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關愛並不是唯一要素

2020-09-03 青蘋果育兒

導語: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長考慮生二胎。但是,二孩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讓兩個孩子做到互相關愛,更好的健康成長。

二胎家庭面臨的問題

二胎政策出臺後,不少父母都考慮再要一個孩子,生二胎,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 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1.經濟成本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工資上漲的速度或許趕不上養孩子的成本。

2.房貸、車貸可能壓力會很大,這也是不可迴避的經濟帳。

3.不盲目攀比,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長與未來,進行合理規劃,做出理性的思考。

  • 能否「一碗水端平」

不要因為二寶小,就忽略了對大寶的照顧。家有二胎,手心手背都是肉,家長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要有所偏愛。

1.他們也會爭寵,要告訴孩子:父母愛你們每一個人。

老大怕被冷落,怕被老二搶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愛和關注,這是所有孩子的本能。

不要因為事情多,情緒波動大,容易生氣、易怒,很煩躁的推開孩子說:「這孩子,越大越煩。」這對於孩子的感情傷害會很大。

孩子很敏感,他們的感情也會很強烈。溝通,一直以來都是一門藝術,父母要多學習,與孩子有效溝通。在照顧二寶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好大寶的情緒。

2.兩寶發生矛盾時,應注重和解方式

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吵架、打架很正常。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或生氣,應該注意引導孩子和解。先讓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包容對方的方法。如果解決不了,父母再去參與,再做協調,但要切記不偏向任何一個孩子。

  • 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告誡父母:「人人都說孩子小,孩子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全方位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心,走進他的小世界。教育孩子不是你讓他做什麼,而是你跟他一起成長一起做。

對每個父母來說,教養好孩子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業。父母應該保持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父母陪孩子終身成長,才是最好的教育。定期家庭聚會,溝通各自的想法。

父母的遠見,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每個人的成長都要吃點兒苦,熬過去才能更茁壯。

千璽媽媽的堅毅果敢,潛移默化滋養了孩子的三觀。終於,千璽以文化、專業雙第一的成績考入中戲。

千璽曾說,備戰高考是自己最辛苦的時候。當時,一邊拍攝《長安十二時辰》,一邊錄製綜藝,加上備戰高考,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

每個孩子的成績,都是父母的託舉。每個孩子的光環,都藏著父母的格局。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

二胎關係的平衡,需要父母與時俱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效的溝通,公平公正的對待。讓每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像花兒一樣綻放,像陽光一樣燦爛。

  • 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不要只顧二寶忽略了大寶,讓大寶感覺沒人理他了,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父母平日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互動,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和關注。

1.公平公正要用好。

當兩個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只是嘴上說公正公平對待,事實上做起來就不是一回事了。對待兩個孩子要做到真正的公平,不要一刀切,而是該怎麼樣對待就怎麼樣對待。

孩子衝突的過程也是孩子相互學習的過程,當孩子發生衝突時,父母首先應考慮到的是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獲得哪些經驗,儘量做傾聽者、分享者、旁觀者和指導者。

2.儘量不要打亂大寶的生活規律。

如果條件允許,兩個孩子分開睡,互不幹擾,都有一個固定、安全、安靜的睡眠環境。儘量不要打亂大寶的生活規律,穩定的環境對孩子的安全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讓大寶更容易適應。

比如二寶出生前,上午10點是戶外活動的時間,二寶出生後,每天在這個時間還是要帶著大寶去公園散步或運動。每天晚上講睡前故事,哄大寶睡覺,爸爸可以積極的參與。

3.父母是調節寶寶們「平衡狀態」的關鍵。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呢?讓我們來看看孫儷是怎麼做的。

即使有了小花妹妹,孫儷也從不忽略哥哥等等的感受,妹妹所有的一切,都會嘗試讓哥哥等等去教。等等在妹妹的成長中承擔起了哥哥的責任,有一份參與感,在組建家庭新成員的過程中讓等等沒有被無視的感覺。

父母是調節寶寶們「平衡狀態」的關鍵,只有父母把自身的修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那麼這個家庭的氛圍就會很溫馨很幸福,給寶寶的感覺就會很開心。他們自然能夠和睦相處,兩個孩子的關係也會更融洽。

  • 正確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1.父母的愛和關注是根本。

《波斯克育兒經》提到過,大寶之所以會嫉妒二寶,最根源就在於怕二寶分走了爸媽對自己的愛。

家有二寶,很多時候雞飛狗跳,衝突不斷。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確實是需要智慧的事情。兩個孩子不吵不鬧,永遠和平是不太現實的。家有二寶,有爭端、有分歧、有吵鬧,才是正常的。

