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橫行」如何防治:早期發現規範治療是關鍵

2020-12-17 澎湃新聞
河北衡水市武邑縣醫務人員向聚英學校學生演示口罩正確佩戴方法。 經濟日報 圖

近期,冬春季流感高發,不少人中招。根據媒體報導,與平時相比,全國許多醫院的呼吸科、發熱門診、兒科就診人數明顯增加。一些流感重症病例也時有發現。

從全國對2018年至2019年流感流行季流感病毒監測結果來看,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型流感,佔比90%以上,乙型非常少

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除了發熱及全身症狀較重,還會伴有高燒、嘔吐、咳嗽等症狀,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那麼,這一季流感的流行情況究竟如何?流感防治存在哪些誤區?我們平時又該如何正確防護?針對這些公眾關注的熱點,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流感活動水平低於去年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進入流感活動高發期,南方省份流感活動升高趨勢趨緩,北方省份處於平臺期。專家分析指出,在我國2018年至2019年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動水平將低於上一流行季水平。而且,隨著學校和託幼機構進入假期,流感聚集性疫情將逐漸減少。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有確切數據表明,這個流行季流感活動水平比上一流行季水平要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表示,國家流感監測系統擁有554家哨點醫院,每天都統計報告流感樣病例;還有400多家疾控中心實驗室開展流感樣病例病原學檢測,從不同維度,既監測流感樣病例變化,又監測流感病毒本身的動態變化。

「從今年住院監測、重症監測的數據來看,並未提示有病例顯著增加及異常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李中傑說,重症病例多發生於「一老一小」、慢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於他們的免疫系統相對較弱,容易引發重症,要特別注意預防流感。「從全國對2018年至2019年流感流行季流感病毒監測結果來看,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型流感,佔比90%以上,乙型非常少。通過對流感病毒的抗原性監測,我們沒有發現影響今年流感流行的抗原性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病毒變異能力強成為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因素,甚至網絡上出現了「流感病毒發生變異導致孩子出現壞死性腦炎」傳聞,令許多家長恐慌。對此,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高恆妙介紹,從歷年流感和各種病毒感染診療情況看,偶發的壞死性腦病一直存在。「對此我與醫生們溝通過,今年流感病毒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傷病例並沒有明顯增多,與往年基本持平。」

專家一致認為:「從流感活動範圍、重症案例、病毒變異能力等多方面數據來看,今年的流感並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比往年更加嚴重。」

公眾仍需做好個人防護

對於流感疫情,雖沒有必要恐慌,但仍需引起重視。「醫院裡收治的流感患兒,不少是在家或學校被交叉感染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梁京津介紹,許多人對流感重視不夠,抑或不了解科學的流感防治知識,導致流感再次傳播。比如,到醫院就診的家長和患兒沒有任何防護,連口罩都沒戴,導致孩子患病後傳染他人的情況不在少數。「在目前的流感高峰期,流感患者和尚未感染流感人群都應了解、掌握防治流感的知識,提高防病意識,守護好自己的健康。」

對於普通公眾而言,應學會區分流感與普通感冒,早發現早治療,以減少重症和併發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董霄松指出,一般而言,流感與普通感冒比較相似,症狀都是打噴嚏、流鼻涕、發熱等。但流感的打噴嚏、流鼻涕症狀相對較輕,而發熱及全身症狀較重,如果持續發燒特別是高燒不退,就應儘早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此外,流感一般都出現38.5℃以上的高熱。不過,一些乙流患者、免疫力比較差的人、既往打過疫苗或發熱早期患者,則可能表現為低燒。

為判斷流感或流感類型,醫生會為患者做流感篩查。據介紹,現在醫院可以為發熱患者提供流感快速檢測——僅需用蘸取鼻腔或咽部的分泌物,等10至15分鐘即可。不過,流感快速檢測也不是絕對準確的,有時也會出現假陰性可能,即患者明明患上流感,但沒有查出來。這可能與採樣的深度、發病時間和用藥等因素有關,必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重複檢測,或採取經驗性抗流感治療。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5歲以下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以及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慢性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要格外注意預防流感。」專家介紹,一般人群患流感後,在無併發症的情況下,多於發病3至4天後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而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至2周才會好轉。但有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感染流感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這些人需要更當心些,有感冒症狀後要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如果發高燒就應積極就診篩查流感。」

