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
一群特殊的廈門孩子,他們不畏危險,冒著炮火支援前線
如今
同樣是一群廈門孩子,他們真情演繹,讓歷史在舞臺再現
孩子們生動演繹「接電話線」這一驚心動魄的情節。
「英雄小八路」配合協助抓住特務的場景。
「英雄小八路」擁軍支前。
▲再現當年為解放軍叔叔洗衣服的場景。
▲劇中,部隊授予「小英雄志氣高,鞏固國防逞英豪」的錦旗。
▲五位「英雄小八路」原型人物走上舞臺和新時代少年一起重溫入隊誓詞,讓「英雄小八路」精神代代相傳。
▲表演結束前現場觀眾齊唱隊歌,氣氛十分火熱。
14日,《英雄小八路》兒童話劇在廈門小白鷺藝術中心金榮劇場進行了首場演出。這場話劇,由廈門市中小學生出演,何厝小學學生參演,從策劃到編排歷時四個多月,旨在還原1958年「八二三」金門炮戰中湧現出的少年群體的英勇事跡,讓不屈不撓、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的「英雄小八路」精神代代相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是否還清晰記得「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是否還留存著那段難以忘懷的紅色記憶?14日,《英雄小八路》兒童話劇在廈門小白鷺藝術中心金榮劇場進行了首場演出。
沉穩的明宣、善良的月兒、調皮的阿豬、開朗的勝子、奸猾的富貴……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在話劇中生動演繹,讓那段60年前的歷史重現觀眾面前。
高度還原歷史的演出穿越了時空的縱深,現場觀眾或會心一笑,或深深感動,細細品味、咀嚼著那段令人無法忘卻的歷史。演出結束前,五位「英雄小八路」的原型人物走上舞臺,持續熱烈的掌聲蕩漾在劇場上空。老一輩英雄、新時代少年心手相連,一起重溫入隊誓詞,讓不屈不撓、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的「英雄小八路」精神代代相傳。
這場話劇,由廈門市中小學生出演,何厝小學學生參演,從策劃到編排歷時四個多月。據悉,話劇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教育局、共青團廈門市委共同指導,中共廈門市思明區委宣傳部主辦,廈門網承辦,思明區委文明辦、思明區教育局、共青團思明區委、思明區文聯、思明區社科聯聯合協辦。首場演出由廈門網進行全程直播,第二場演出於15日下午舉行。
讓紅色文化代代傳播、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近年來,思明區深入挖掘轄區範圍內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大力傳播紅色文化,推進紅色文化建設。
誕生於思明區的「英雄小八路」精神正激勵著一代代青少年兒童,伴隨著他們成長壯大。
思明區委宣傳部表示,此次編排《英雄小八路》舞臺劇,將作為思明區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宣傳文化活動之一,希望通過重溫革命歷史,闡釋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積極踐行紅色文化自信,為投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共鳴
熱烈掌聲響起,全場齊聲合唱隊歌
時光穿越,話劇大幕緩緩拉開:一張張黑白照片背後的故事重現舞臺,再現當年光輝歷史。
《英雄小八路》兒童話劇總共分為五幕,以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英雄小八路」紀念館拉開序幕,內容包括《偷留陣地》《逆境中求學》《抓特務》《連接電話線》《表彰》,一幕幕場景把在場觀眾帶回到60年前的虎仔山下,那一群少年英雄支援前線的英勇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不怕苦,不怕累。」演出中,孩子們反覆堅定地說著這樣一句話,聲音稚嫩,卻傳遞出無比強大的力量。
表演過程中,每一次隊歌的響起都令人心潮澎湃,現場觀眾不由跟著鼓掌伴奏,哼唱起來,氣氛十分火熱。
在第三場《抓特務》的場景演繹中,孩子們展現出來的勇敢和智慧,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當特務被成功抓住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快,快,爭取時間。」場景切換到最緊張的時刻——「接電話線」,這一驚心動魄的情節牢牢揪住了觀眾的心,大家跟著緊張起來。看著英雄小八路不畏犧牲,拼盡力氣最終接通了電話線,讓解放軍的戰鬥命令及時得以傳達,現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傳承
原型人物現身,深情回憶往事
當天,五位英雄小八路原型代表佩戴紅領巾,激動地走進劇場。老一輩英雄們看著眼前的一幕幕,記憶的風帆再次駛進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
「小林叔叔,小林叔叔……」當舞臺上響起熟悉親切的稱呼時,何佳汝興奮地回憶著,小林叔叔是電話兵,當時看著他在布電話線,大家好奇也跟著他學習。炮戰時大家幫助接電話線,當時手是真的會麻,不過男孩子很勇敢地及時接好電話線,女孩子就幫忙拉電話線。
「噓!這些衣服我們是『偷』來的!」看著這一幕場景,英雄小八路隊長何明全笑著回憶道,「第一次還真是用『偷』的,怕解放軍不肯給我們洗,後來他們被我們感動了。我們就光榮地為解放軍叔叔洗衣服,看到衣服破了就補上,洗好曬乾再給他們送去。」
至今讓何明全難以忘懷的,還有8月22日晚上,炮戰前夕的緊張時刻。「解放軍要把村民轉移到後方,然而在炮火連天中,我們這群同學中,沒有一個人說害怕,大家都要留在前線支援,於是大家爬到樹上,躲到教室裡,不讓家人發現。」看著這一幕也被還原,他有著說不出的感動。
最大16歲,最小12歲。是什麼讓小小年紀的他們義無反顧地留在危險的前線呢?何明全由衷說道,「我們那個年代,課本上學習到的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故事,一直鼓舞著我們。那時候,我們村莊也一直遭受炮火,看著受傷的村民,大家立下決心,也要像英雄們一樣保衛家鄉。」
何明全感慨道,「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傳,希望新時代少年傳承隊歌精神,愛家愛國,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感動
