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在得知自己懷孕那一刻開始可以說是及喜悅又有一點緊張,因為知道自己從現在開始就不再是一個人在使用這個身體了,往往是吃什麼,做什麼都要考慮到自己肚子裡面的寶寶的感受。此外還需要孕媽常記心頭的就是孕檢了,什麼時候去醫院做檢查,以及做什麼檢查。
首先就是懷孕的第一個月,孕媽肯定是要去醫院明確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有些孕媽可能在家就自己用驗孕棒等測試工具,就能夠測試出自己是否懷孕,到那時這些試紙測試結果,可能會因為一些使用方法,或者是其他的身體原因存在誤差。所以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抽血測驗。
隨著孕媽的知道自己懷孕之後,進入了第二個月,這時候在懷孕第六到第八周之間,孕媽就應該去醫院進行B超檢查,來觀測一下自己的胎兒有沒有長出胎心胎芽,但是沒有出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每個孕媽的體質以及年齡的差異也會導致胎兒的發育存在小偏差。
轉眼之間孕媽已經懷孕三個月有餘了,這時候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正式的產檢了,很多醫院還會給孕媽辦理「孕婦健康手冊」,這樣就能夠對孕媽日後的每次孕檢進行記錄,有助於測評孕媽以及寶寶的健康狀況,由於醫院的差異,可能基本檢查項目存在一些偏差,但是只要跟著醫生建議做,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在懷孕第四個月左右,孕媽終於又要迎來自己的第二次產檢了,依然是會進行一些例行的檢查,對於孕媽的健康,一般會稱一下體重,測一下血壓等等;對於寶寶的健康一般就要檢查下胎兒的心音了。一些三十五歲往上大齡的孕媽,還可以進行一下抽血檢查。
在懷孕快要到五個月的時候,孕媽就要對寶寶的外觀進行檢查了,往往是通過B超來進行胎兒外形的觀察,醫生會對寶寶的頭以及腹部進行測量,還會看骨頭是否發育夠正常的長度嗎,脊椎存不存在異常生長的現象。這時候往往也就能較為準確地判斷出胎兒的性別,孕媽也能首次感覺到胎動。
很快過去了一個月,來到了懷孕後的第六個月左右,孕媽也要進行第四次的產檢了。一般情況下,孕媽就要進行抽血檢查,看是否存在一些疾病,有些孕媽就會在這段時間得上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膽汁淤積症,這時候孕媽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的降血壓,及時的降膽汁酸。
在第七個月上下,孕媽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孩子的降臨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孕媽就要進行一些可能傳染給寶寶的疾病的檢查,比如梅毒、愛滋病等,雖然在早期已經查過,但是仍然要進行一次複查。另外還要再複查一下血糖以及膽汁酸的。
在懷孕的第八個月之後,孕媽的檢查就要從每月進行一次的檢查,改為每周進行一次。孕媽最好要進行一次比較詳細的B超檢查,這樣能夠對胎兒的發育狀況以及體重有一個評估,也能大概知道寶寶在出生的時候有多重。孕媽也能以此為參考,進行營養攝取的調整。
隨著胎兒的越來越臨近降生日期,孕媽要時刻的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自己胎兒在肚子裡面的反應,以免有的存在早產的現象。孕媽身體可能也會出現一系列的臨產信號,比如尿頻、胎動減少等等。
隨著最後一次的產檢結束,胎位已經是基本的固定了,當胎兒的頭部卡在盆骨部位的時候,孕媽就要做好寶寶隨時降生的準備。要是孕媽在十個月之後還沒有出現分娩的跡象的時候,就要住院,進行催產,避免胎兒因為缺氧出現生命危險。
綜上所述,孕媽光是這十個月進行的一系列檢查就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還要承受許多的艱辛,所以孕媽自身以及身邊的家人一定要時刻關乎孕婦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陪伴孕婦做好每一次檢查,這樣最後才能確保孕媽與寶寶雙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