在具體防護措施方面,專家提醒,應為流感患者佩戴口罩,並儘量減少與孩子的接觸。照顧流感患者時,也要戴口罩、勤洗手,還應儘量多開窗通風,以降低室內細菌密度和減少空氣中的病毒塵滴。同時,打噴嚏要用紙巾或者手帕捂住口鼻,如果用手遮擋,必須馬上洗手。此外,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疫苗應在流感流行季前1至2個月注射,其保護作用一般僅維持6至12個月,因此每年都需要注射。

早期發現規範治療是關鍵

「一旦患上流感,早期治療和科學規範治療是關鍵,切忌濫用抗生素和輸液治療。」梁京津強調,臨床中,有些患者因為流感發熱比較高,就要求醫生打針、輸液,認為這樣「好得快」。事實上,流感是一種病毒,而平常使用的青黴素、頭孢等抗生素是殺滅細菌的藥物,對流感沒有用,因此不建議一發燒就使用抗生素。在體溫恢復正常前,患者可使用一些退熱藥來改善症狀。但這些藥物只能在藥物起效的4至8小時內改善症狀,並不能清除病毒和縮短病程,藥效過了可能仍會發熱——這並不是病情反覆,患者可以根據需要在6至8小時後重複用藥。

在具體治療方面,流感有相對特效的抗病毒藥,可以阻斷病毒複製,縮短病程。一般用藥2至3天,體溫即可明顯下降,而在發病48小時之內,越早用藥效果越好。一些口服藥通常5天為一個療程,建議患者即使體溫恢復正常,仍需服藥一個療程,以減少流感病毒耐藥可能。同時,流感病毒與大多數病毒一樣,具有自限性——即病毒越繁殖,毒力越低,一般到一周左右,病毒可以自動清除。這意味著,即使沒用特效抗病毒藥,體質較好的流感患者通過多飲水、多休息,增加自身抵抗力,也可以把流感「扛」過去。

在流感防治上,我國傳統中醫藥也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由於冬季人們喜愛進補,容易導致積熱內存,誘發流感,建議大家清淡飲食,不宜過度溫補。此外,中藥足浴、燻蒸、推拿等外治手段也能增強體質,可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用。一旦患上流感,應視情況選取適當藥物治療。醫藥專家多年臨床與基礎研究證明,以金花清感方為基礎的「金花清感顆粒」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以連花清瘟膠囊、疏風解毒膠囊等為代表的部分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也能有效治療流感。包括這幾種藥物在內的十多種中成藥,都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中醫治療的推薦用藥。

在預防保健、提早治療方面,中醫藥更能發揮獨特作用。劉清泉說,2018年入冬以來,氣候變化較大,忽冷忽熱。這種情況下,大家容易因內有積熱、外感風寒引起高熱不退。在及時就診隔離的同時,可用白蘿蔔煮湯或放些蔥白等輔助治療。而小兒高熱若發燒期長,不要盲目使用退熱方法,特別是不能盲目追求捂汗、出汗,否則易損傷正氣。體質較強的兒童,可以在大椎穴刮痧退熱,體質較弱的兒童則不宜使用。能否使用這類中醫外治法,需遵醫囑。

「公眾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養,確保自身健康。」專家強調,寫字樓、學校或者商場等相對封閉的場所,是呼吸道疾病傳播的高發場所,尤其是在冬春季,一旦有個體出現流感樣症狀,不鼓勵帶病上班、上學——為了自身和周圍人的健康,一定要做好隔離;如果病情加重還要及時就醫,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最好保護。