鮮活立體的演繹,展現滿滿正能量
有感動,有淚水,也有歡笑,閩南童謠《天黑黑》的表演、閩南話的插入,讓孩子們看得更加認真。話劇中巧妙地融入了閩南元素和幽默的故事情節,讓現場青少年看得更加專注、投入。
「小朋友都看哭了,他們說看得很感動。」何厝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楊金珠點讚這一鮮活又立體的紅色教育方式。她說,年齡相仿的孩子來表演,讓孩子們更加感同身受,很快就會融入故事中,教育效果也更好。
第一次通過看話劇來學習「英雄小八路」的故事,何厝小學五年級學生林偉銘既感到新鮮又深受鼓舞,「我們生活在幸福美好的新時代,更要向『英雄小八路』學習,學習他們勇敢無畏,不怕困難,愛家愛國的精神。」
老師們也紛紛表示,這是一堂正能量滿滿的紅色教育課,「英雄小八路」就在身邊,他們的精神必將得到傳承。
後續
將深入全市各區巡演,傳承紅色基因
首演之後,思明區還將深入全市各區進行巡演,讓伴隨一代代人成長的「英雄小八路」故事鼓舞更多新時代的「紅領巾」,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弘揚隊歌精神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紅歌賽唱響校園,「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少先隊主題活動爭相上演,「我們的榜樣」手抄報比賽展示心中的「英雄小八路」,持續開展的「紅色研學之旅」深受學生喜愛……今年以來,「弘揚隊歌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思明區中小學校輪番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小八路」紀念館也已完成改造提升。全新的展館,文圖更加翔實,高科技設備的引入將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英雄小八路」的事跡。形式多樣的互動參與,讓紅色基因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幕後
小演員刻苦訓練 真情演繹動人心
「很榮幸也很自豪能夠參演我們身邊的英雄人物故事。」謝幕時,劇中小演員「月兒」眼眶裡噙著淚水,心中積蓄的情緒再也忍不住了。
「月兒」的扮演者是廈門六中高一學生李茜,在課外學了三年的表演。這次的表演經歷深深觸動了她,「這一兒童話劇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義。革命先輩們的英勇無畏精神就是我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激勵著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為了讓表演更加精準到位,更有感染力,學生們也都十分拼。李茜說,拉電話線的動作一直做不好,臉部表情也不夠到位,她便和幕後人員反覆練習拔河,體會緊張又拼盡全力時的真實狀態。
飾演英雄小八路「勝子」的王子恆只有11歲。劇中「抓特務」的場景讓大家記住了這位少年的膽量。他打趣道,「拖住特務的動作把膝蓋摔破皮還瘀青了,不過多摔幾次後就沒感覺了。」這次表演給他最大的感受是,「要學習英雄小八路的團結無畏精神,這樣什麼困難都不怕了。」
何厝小學20名三年級學生是這場話劇演出中的群眾演員。他們不僅在開場部分亮相,更參加了「洗衣服」這一場景的舞蹈演出。雖然都不是專業的演員,但年紀小小的他們卻呈現出最佳的狀態。
「從接到任務到正式上臺,就短短十幾天時間。」負責此次排練的老師張萍說,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演出或舞蹈訓練,但在緊急關頭,大家卻能展示出強大的合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卯足了勁去努力,「我想,這就是小八路的精神,這就是小八路的精氣神在我們何厝小學的傳承,我覺得很光榮。」
不是專業的演員,但這群表演愛好者卻用最質樸的演繹、最真摯的情感生動再現了當年的故事,叩擊著觀眾的心靈。
「編排這場話劇的過程不容易,要在真實的基礎上,區別於電影版本進行藝術加工,最大程度的還原歷史事件,還原真實生活。」導演楊明明透露,在策劃階段,主創團隊不僅走進何厝小學參觀了「英雄小八路」紀念館,還多次與「英雄小八路」原型人物面對面溝通交流,深入了解故事的細節,同時在舞臺布置上彰顯閩南文化的特點,力求真實還原歷史,「希望通過這場話劇,讓『英雄小八路』的精神更好地發揚下去。」
連結
「英雄小八路」事跡 曾被拍成同名影片
「英雄小八路」是一九五八年炮擊金門戰鬥湧現出來的少年英雄群體。他們的事跡在共和國的史冊上著下不朽篇章。
1958年的「8·23」炮戰開始前,在駐軍附近的廈門禾山第四中心小學(現廈門何厝小學),160餘名少先隊員成立了「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為部隊戰士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戰士們更好地投入備戰。
8月22日,所有居民本應都轉移到後方,然而在炮火連天中,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沒有同大人們一起轉移,而是偷偷留下來,冒著炮火和生命危險支援前線的戰鬥。他們是「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的13名骨幹成員。
孩子們幫助部隊搶接電話線、挖工事、搬運擦洗炮彈,為戰士們洗補衣服、燒開水、送地瓜湯,還幫民兵站崗放哨。他們深受部隊官兵的喜愛,還受到當時解放軍首長的高度肯定,說他們像抗日時期的「小八路」。部隊還授予他們「小英雄志氣高,鞏固國防逞英豪」的錦旗。
1958年9月10日,共青團廈門市委正式授予他們「英雄小八路」稱號。後來,「英雄小八路」的事跡被拍攝成同名影片並在全國公映。1978年10月,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被確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60年來,「英雄小八路」這面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天天向上,並隨著時代步伐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彩。(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