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11個地級市,其中,就縣級利川市來說,人口超90萬,清朝時期建縣,1986年撤縣建市,有一個村在重慶市境內!
一
首先,利川是湖北省管轄的縣級市,因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利川」,地理上,利川東與恩施市接壤,南與鹹豐縣接壤,西南與重慶的錢江區、彭水縣接壤,西至北依次與重慶的石柱縣、萬州區、雲陽縣、奉節縣接壤,利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夏朝,大禹治水後就將世界劃分為古九州,今天利川周邊地區屬於古荊州,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后,今利川市一帶屬於諸侯國巴國。
二
戰國中後期,秦國滅掉了巴、蜀,將其併入秦國的版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滅了六國,建立了秦朝,當時,在縣制下,現在的利川市區是黔中縣城,黔中縣(今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以西的黔城),為秦朝「三十六縣」之一,這一歷史階段是西漢時期,現在的利川市區是巴驢縣,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奪霸權,公元230年,在蜀漢地區設南浦縣、巴東縣,隋朝楊堅、隋文帝建立後,該地區屬於永州鹽縣,永州轄石城縣(今重慶市潛江縣壩鄉壩村)。
三
唐代永州入石州,鹹水縣入清江縣,北宋時期,桂州路位於利川城內,葵周路位於北宋(公元1001年),由葵周(今重慶奉節縣)控制,南宋時期,在南宋時期,利川市南部是龍曲縣,元朝建立後,以施州隸夔州路總管府,公元1285年,元朝並清江縣入施州。公元1288年,元朝復置清江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立施州衛領所及諸土司,公元1728年,清朝雍正皇帝裁施州衛,領於巡荊道歸州。
四
最後,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置利川縣,隸巡荊道施南府,利川縣由此建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滅亡後,利川縣屬湖北省荊南道,1986年,利川縣撤縣設市,為縣級利川市,因為歷史上區劃調整的原因,利川市有一個村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境內,這塊飛地叫鐘鼓村,面積77.6公,屬利川市柏楊壩鎮,如今,作為湖北省下轄的縣級市,利川市下轄2街道7鎮5鄉,總面積達4607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92.03萬人,是湖北省人口較多的縣級市。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看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