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越來越熱了,大家都知道要及時補充水分。然而對於小嬰兒來說,水卻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補的。
■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和果汁等。」但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都因為寶寶喝水這件事鬧過不愉快!家裡老人經常會要求給月子裡或幾個月的小嬰兒餵水,理由也很常見,就是「喝奶粉的寶寶一定要喝水,不然容易上火!」「兩頓奶之間應該喝點水的,尤其夏天那麼熱,一天不喝水怎麼行呢?」
■ 咱們今天就好好說說小寶寶喝水這件事。
01
為啥6個月內的小寶寶不建議額外添加水
■ 第一,新生兒或小嬰兒胃容量有限,喝了水他就沒有足夠的胃容量去喝奶了,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和成長。
■ 第二,母乳裡面90%的成分都是水分,只要寶媽奶量充足,寶寶按需吃奶,就不需要喝水。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溫度在 22~41°C,相對溼度在 9%~96% 之間的任何環境下,寶寶對水分的需求完全可以通過母乳來滿足。 即使是在寶寶剛出生的那幾天,媽媽乳汁尚未分泌充足時,在有效合理的哺乳下,初乳的水含量也能滿足嬰兒的需求。
■ 第三、喝配方奶的寶寶如果按規定的比例衝調的配方奶,其中的水分跟母乳是差不多的,可以滿足寶寶對水分的需求。同時,給寶寶衝奶粉的時候務必要看清楚包裝說明,嚴格按照比例來衝調,不要隨意改變比例,過稠或者過稀!
■ 第四,6個月以下寶寶腎臟發育尚不完善,腎功能並不成熟,攝入水分過多,腎臟不能及時將多餘水分排除,嚴重的會引起「水中毒」。
■ 當然,寶媽們也不用過分緊張,所謂「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老人偶爾餵一兩口水,犯不上上升到吵架的高度。但長期喂,過量餵肯定是不行的。胡亂給寶寶餵水的危害,一定要跟老人說清楚。
02
寶寶「尿黃」 是因為喝水少?喝奶粉容易「上火」便秘所以要多喝水?
■ 首先說說尿黃,「尿黃」本身不是問題,影響寶寶尿液顏色的原因很多,光憑「尿黃」不能判定寶寶缺水,還要看寶寶的「尿量」。寶媽們可以注意觀察寶寶平時的排尿情況,若尿量少(24小時內,小寶寶尿不溼少於6塊,或者連續6個小時尿不溼上都沒有尿)同時尿色過黃,就證明寶寶攝入的水分不足。6個月以內的寶寶,寶媽可以通過讓寶寶增加奶水攝入來補充水分。
■ 還有常說喝奶粉的寶寶愛上火,便便次數變少。首先「上火」這個概念是中醫的說法,現代醫學是不認這個理論的,沒有科學依據。小寶寶有啥問題,不要隨便就安一個「上火」的原因。喝奶粉之所以會有所謂的「上火」表現,有可能是因為沒有按比例衝調,過稠了,或者是寶寶可能對奶粉中某些成分過敏,這尤其會出現在剛從母乳轉換到配方奶,或者家長頻繁更換奶粉品牌的情況。兒科醫生崔玉濤的建議是「可以服用益生菌或醫用纖維素製劑」。但如果寶寶便秘嚴重,還是要及時看醫生。
03
什麼情況下可以給寶寶喝水?
■ 0-6個月
奶量充足的母乳寶寶不需要喝水,同樣的,正常情況下,配方奶攝入量足夠的寶寶也不需要。
夏天出汗消耗的水分可以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得到補充,家長擔心寶寶出汗太多需要考慮的散熱問題:少穿點、開空調、別中暑,而不是多喝水;
如果寶寶出現發燒,或者嘔吐、腹瀉,由於此時寶寶丟失的水分多,所以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更大。具體如何補充,要遵醫囑。
■ 6-12個月
6個月之後加輔食了,可以適量飲水,一般24小時不超過50ml,不要強迫寶寶喝,如果寶寶拒絕喝水也不用擔心,因為寶寶可能更喜歡通過頻繁地喝奶(母乳或配方奶)來攝取他所需要的水分。
■ 12個月以上
1歲以後可以鼓勵寶寶時不時喝點水,尤其是大運動之後。
■ 不要喝礦泉水和含糖飲料
礦泉水每種裡面的礦物質含量都不同,有一些礦泉水可能含有超過寶寶需要的鈉或者其他礦物質,因此不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喝礦泉水。也不建議給寶寶的水裡加糖、加蜂蜜(1歲以下寶寶尤其不要吃蜂蜜)、加果汁。含糖飲料會增加孩子齲齒和肥胖的風險。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好孕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