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嶽陽市流感疫情趨於平緩,但冬春交替之際仍須高度警惕。嶽陽晚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從嶽陽市中醫院獲悉,流感防治工作依然嚴陣以待。在前一段的流感醫療救治中,該院及時制定疫情應對方案,積極運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流感預防和臨床救治工作,為嶽陽市的流感防治工作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流感防治技術體系。
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在疾病防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在流感的預防、治療、康復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藥提早介入,不僅能及時預防,而且能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旱日康復,有效提高免疫力。
積極應對流感做好防護措施
流感的全稱為流行性感冒,在生活中,老百姓往往會將流感和感冒混淆為同一種疾病,覺得「扛一扛」就好了,但二者並不相同,流感可能會引起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需要及時治療,絕不可小視。
市中醫院傳染病管理科副科長歐陽紅衛介紹:「為加強流感防控和救治工作,市中醫院組織全員集中培訓,多措並舉,周密安排,嚴格執行預檢分診,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針對流感患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院內嚴格掌控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等環節,採取多種方法使得流感防護工作順利開展。」
首先,對病患進行預檢分診工作,給有咳嗽、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的患者發放外科口罩,並帶至專門的發熱門診,疑似流感和確診流感患者分開進行治療;其次,患者外出檢查、轉科轉院途中佩戴口罩;限制探視、陪護人員與患者接觸;病區通風,減少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做好診室、病房、辦公室、值班室等區域場所的物表清潔工作;醫護人員根據標準預防原則,按照暴露風險給予適當防護,嚴格執行手衛生措施,出現有發熱等流感症狀的醫護人員,需及時進行流感篩查工作;最後,患者出院後,將對床單床位進行消毒,醫療廢物也將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處理。另外,還通過發放預防流感等宣傳資料,大屏幕上滾動播放預防流感知識等措施進行預防。
2019年12月中上旬時,流感高發,而且以兒童居多,來市中醫院兒科就診的病患數量一天高達400餘人。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該院兒科及時採取了多種措施進行應對:調配人力資源,保障兒童能及時接受治療;對發熱、咳嗽等疑似流感或流感病人進行及時通報,防止交叉感染;對來就診的兒童發放防護性口罩,運用中醫藥方法進行有效防治。
健康講座+中藥香囊提前預防效果好
數千年來,中醫在防治流感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經受了歷史考驗。流感在中醫學中屬於「時行感冒」範疇,起病急,表現為惡寒、高熱、全身關節痛、頭痛、乏力、可伴有流涕、流淚、咳嗽、咽痛、胸部不適等症狀。
中醫重視「天人合一」、外因與內因的統一。中醫對流感的辨證,強調「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地域不同,氣候不同,體質不同,流感的病證表現也有不同,治療自然不同。早在《黃帝內經》中,流感就以「傷寒」為診斷。《難經五十八難》提出「傷寒」五種分類方法,分別為「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清代葉天士更是建立了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所創造的銀翹散等方劑至今仍在廣泛應用,他們對流感的防治積累了豐富經驗。
就流感病人的治療,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雷東方介紹,針對不同人的體質差異辨證論治,選擇適宜的中醫中藥和中西結合方法治療,見效快,療程短,效果良好。
與有病才治的西醫相比,中醫強調治「未病」,即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在流感疫情抬頭之時,市中醫院就舉辦了有關流感的健康講座,宣傳普及流感防治措施,並給聽眾發放了內含丁香、白芷、艾葉等六種藥材的自製香囊。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雷東方說,香囊源於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也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從西醫角度來說,香囊中的藥材能刺激鼻黏膜分泌更多免疫球蛋白,激發自身免疫系統,促進抗體產生,提高免疫能力。據使用了預防流感香囊的家長反映,佩戴香囊的兒童基本上沒有被傳染,防護效果顯著。「希望中醫防治流感的方法能在全市推展開來,中醫能在治病救人方面儘可能發揮最大光熱。」
流感可防可治中西醫結合療效更顯著
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湖南省名中醫、嶽陽中醫內科首席專家張正元告訴記者:「近年來,中醫藥防治流感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甲型H1N1在全球爆發,專家們以治療傷寒的麻杏石甘湯和治療溫病的銀翹散為基礎方,優選出有效方劑金花清感方,得到了國內外中西醫專家的認可。2019年11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其中詳細介紹了中醫辨證治療方案,有輕症辨證治療、重症辨證治療、恢復期辨證治療三種方案,為科學防治流感提供了重要指南。中醫治療注重因人而異,辨證論治,能根據症狀表現的不同,施用不同的方劑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有些流感病人怕冷痰多咳嗽,可用生薑、蔥白、白蘿蔔、紅糖等組成藥方,用水煎服。而風熱型流感,用桑葉、白菊花、竹葉、薄荷等藥物進行治療,對病情緩解有很大幫助。」
市中醫院呼吸科主任楊輝紅介紹,對於流感,採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比單獨採用中醫或西醫更加有效。「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來勢兇猛,起病急,常常伴隨著發燒、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性症狀。當病人病症較輕時,可以採用板藍根、連花清瘟膠囊、速效感冒膠囊等中成藥進行治療;而出現病毒性肺炎等嚴重症狀時,配合奧司他韋、抗生素等西藥治療則是一種好方法。」一般來說,服用中藥後,流感病程可縮短2-3天,體溫能得到很大控制,全身酸痛等症狀也有很大程度緩解。
前不久,市中醫院兒科收治了兩例流感重症患者,患兒精神狀態欠佳、高燒頑固,甚至出現了心肌損害等嚴重症狀。通過西醫基本治療,靜脈注射帕拉米韋後,由中醫專家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配合推拿、泡腳等,經過5天的治療,各項指標便逐漸恢復正常,效果明顯。
冬春之季是流感的高發期,楊輝紅提醒:「預防流感,要注意保暖防寒、適量運動、勤洗手,接種流感疫苗,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之處,多用具有芳香化濁類中藥製成的香囊或香薰,除瘴避穢,出現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來源:嶽陽晚報全媒體 記者 黃敏 仇玉姣 實習生 王怡丹 通訊員 程墾華 編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