父母儘量的公平對待,不忽略一胎的心理感受。時間長了,他也會跟著父母一起去照顧弟弟、妹妹的。讓他知道雖然多了弟弟、妹妹,父母變忙了,但對他的愛不會變少。

兩個孩子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需求,作為父母我們儘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提供他們需要的條件。儘量做到時時刻刻「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給到儘可能一樣的「愛」。

2.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熱播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哥哥安吉在車上搶弟弟玩具,弟弟馬上就哭了。而「淡定媽」胡可卻專心開車,全程不管不問,讓兄弟倆自己解決問題。終於哥哥安吉開始唱歌,主動緩解尷尬氣氛。弟弟很快就忘記剛剛的小矛盾,兄弟倆和好如初,還在車上合唱一首歌。

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父母再參與。

3.該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現在很多兒童家長面對孩子間的衝突通常是護小不護大,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委屈了大的,驕縱了小的。而更多的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兩個孩子出現矛盾時,在行為上要護大不護小。一旦出現衝突行為,我們該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 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問題

1.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真正的為孩子著想,能夠理解孩子。在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中,要盡力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出現矛盾,家長可以這樣問自己,我們小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們想讓父母怎麼做呢?運用好換位思考,父母會感到自己和孩子的距離縮小了。

《正面管教》中說:「孩子經常不知道,父母有多麼愛他們。」但實際上,父母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所以不要試圖讓孩子把自己的「摯愛」讓給別人。正確對待二胎家庭中的老大才更關鍵,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更加重要。

2.挖掘孩子的優點。

真正、全面、細緻的了解孩子,為孩子想、為孩子做,不要把孩子的天性壓在自己的權威下。很多父母在訓斥孩子的時候,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才能更好的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大多數父母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並按照自己的行為準則來要求孩子,用大人的價值觀來評價孩子,以一種高姿態來命令孩子,這樣不利於孩子特長的發揮。

其實做父母的應該知道,大人跟孩子的世界不同,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和心思,他們是完全不同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思想塑造孩子,完全不顧孩子的想法,定會讓孩子心中有所憤怒和不快。

先聆聽孩子的意見,挖掘孩子的優點,做到因材施教,更有利於兩個孩子的發展。

3.讓孩子體會分享的快樂。

只有將孩子看做一個平等的主體,在愛的大環境中,尊重他,理解他,才能真正處理好兩個孩子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分享,分享能給孩子帶來快樂。無論大寶二寶,教會他們與他人分享,會比自己單獨擁有的要豐富的多。

二胎家庭,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的好處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二胎是父母留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做好平衡才會讓他們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這樣的家庭也會越幸福。

  • 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1.教育上充分發揮「最近發展區」的效用。

父母的認知高度,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為人父母需要學習,拿到「合格父母」證書,要「持證上崗」提高家長教育水平,這個提議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家庭環境和家長言行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薰陶效應,是提升父母家教素養的渴望與期盼。

充分發揮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使兩個孩子的潛能都能得到每個人可能的發展水平,達到每個孩子教育的最高認知水平,幫助兩個孩子最好的發展,才能使兩個孩子的發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運用科學發展觀,對孩子要循循善誘和說理疏導,不能溺愛包辦,替孩子做主。園丁更專業,花朵無疑更鮮豔。父母更合格、更專業,孩子的未來會更好。

2.重點是老大,而非一味的要求他「孔融讓梨」。

李玫瑾教授曾在家庭教育論壇上講到:二胎降臨,教育重點應該放在老大身上,而不是一味的袒護小的。

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要注意引導式教育。

不要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大小寶吵架的時候,可以在旁邊冷靜的觀察,不動聲色。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時候父母一旦出面,孩子就會根據父母的裁判結果來判定父母更愛誰,從而引起孩子心裡的不平衡。

特別不能對老大說,小寶還小,你應該讓著他。如果正好是小寶的錯,那麼父母這樣子說,就會讓老大覺得父母偏心,憑什麼我要讓著他?