(原題為《流感「橫行」,如何防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劉志宏教授:重視流感早期表現及血常規的診斷價值
    此外流感還有抗原性易變、擴散迅速、發病率高等特點,因此流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今年,由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丁香園共同合作發起的「中國流感防治研究與服務雲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在啟動發布會上,丁香園邀請到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劉志宏副主任醫師,劉志宏主任就流感的預防、早期診斷分享了他的觀點。
  • 如何防治甲型流感
    之後,多地又出現了幾次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的事件,預示著甲型流感中的禽流感病毒對人類有巨大的威脅。  甲型流感病毒在毫無保護的人體內肆意妄為,會引起很嚴重的併發症,據相關文獻報導,甲流重症兒童患者中,三分之二的患兒會合併急性肺炎和支氣管炎,對於老人而言則會誘發心衰和心肌炎等疾病,治療難度大,死亡率也不低,所以如果在甲流前期的時候掉以輕心,當普通感冒治療延誤病情,後果不堪設想。
  • 乙型流感可以自愈嗎?乙型流感的症狀早識別、早防治
    對抗流感,首先需要認識流感,在疫情到來之前,首先提高公眾預防防護意識。」你認識流感嗎?你了解乙型流感的症狀嗎?乙型流感可以自愈嗎?據WTO報告,流感每年可致5%~10%的成年人、20%~30%的兒童發病;在某些高流行季節,兒童感染率可高達50%。流感每年可致全球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因此,早期識別流感,儘早就醫顯得尤為重要。
  • 流感來了,怎麼防治
    【聊健康】       目前,我國大多數省份已進入冬春季流感流行季節,流感活動水平繼續上升。據媒體報導,醫院裡收治的流感患兒,不少是在家或在學校被交叉感染的。許多人對流感重視不夠,或者不了解科學的流感防治知識,導致流感再次傳播。
  • 春季流感高發 中醫推薦4種防治流感的方法
    立春剛剛過去,意味著我們迎來了春天,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很多免疫力低下、身體素質比較差的人們極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那麼流感來襲時,如何預防流感呢?感染了流感又該如何治療呢?下面中醫為大家介紹4種防治流感的方法!一、食杏仁杏仁有甜、苦之分,此處所說的杏仁指甜杏仁。
  • 關注流感防治的「特色方案」——感冒要重視,流感要早治
    WHO指出,「再次爆發流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問題的關鍵已經不是是否會爆發流感而是何時流感會爆發,以及如何做好預防工作。」科學完善的流感防控體系近年來,中國在流感防治的應對和準備方面成效卓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流感防控工作,要求各級衛生管理部門紮實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 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流感,治療把握3大時機,對症用藥最關鍵!
    老人、兒童、孕產婦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較高。因此,抓準時機做好治療,遏制流感持續進展至關重要。 發現感染 隔離患者,保持房間通風 一旦患上流感,應儘早隔離治療。對非住院患者進行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
  • 腦癱治療要趁早,家長如何發現腦癱的早期症狀?又該如何預防
    這幾年,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數據顯示大部分腦癱患兒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寶寶患有腦癱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對運動、反射、肌張力等方面的發育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早期發現腦癱症狀,做好小兒腦癱的預防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生兒腦癱發出的幾大信號?
  • 防治流感,嶽陽市中醫院有妙招
    目前,嶽陽市流感疫情趨於平緩,但冬春交替之際仍須高度警惕。嶽陽晚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從嶽陽市中醫院獲悉,流感防治工作依然嚴陣以待。在前一段的流感醫療救治中,該院及時制定疫情應對方案,積極運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流感預防和臨床救治工作,為嶽陽市的流感防治工作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流感防治技術體系。
  •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秋冬季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
    全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要發揮新冠肺炎和流感監測「哨點」作用,按規定為發熱患者採集核酸標本,在檢測新冠肺炎核酸的同時進行流感病毒相關檢測,最終明確流感的診斷和病毒分型,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不設發熱門診的其他醫療機構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將可疑病例按規定轉診至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排查治療。(二)全員培訓。省衛生健康委將於11月中下旬組織召開全省流感防治培訓會議,利用網絡形式力爭做到全員培訓。
