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稅改中折舊政策的變化

2020-12-13 第一財經

資產的折舊和攤銷與企業投資、再生產直接相關,固定資產的回收能力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能力,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固定資產投資甚至是關乎企業生存的重大問題。資產的折舊和扣除方法雖不及直接改變稅率的影響直觀,但也深刻影響並改變企業的投資行為。因此,美國新稅改中折舊方法的改變值得我們關注。

美國新稅改採用費用化的資產折舊方式

根據修改前的美國稅法,企業主要採取「修正後的加速成本回收法」和「替代折舊法」兩種對投資成本在一定期間內進行折舊或攤銷。「修正後的加速成本回收法」是指在成本回收期限內採用加倍(150%或200%)餘額遞減折舊法折舊,沒有折舊完的餘額再採用直線折舊法折舊,從而使折舊扣除最大化。企業投入使用的大多數有形動產,必須根據加速成本回收法進行資本成本的回收,像工廠、機械、設備和其他類型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取決於資產的折舊期限。對於回收期為3、5、7或10年的固定資產,適用的折舊方法是200%餘額遞減法,對於15年財產或20年固定資產,適用的折舊方法是150%餘額遞減法,當餘額遞減法折舊額小於直線折舊法的年折舊額時,轉為直線折舊法。汽車以及規定的某些其他財產可以申請加速折舊扣除。並且某些環保設備可以享受加速折舊。

而替代折舊法基本等同於直線折舊法,對於不動產大多採用替代折舊制度進行均勻攤銷,此外免稅資產、免稅債券融資財產以及納稅年度內主要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動產也均適用替代折舊制度。

這次美國稅改對2017年9月27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間取得並投入使用的特定資產的支出,當年允許100%費用化作稅前列支扣除,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底期間投入使用的符合條件的特定資產,允許繼續費用化,但是費用化比例每年以20%遞減。 相當於以當期少繳稅未來多繳稅的形式產生暫時性差異,從而對企業納稅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其經營決策,促進企業發展。

費用化資產折舊方式簡化稅收核算

以一次性費用化扣除的方法代替了複雜的分期折舊、攤銷扣除,此項舉措實現了資產折舊成本轉向費用化,企業不用再根據資產種類決定折舊期限,在「修正後的加速成本回收法」和「替代折舊法」兩種方法中進行選擇,相對於原折舊方法,稅收核算簡化許多。

當然,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對於固定資產採用的是直線法或雙倍餘額遞減法的折舊方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資本化。資產分期攤銷折舊顯然會增加在計稅上的遵從成本,一方面取得固定資產入帳時,需要考慮會計的折舊年限與稅收折舊年限上的差異,還要考慮到會計的折舊方法與稅收在折舊方法上的差異。

美國企業編制財務報表主要依據美國公認的會計準則(GAAP),而報稅時採用計稅法(Tax Basis)。雖然,在美國允許兩者之間存在差異,並且相互不產生影響。但是,採用費用化的折舊方法,相比起原有的「修正後的加速成本回收法」和「替代折舊法」,還是簡化了稅收核算。

費用化資產折舊方式減少企業當期稅金支出

固定資產支出費用化扣除下,加快了資本品的扣除速度,可以直接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使得企業在投資當年即可以全額抵稅,減少企業所得稅等相關稅金的支出,緩解企業前期納稅的負擔,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增強償債與籌資能力,從而用增加的淨現金流獲取貨幣時間價值,為處於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有利於企業淘汰落後的技術設備,加快固定資產投入與研發投入,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吸引更多的資產投資,進而鼓勵創業,也幫助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擴大對外投資,為員工漲薪,分派股息等方式提高企業競爭力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的投資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

但是,此次支出100%費用化的政策僅實行5年多的時間,5年之後費用化比率將逐年降低,因此可以看作是一項臨時性優惠政策,當到期後,減稅效果會削弱。並且此項措施實質上是由時間性差異帶來遞延納稅的優惠,繳稅總量並沒有發生變化,對企業而言相當於佔用一段時間的國家無息貸款,不如稅款減免、抵免的吸引力大。

據美國城市布魯金斯稅收政策中心(TPC)的預測,允許所有投資(土地除外)的費用支出,並且不允許對企業的利息扣除,2016年產生的減稅效應是0,2017年為550.3億美元,2018年為980.6億美元,2019年為910.8億美元,2020年為840.5億美元,2021年為750.1億美元,2016至2026年累計為5920.8億美元,2027至2036年累計為980.9億美元。