二胎父母,最難做到的是平衡,不但要在工作和孩子們之間平衡,更要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家長要平衡孩子的愛,增進孩子們的感情。

3.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

父母要尊重事實和孩子的能力,要承認家裡兩個孩子的個性差異,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比爾·蓋茨,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等。

父母對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一種鼓勵,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主渠道,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但是如果期望過高,往往會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定好每個孩子的培養目標,尊重個體發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習慣。求同存異,更好的促進兩個孩子的發展。


  • 共建手足情

對孩子來說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就是「手足」,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當父母逐漸老去,他們仍在彼此的生命中舉足輕重。

1.是對手,更是夥伴。

要接受兩個孩子的打打鬧鬧,是生命中成長的必然。不能因為打鬧就採取「隔離」,要儘可能讓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讓他們在同樣的環境中,品嘗生活苦與甜,慢慢的習慣彼此的存在。

讓孩子懂得弟弟、妹妹是他親密的玩伴,穩定孩子的情緒,家庭教育一定要做好。兩個孩子有依靠,遇挫折也有手足安慰,給他一個意見,讓他靠一靠肩膀,鼓勵他一下,這樣他就會更有勇氣奮鬥下去。

要在講原則的前提下儘量尊重大寶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手足和睦」的理想關係。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要懂得1+1>2,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孩子在一起可以玩各種遊戲這是父母不能給的,他們一個跑,一個追,一起玩的很開心。手足情深這種存在是快樂的、幸福的,可以幸福孩子的整個童年。

老大、老二有時也會吵架,但這種是正常的,會促使他們更好的成長下去。多一個孩子,世界會變得與眾不同,孩子的人生也會變得越來越精彩。平衡好二寶的關係,有更多的歡聲笑語,才是家長的主要職責。

2.不要拿手足做比較。

a.當孩子3歲時,媽媽說:「不要再用尿布了,你看哥哥都能自己去衛生間了。」

b.當孩子4歲時,媽媽說:「不要再這樣鬧了,你看妹妹多懂事。」

c.當孩子5歲時,媽媽說:「你畫的畫太難看了,你看姐姐畫的多漂亮。」

有兩個孩子爸爸、媽媽不由自主的會去比較,比誰更聰明,比誰更懂事。殊不知這樣的比較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心理變化,也會激化孩子的矛盾。不僅傷了手足感情,更傷了孩子的心。

在生活中,要細心對待每個孩子,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生就是有差別的。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也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與頻率。

父母要揚長避短,培養長處,彌補短處。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敗比,這樣更容易培養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 建立孩子的幸福感

a.愛要平等才「完美」。

做兩個孩子的父母是一種幸福,要給平等的愛和尊重。有些孩子感情細膩,家長們最好公平一點,不偏向誰。

雖然剛生小寶的時候老大有點兒失落,但是讓老大參與到小寶的成長中來,比如一起給小寶衝奶粉、洗澡等,他還是很樂意幫忙的。

在樓下玩的時候,大寶有時候會抱著小寶玩,有時候手牽手一起往前走,看到這麼溫馨的畫面,我也會感到很欣慰。

合理分配獨處時間,給孩子安全感,大寶、二寶共同成長。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可以相互作伴和共同遊戲。

b.合理化解孩子的情緒。

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現有理論認為的2歲後才會顯露。

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不懂孩子的邏輯,就無法解決孩子問題的核心。面對孩子的情緒,現在的爸媽多數會試著用講道理或跟孩子做朋友的方法來處理。

有句話說的好:「你很優雅,孩子就會很乖。」如果我們常常很暴躁的對待孩子,又如何要求他們有耐心的面對我們呢?

孩子的個性養成取決於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想要有個積極正面的孩子,就不要動怒,陪孩子一起優雅的成長。

位置不同,風景也不同,要設身處地為孩子思考,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和分析問題用孩子的邏輯,化解孩子的情緒,便可迎刃而解,也會讓孩子心悅誠服的與你合作。

c.父親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可以啟發創新思維。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親陪在孩子們身邊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孩子的數學能力。

說明老爸帶娃,可以讓孩子學習到爸爸的理性思維、邏輯判斷能力,能夠更加客觀看待事情。

爸爸們可以鼓勵孩子對生活中的現象和學校學到的知識提出質疑,開發孩子的創新思維,並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父母以身作則,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思維,創新能力是一個人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的才能。

創新精神唯有從小培養,家長要採取啟發、引導的方法。指導孩子開動腦筋,使用頭腦風暴的方法,讓兩個孩子暢所欲言,充分挖掘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激發每個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創新力成就孩子卓越的思維方式,讓兩個孩子變得比以前更優秀。

總結:大小寶,平衡愛,二胎時代,幸福多多,讓夫妻間的感情更加和睦,讓孩子的人生也會更精彩。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平衡好對孩子的愛,維護這份美好。這就需要親子之間的理解和有效溝通,更需要父母的愛與智慧。

