主要表現為筋脈弛緩、軟弱無力、肌肉萎縮甚至肢體癱瘓等。
  • 北京中醫內科劉泉鵬:重症肌無力症狀表現都有哪些呢?
    重症肌無力(MG)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活動後症狀加重,經休息後症狀減輕。該病症最常影響眼部、臉部及吞咽相關的肌肉,會造成復視、眼瞼下垂、說話困難及行走困難等症狀。
  •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心肌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您知道心肌炎有什麼症狀嗎?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心肌炎呢,心肌炎的發病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心肌炎有什麼症狀1、在病發之前,很多病毒性患者都會出現發熱、咽痛、全身無力、氣短、嘔吐以及肌肉酸痛的等表現。2、對稱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下蹲,起立,上樓梯困難,雙手抬舉困難。
  • 臉上有皮疹還肌無力,大媽敷藥後直接化膿,不只是皮疹這麼簡單
    皮疹無脫屑以及瘙癢症狀,且導致四肢再次出現無力現象。王女士前往當地私人診所通過中藥外敷皮疹後出現破潰化膿的現象,且疼痛感明顯增加,其中還伴隨著吞咽困難、反酸、心慌等症狀,飲水後出現嗆咳,無咳嗽無痰,最後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皮肌炎並接受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