設置利息費用扣除限額抵消費用化折舊效應

此外,由於稅改前利息費用是按照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進行全額扣除,現行政策設置了扣除限額,改為按照不高於調整後應稅所得的30%列支。也就是在限額以內,企業貸款購置固定資產仍可同時享受利息費用和折舊的雙重扣除,這也會一定程度上鼓勵企業加大投資,通過貸款購置固定資產的方式,同時達到既降低稅負又減少企業淨現金流流出的目的。若能落實好折舊與利息扣除等相關政策的實施,就將使投資的效益最大化,從多方面多路徑實現美國的政策目標。但是,如果超過限額,則實際上貸款購買固定資產只能享受一方面的稅收抵扣,從某種意義上,限額利息扣除抵消了折舊費用化的抵稅效應。

虧損企業和享受定期減免稅的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此項費用化的折舊政策對部分特定企業而言,其稅收利益還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如虧損企業和享受定期減免稅的企業。

對於虧損企業,稅改前,在計算聯邦所得稅時,每年淨經營虧損可以向前結轉2年,如果該虧損還有剩餘,還可以向後結轉20年。納稅人可以選擇放棄向前結轉,但是一旦做出該選擇,就不能改變。稅改之後,虧損結轉限額改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80%,取消向前結轉,但可以向後無限期結轉。 這項政策旨在擴大稅基,緩解稅率降低帶來的財政赤字衝擊,限制了淨經營虧損的結轉。對於虧損企業而言,這項加快資本品扣除的新政策相當於加大其當期虧損額,且可能由於虧損限額的設置而在後期得不到彌補,進而喪失稅收收益。因此這項稅改政策的效果也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總體而言,折舊政策對於企業投資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於重資產的製造業。費用化的折舊方式能夠簡化稅收核算,產生當期的抵稅效應,由於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因此增大當期的抵稅將產生較好的稅盾作用。但是,由於該項政策是短期的稅收優惠,並且增加了限額利息扣除以及限額虧損彌補這兩個限制,無形之中所產生的抵稅效應大打折扣,並不一定會產生大額的減稅效應。