  • 感冒與流感有何不同?如何區分與防治
    強冷空氣襲來之際,感冒、流感這些呼吸道疾病往往也接踵而至。然而很多小夥伴感冒、流感傻傻分不清楚,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那麼感冒與流感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區分與防治?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感冒與流感的區別。一旦得了流感,症狀往往嚴重得多,不僅伴有感冒症狀,還會出現持續性高熱及周身酸痛的情況。此外,流感的病程時間更久,病人需要的痊癒時間長於10天。有些流感重症患者還會出現併發症,如肺炎、腦膜炎,或是心肌炎導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 甲流快速診斷和防治關鍵技術取得階段性成果
    人民網杭州1月29日電 (記者江南翁迪凱)利用甲性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只需3-10分鐘,就可快速準確地診斷患者是否感染甲流病毒;利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可以更有效地治療甲流——這是記者從今天在杭州舉行的「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快速診斷和防治關鍵技術研究」階段性成果論證會了解到的。
  • 1月流感達高峰期 專家:科學防治 流感並不可怕
    那麼,現在情況到底如何?記者連日來探訪發現,有的醫院急診患者明顯增加,不少家庭還出現了一個患兒傳染一家子的現象。流感高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感冒,就心急火燎地去醫院,不過醫療專家提醒:只要科學防治,對症下藥,其實流感並不可怕。
  • 國家衛計委預計流感高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將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防治
    自2017年入冬以來,各地相繼進入流感季節性高峰,南方北方多地傳來醫院爆滿、抗病毒藥物短缺等消息。對此,國家衛計委1月9日表示,將加強基層醫務人員流感診療培訓,發揮基層醫療機構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同時對於一些地方出現抗病毒藥物開不到的情況,將採取臨時採購等措施保證醫療機構抗病毒藥物供應。
  • 2019世界流感日科普 中醫藥防治流感引發高度關注
    與會專家圍繞大會主題「識流感、防流感、治流感」展開討論。  吳以嶺針對目前中醫藥在我國流感中的運用情況、中醫藥治療流感的有效證據以及下一步如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流感中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他指出,中醫藥在流感當中的應用,歷史悠久,應用廣泛,證據確實,療效顯著,相對有優勢。
  • 「流感」不是「感冒」,中醫藥可防可治
    作者: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 劉清泉一、正確認識流感與感冒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與「感冒、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不是同一種疾病,更不能將兩者混淆,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易變,因此,在不同季節、不同年份會有不同的流感病毒,早期治療是關鍵
  • 如何降低重症比例?關鍵是早隔離、早治療!
    在新冠肺炎疾病的培訓上,包括診斷、治療,如診斷標準、出院標準,重症的處理原則等。我們帶來的40位醫生是臨時抽調,來自不同的專科。重症、呼吸、感染科的醫生對於新冠這種疾病的認識和對病毒了解更清楚一些,對消化科、內科、外科和其他專科的醫生,培訓起來可能難度更大一點。好在我們的醫生都經過了很規範的住院醫生培訓,大部分也都有多年工作經驗,接手非常快。
  • 解密山東甲型流感患者是如何發現並接治
    今天晚上,直接參與接治患者的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濟向媒體披露了5月11日晚如何發現並轉運患者的情況。  張濟是留美疾控專家,他首先澄清說,並非患者直接向濟南市疾控中心報告的,之前的報導與事實不符。
  • 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療 4種方法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比較隱匿,不容易發現。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早期能夠及時進行治療,控制血糖的效果會非常好,能夠有效的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那麼,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療?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 流感季節,如何防止「中招」?
    流感季節,如何防止「中招」?01什麼是流感?04治療措施有哪些?注意休息,儘早隔離治療,以免傳播擴散。最新方案明確,發病48小時內應進行抗病毒治療!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減少流感的諸多併發症,使流感患者的恢復儘早受益。對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治療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推薦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包括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