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
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別人眼裡有著加倍的幸福,但是,其實兩個孩子的父母,也面臨著諸多考驗。
比如,如何處理隨著第二個孩子出生在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的嫉妒情緒,讓他們更親密、更友好的相處,這也是一門大學問。
01
娜娜和老公已經有一個女兒,但兩人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一直想要兩個孩子。
所以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倆人積極備孕,5個月前,生了二寶。
然而,娜娜發現女兒並沒有因為弟弟的到來開心,反而原本乖巧懂事的她變得鬱鬱寡歡,不愛說話。
甚至一天早上,娜娜發現6歲的女兒掐弟弟的臉!雖然下手不重,但看得出不是玩鬧。
娜娜問女兒為什麼這樣做,女兒撲到娜娜懷裡,哭著說:
「媽媽,是不是我不夠好?」自從有了弟弟,你都好久沒有陪我了!我不喜歡弟弟!一句話讓娜娜淚崩。
很多時候對于大寶來說,二寶的到來可能是她所期盼的,也可能是她不太願意接受的。
她們一方面喜歡有個「玩伴」,另一方面可能會擔心這個新的來客會侵佔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和自己爭奪父母的愛,所以這時候,家長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02
我聽過太多的成年人告訴我,小時候他們因為弟弟妹妹而被父母揍了之後,會偷偷找機會揍弟弟妹妹,甚至有的希望弟弟妹妹去死。
有的人即便到了成年之後,還是對弟弟妹妹不能寬容,恨意未解。
當我在聽到這樣的案例時,心疼的不只是家裡的大孩子,同樣心疼的還有小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並不想惡意的傷害誰,攻擊誰。
在我的來訪者當中,就有弟弟妹妹,他們對姐姐哥哥心懷愧疚,覺得自己害得哥哥姐姐被打被罵,被父母唾棄。
通常,我會帶他們看到更大的畫面,這個畫面裡,他和姐姐哥哥都沒有錯,只是父母用錯了愛的方式。
父母養育孩子是很辛苦的,他們能夠顧及到的東西並不多,一邊忙工作,一邊忙生活。
還要忙著維繫和平衡親子關係,也很不容易,處理事情大多是簡單粗暴。
那二胎家庭究竟該如何平衡愛的分配呢?
其實處理兩個寶寶之間的戰爭也很容易,家長只要把下面四點做好後,寶寶之間的戰爭也就迎刃而解了。
03
1.家長過分幹預
孩子打架之後,父母介入,輕則責備,警告老大要拿出當老大的樣子,不要欺負老二。
重則懲罰老大,這樣只會增加老大對老二的怨恨。
其實無論懲罰誰,在另一個孩子的眼裡都是父母更喜歡誰一點。
當然,面對兩個小鬼的戰爭,孩子年齡小不知分寸,做父母的也不能完全視而不見。
當大人拒絕介入孩子們的爭端,或者通過同等對待他們而使雙方「處境相同」時,打架的最大動機就被消除了。
2.公平原則
比如:玩具。可以事先買好兩個一模一樣的玩具,在孩子要玩的時候可以一人一個。
家長要知道,孩子對「公平」的要求比成人高,有時家長不經意的一點點行為都有可能讓孩子覺得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甚至產生「爸爸媽媽不愛我」或者「爸爸媽媽更愛弟弟妹妹」的誤解。
3.給老大多一點愛
相信在大多數人家裡,老大都經常被教導要讓著小的,實際上這就已經不公平了。
父母多關注老大,讓老大感受到大人對他的關愛,就會學著同樣去關愛弟妹,減少矛盾衝突。
4.要立好規矩
比如:輪流玩玩具、輪流看動畫片等。
讓寶寶學會分享與規則,家長要做的是,尊重而不能強迫孩子。
當孩子遵守規則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表揚兩個孩子的行為,使得解決過程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兩個寶寶之間發生了衝突,父母是最心疼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罵老大的時候,家長自己心裡在滴血。
看著老二哭的時候,家長心裡又很難受,沒有辦法只能讓哥哥姐姐讓著還小的弟弟妹妹。
但是,家長不要忘了,他們兩個除了是兩個孩子外,還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
手足之間,百分之九十九的衝突都如此。
它們往往並無危險性,愛與恨交織著,來得快,走得也快。
唯一需要的是時間,時間會磨合所有的關係。父母能做的就是守望在側,並給予祝福。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