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就是「手足」,大寶、二寶是彼此的情感支撐,一起玩會更開心。陪孩子終身成長,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只有和孩子共同成長,才能到達想去的詩和遠方。二胎家庭的父母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要積極應對,勇往直前,為家庭的幸福美滿而奮鬥。

父母對兩個孩子公平相待,讓孩子們和睦相處,幫助孩子體會分享不僅能給別人快樂,也能讓自己開心。教育是一場父母的共修,更是一場內在的喚醒。二胎家庭,父母平衡好孩子的關係,更能促進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其實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根源就來自於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分量,如何讓兩個孩子保持一個和諧的關係。我朋友就是一個二胎家庭,平時她和我聊天的言語中就透露著她非常愛兩個孩子。對於二胎家庭來說,家長要學會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使兩個孩子能夠和睦相處。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聰明的父母都懂這四個法則
    其中有一集,一位二胎媽媽來電探討兩個孩子的相處問題,引發了網友熱議。二胎家庭孩子們朝夕相處,矛盾更加無法避免。父母如果把重點放在鼓勵孩子學會面對和解決,而不是以「孩子還小」為藉口自以為是地充當裁判主持公道,假以時日,孩子們定會給你驚喜。過分的幹預,其實是礙著兩個孩子的自然成長。別讓愛變成「礙」。
  • 知愈心理:二胎家庭的矛盾,這位媽媽是如何平衡關係的?
    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別人眼裡有著加倍的幸福,但是,其實兩個孩子的父母,也面臨著諸多考驗。比如,如何處理隨著第二個孩子出生在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的嫉妒情緒,讓他們更親密、更友好的相處,這也是一門大學問。 01娜娜和老公已經有一個女兒,但兩人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一直想要兩個孩子。
  •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
    前幾天有寶媽給我留言,說朵媽能不能寫一寫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吃醋」鬧矛盾,寶媽們要做好一視同仁,讓孩子感覺父母暫時不在自己身邊,並不是不愛了,而是把愛進行了合理分配。「二胎來了」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多個弟弟/妹妹,大寶獲得的愛不會為之減少,反而會增加。
  • 二胎家庭孩子如何相處?如何平衡孩子之間的關係?讓我們來探討
    二胎,在現代社會已經很普遍了。自從放開二胎開始,不管是為了孩子著想,還是想要男孩,現在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本身是獨生子女的我們,深深體會到一個孩子的孤單,雖然小時候的我們在家裡不存在被搶玩具,可是當大人上班,我們孤孤單單的在家,沒有人陪伴;父母老去,生病時,我們一個人當二個人用的時候,我們會對別人兒女成群投去羨慕的目光。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孩子之間的愛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生二胎,可是生娃容易養娃難,放家裡只有一個娃的時候,集萬千寵愛為一身,可是家有兩娃,如何才能平衡母愛,做到一碗水端平呢?可是,樂於分享,也不代表一直要犧牲自己的喜好,如果兩娃年齡相仿,姐妹組合,兄弟組合,或者姐弟組合的二胎家庭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呢?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孩的關係,掌握這3點就夠了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和精力,都扎堆生起了二胎。2 父母心中要有一桿稱,給孩子平等的愛曾看到過一個新聞,因為長期被忽視,缺少父母的關愛,大寶把憤怒點指向二寶,失去理智的大寶直接把二寶從樓上扔下,釀成悲劇的不在少數。 所以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如何去平衡好兩寶的關係尤其重要。
  • 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矛盾?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許多父母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重視程度越來越強,這也是為了平衡兩個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減少矛盾。但是,光愛孩子還不夠,二胎家庭矛盾的平衡,需要家長看到更多幼兒的心理需求。朋友小張家裡是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外人看來,喜得雙胞胎當然是非常幸運而有福氣的事情,可是只有小張自己知道,因為有兩個孩子,許多問題都變得很複雜,比如弟弟有了突出成績,哥哥就容易「爭寵」,擔心被拋棄,會出現嫉妒情緒。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前一陣看到一個二胎家庭中,一對姐妹深夜離家出走,民警找到後問其原因,8歲的妹妹委屈地說:「我和媽媽說,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聽了孩子的話,覺得好像孩子的腦迴路不對,但其實孩子的內心有諸多委屈。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很多二胎家庭,父母都會不自覺的偏愛某一個孩子,或者關注某一孩子,但父母卻常常不自知,從而導致孩子的內心受傷。前一陣看到一個二胎家庭中,一對姐妹深夜離家出走,民警找到後問其原因,8歲的妹妹委屈地說:「我和媽媽說,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聽了孩子的話,覺得好像孩子的腦迴路不對,但其實孩子的內心有諸多委屈。