(作者系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借鑑美國稅改經驗推進我國稅制結構創新
    如何把握中國稅改的原則,進而制定路線圖和實施方案,就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結合近年來對美國稅改的觀察和分析,筆者認為應適應時代變化和國際潮流,我國應加快推進稅制結構創新。經濟的全球化、數位化,企業商務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傳統的稅制理論和稅制結構受到重大衝擊,逐步失靈和失效新形勢呼喚著新理論和新稅制。傳統的所得稅制因對投資和儲蓄形成歧視而廣受詬病。
  • 矽谷沉默迎接美國稅改通過
    不過,一向對川普的移民和國家安全政策抨擊猛烈的矽谷科技大佬們卻在稅改提案公布後保持了少有的沉默。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罕見的平靜意味著,川普與矽谷的隔閡正在收窄。至少,在稅收政策方面。「毫無疑問,這份法案對於科技公司將帶來諸多利好。」
  •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餘翔:美國稅改對中國影響有限
    稅改法案對美國經濟有提振作用  新稅收法案主要從減稅、簡化稅制和彌補稅收漏洞三個方面對美國現行稅制進行了修補。減稅是新稅收法案最主要的方面。減稅、簡化稅制能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鼓勵擴大再生產,短期內能對美國經濟起到正面刺激作用。此外,新稅收法案部分廢除了歐巴馬醫保政策中強制要求美國人購買醫療保險的條款,為下一步推翻歐巴馬醫保埋下了伏筆。  新稅改法案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美國經濟有提振作用:  第一,稅改方案能讓美國企業和個人受益。美國企業對自身所承受的高稅率不滿由來已久。
  • 美國新稅改法案主要內容 公司稅率從35%降至21%
    大公網12月20日訊(駐紐約記者黃曉敏)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最新通過的新減稅法案主要內容包括:   將公司稅率從35%降低到21%;個人稅將保留七個檔次,降低其中5個檔次的稅率。新稅率從10%起步,隨後上升到12%、22%、34%、32%,35%和37%。
  • 論折舊政策
    折舊政策即企業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所作出的選擇。作為一種非付現性質的固定成本,不同的折舊政策直接影響著企業集團的收益、風險及現金流量,進而對企業集團籌資、投資、分配、市場價值以至集團的整體市場競爭能力都將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 見證歷史時刻:美國史上最狠稅改法案獲通過!
    美國最新稅改方案細則  言歸正傳!華人們最關心的、直接影響我們錢包的稅改方案,到底要有哪些變動呢?(以下為已經通過的眾議院方案,參議院和現有變化不大)  稅改後:屬於第三等納稅等級,需要交納12%的稅,去除夫妻報稅標準扣除額$24,000,需要交納$7742.16的稅。  所以對於這一群體來說新提案在舊的基礎上減了2000多刀。  低齡兒童家庭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美國的稅收政策一向都給予優惠,稅改後,力度將更大。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16個誤區
    稅務總局所得稅司相關負責人於2015年11月1日參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在線訪談時回復網友:「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優惠適用於帳證健全、實行查帳徵收的企業,核定徵收企業不能享受加速折舊稅收優惠。」誤區3:新購置並使用固定資產時,按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確定企業所屬行業,以後年度發生變化的,不能繼續享受該項優惠政策。
  • 美國稅改企業所得稅率降低的影響 - 中國稅務網
    意在通過低稅率,減少美國跨國企業在美國以外的投資,吸引其他跨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從而刺激國內經濟,達到增加就業和GDP的目的。     事實上,降低稅率的力度看似巨大,但由於在美國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佔比並不高,2016年數據顯示僅為8.62%。而佔大頭的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無限責任公司等穿透實體的合格經營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新稅改後允許抵扣20%收入,適用最高邊際稅率37%。
  • 彙算清繳中固定資產折舊的調整處理
    本文將針對企業在固定資產折舊調整銜接處理方面所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分析說明並輔以具體案例,希望能幫助企業實現準確運用稅收政策降低納稅風險的管控目標。   一、折舊政策的變化及新舊銜接  相對於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規定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問題的規定有兩大變化:一是預計淨殘值,二是折舊年限。
  • 炒房團注意了:稅改後加州等美國地區房價可能跌5%-10%
    摘要:美國最大房地產行業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稅改推行後,高稅率的加州、新澤西、紐約等地房價會跌5%。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預計,稅改落地之初,美國高端住宅房價將跌約10%,全美至少跌3%-5%。美國專家警告,明年川普稅改推行後,在炒房團熱衷的一些美國地區,住房售價可能下跌。
  • 2018年美國本科留學新變化,不得不看!
    2017年,對留學生來說是心驚膽戰的一年,川普稅改、籤證政策日趨嚴格、還有傳聞中的STEM專業受限等等,無不刺激著學生和家長的神經。2018年美國留學申請有哪些變化?想要申請2019年入學的小夥伴們現在該做哪些準備呢?
  • 新稅法將如何影響報稅?這幾項非法報稅...
    二.新稅法對企業報稅的影響1.Section 199A-最高20% 抵稅額川普的第一輪稅改(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稅改1.0)讓各個企業主們心花怒放,川普將企業最高稅率永久性地從35%降至21%,在第二輪稅改:稅改2.0Tax Reform 2.0,企業依然是重點受益對象。
  • 2018年美國本科留學新變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2017年,對留學生來說是心驚膽戰的一年,川普稅改、籤證政策日趨嚴格、還有傳聞中的STEM專業受限等等,無不刺激著學生和家長的神經
  • 三個階段: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回顧
    第一階段,加速折舊初步引入階段,時間在2008年至2011年2007年,實體法中第一部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頒布,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出臺,這兩部法律文件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即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或常年處於強震動
  • 川普新政,2018美國留學有哪些新變化?
    那麼2018年美國留學申請有哪些變化呢?雖然學校最終也會收到官方上傳的成績報告,但手動輸入成績會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成績變化有一個概覽。為了讓SAT考試能夠儘快出分,2017-2018年的出分政策有了新的變化,2017年下半年起SAT出分時間縮短至2周。
  •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的稅改方案+近期國際財稅熱點,看點多多
    導讀:做為稅務部門大數據篩查時重點關注的財務與稅收指標,稅表比對(財務報表與各稅種入庫表)中的重要科目——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帳款」,需要企業重點關注,本文將對該科目展開分析與討論。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近幾十年來,幾乎歷屆美國新上任的總統執政後,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改革稅制,拜登政府也不例外。
  • 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正是由於「固定資產」變化較大,就需要我們及時把握這些變化,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其中,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目的就在於適應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需要,而形式上卻採取了「虛提」的方式,即計提的折舊額不直接計入「支出或費用」,而是衝減「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本文擬就固定資產折舊處理的相關問題進行淺析,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 固定資產折舊優惠政策擴至四大領域
    原標題:固定資產折舊優惠政策擴至四大領域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李麗輝、吳秋餘)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近20個重點行業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 建築物資產評估折舊與會計折舊
    一般來說,在建築物重置成本估算準確的前提下,準確估算建築物的累計折舊,是運用重置成本法對舊有建築物資產進行估價的難點和關鍵。正確理解資產評估中折舊的實質,弄清楚資產評估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區別,對於評估人員正確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