  •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需要家長做到這兩點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需要家長做到這兩點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是所有父母憂心的事情,生了二胎的不知道如何平衡老大心裡的感覺,沒有生二胎,但是想生二胎的父母,會怕老大吃醋,不敢生。其實想要平衡老大和老二之間的關係,很簡單,只要做到這兩點就可以。
  •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兩個孩子間的關係?關鍵看能否做到這5點
    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犯難,成了父母們最關心的問題。當二胎出生後,兩個孩子之間就會產生天然的「敵對關係」,這個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大人之間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都會產生嫉妒,更何況是小孩了。所以,父母們要有個好的心態去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孩子間的關係?父母這麼做,能營造和諧成長環境
    兩個孩子年齡差不大的話,很容易引起這種矛盾,對寶媽的精力也是一種考驗,照顧兩個小孩的壓力太大了,容易忽略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那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只有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最後呢,希望想有二胎或者已經有了二胎的家庭,能處理好孩子之間,家庭之間的關係,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其實,老大同不同意生二胎並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於為什麼老大會反對生二胎。如果只是一份愛的付出都不足夠,兩個孩子所需的愛要如何平衡呢?正如傅首爾所說的:「當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的時候,他怎麼會介意分享?」所以即便是有生二胎的打算,也絕不能冷落忽視、對老大漠不關心。
  • 二胎家庭矛盾多,孩子間關係難平衡?也許矛盾源頭是命中注定
    今天我們從以下2個方面來聊一下為啥大多數的二胎或者多胎家庭矛盾多呢?01出生順序對孩子的影響每個孩子在家庭的排行是不同的,這也就造成了每個孩子從生下來就面對完全不同的成長情景,這個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雖然還沒有打算生二胎,但是我自己本身就是在二胎家庭長大的。我是家裡的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從我生下來就是四口之家,我很習慣家裡的這種關係,也一直都感覺到父母對我們兩個人的愛是一樣的。甚至由於哥哥從小特別淘氣,感覺爸爸媽媽對他的注意力更多一些。誰知去年的一次家庭聚會,哥哥卻說出了他的感受。他說,「 我感覺從小爸爸媽媽對你更偏愛。
  • 二胎家庭的公平教育,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
    提到二胎,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個不能提及的痛。還記得一個8歲的小男孩兒說的話嗎?他為了不讓媽媽生二胎,竟然威脅媽媽:你要是敢生,我就敢死,還揚言說你兒子我啥幹不出來啊!同樣是生二胎,陳小春與應採兒兒子Jasper對於二胎不是排斥,而是歡迎。不難發現:橫在大寶與二寶之間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二胎家庭,打孩子也成了一種關愛,二胎父母要多關注壓抑中的姐姐
    哪知道現在女兒和弟弟矛盾很大,家長自己認為一直公平對待兩寶,但是姐姐還是感覺自己所以的關愛都被弟弟搶走了,內心壓抑痛苦,在學校也不能融入同學之間,人際關係也很不順利。(女兒初中,弟弟幼兒園)首先,生二胎是父母的決定,與孩子無關。問姐姐要不要一個弟弟妹妹,這不是契約關係。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大寶心理?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二胎」這個話題也一直沒斷過。很多人要二胎的初衷,就是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相依相伴,共同成長,互相幫忙。但回歸到現實生活,卻發現二胎生活並沒有想像的那般美好。尤其是對于大寶來說,他並非想再添個伴,他並不覺得多個孩子有多快樂。
  • 弟弟出生後姐姐失明,家有二胎,父母該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是家有二寶父母的必修課。她說怕問了媽媽,自己真的不是媽媽親生的,她捨不得離開媽媽,而且她說其實她挺喜歡妹妹的。 她卻經常呵斥女兒不懂事,不讓著妹妹。 每個孩子都渴望唯一的愛,當愛被瓜分,孩子的心裡難免失落,他(她)的不聽話和小情緒,其實是渴望爸爸媽媽愛的回歸。
  • 二胎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種「偏心」,一箭雙鵰,兩個孩子均會受傷
    如今多數80、90後二胎家庭衍生出一種「新型偏心」,無關性別,對娃傷害更大。像詩詩這樣的二胎家庭不在少數,比起重男輕女的偏心,這樣「新型偏心」越來越常見,不少父母對此不以為然,你以為是給孩子生個伴?其實是在給孩子培養仇人。「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是父母的一廂情願,更是對孩子的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