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成就展,見證中國農業七十年發展奇蹟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來成就展,見證中國農業七十年發展奇蹟

七十年波瀾壯闊,七十載砥礪前行。

10月23日,北京展覽館,前來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觀眾絡繹不絕。

面積約15500平方米的「時光隧道」,展示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壯美身影和鏗鏘步伐。

「穿越」70載光陰,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再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農業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湖北省浠水縣最早的農業合作社社員大會場景,遼寧省蓋平縣「太陽升」集體農莊舉行建莊大會……在成就展的脫貧攻堅部分,新農村的院落場景吸引了徐寧的目光。

今年56歲的徐寧來自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因為小的時候吃不飽,對農村感情特別深,看到這些場景覺得很親切,展覽很全面,我很震撼。」他說。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強調把注意力更多轉向興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自此,農業生產合作社快速發展,進一步釋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瀏覽著老照片,57歲的劉鳳榮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現場照片前久久駐足。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秘密籤訂「大包幹」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在他們按下紅手印後不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以「包產到戶」「包幹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興起。

「『包幹到戶』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包幹到戶』後再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來自湖北省潛江市的劉鳳榮說。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產業基礎十分薄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52年,我國農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0.5%,農業吸納了83.5%的就業人口。改革開放後,人民群眾生產積極性得到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生產力迅速解放和發展,產業結構深刻調整。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2%、40.7%、52.2%。

在展覽區,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的圖片吸引了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劉心田。2003年以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創建並不斷完善。2018年長期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已突破50萬份,位居世界第二,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10來歲就到地裡幹活了,如今農業技術有了很大突破,我們小時候種小麥,都是一壟(一畝)打一擔,一擔就是200斤,這就不少了,屬於豐收年。現在我們的小麥畝產超過千斤,這就依賴於技術、種子、化肥、農藥的改進。」74歲的劉心田說。

展覽現場用充足的糧倉、飽滿的果實布置的豐收場面,表現了農民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期待。從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到農村環境治理,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改善和發展民生的生動例證。

「展覽非常震撼,催人奮進。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怎麼讚美都不為過。特別是新中國農業的發展,70年來,中國農業在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使命追求中奮勇前行,創造出以有限資源確保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糧食安全的世界奇蹟,為共和國的巍然屹立、繁榮昌盛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我們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為此感到振奮,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為國家的『三農』事業、為鄉村振興繼續奮鬥的信念和決心。」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辛賢說。

(責編:呂騫、趙竹青)

相關焦點

  • 來中國唯一國營農場,見證中國農業發展
    首先我來到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到這裡見證龍江大農業的發展和騰飛!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座落於友誼農場西側,佔地35萬平方米,為國家AAAA級景區,收集有北大荒各個時期的農業機械150多臺件,是國內唯一的收集農機具最全、規模最大的以農機為主題的博覽園。
  • 「強富美高」成就展 展出滿滿自豪感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殷切期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努力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五個邁上新臺階」。五年來,南京「經濟強」的動能持續累積,「百姓富」的內涵更加豐富,「環境美」的成效逐步彰顯,「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步伐不斷加快……這樣的成就展,展出了南京滿滿的成就感,也展出了南京人民滿滿的自豪感。
  •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綜述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自從9月29日在廣西規劃館開展以來,引起強烈反響。成就展以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題詞為主題,通過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一段段視頻、一幅幅圖表、一個個景觀,多角度、全景式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截至10月25日,共有3.9萬人次參觀了展覽。
  • 中國戲曲教育七十年,來國博感受「薪火相傳」的魅力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一代代戲曲人的努力下,戲曲藝術得到了更為長足的發展。而中國戲曲學院作為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在70年的風雨歷程中培養了大批戲曲藝術高級專門人才。今天,「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正式開幕。
  • 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在京舉行
    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在京舉行 2019-12-13 07:00:00來源:央廣網
  • 體育強國 功在千秋——從70周年大型成就展看中國體育事業七十載...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袁琳 攝)正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即將迎來閉展,截至目前,觀展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次。此次成就展採用編年體形式,帶領觀眾沿著時光隧道,全方位回顧和感知了新中國70年走過的光輝歷程。
  • 溧水率先舉辦「十三五」建設成果展 600多幅新舊照片見證發展奇蹟
    10月23日,溧水區在全省率先舉辦「十三五」建設成就展,回首五年來溧水無懼風雨、砥礪前行的拼搏歷程,感受「發展第一、幹字當頭、只爭朝夕」的工作狀態,見證溧水從蘇南名不見經傳崛起為超常規發展示範樣本的深刻變化。區領導薛鳳冠等以及區四套班子老領導、離退休幹部代表、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市民代表等參加開展儀式。
  • 「中國減貧成就展」 在市圖書館展出
    11月14日,以「脫貧攻堅奔小康 砥礪奮進譜新章」為主題的「中國減貧成就展」在市圖書館展出,旨在展示脫貧攻堅的成果。本次展覽共推出50幅展板,主要從「中國『小康社會』的提出與發展」「中國脫貧歷程與探索」和「中國扶貧路徑與成就」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創造的減貧、脫貧奇蹟。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果。
  • 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在京開幕
    原標題: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在京開幕 (攝影 樊文軍)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田珊檑 發自北京 12月12日上午,「大灣區巾幗再建新功·融國家發展再創輝煌」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開幕式暨故事分享會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舉辦。
  • 「中國減貧成就展」今起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本報訊(記者李宗文 實習生廖珊)從今日起,南寧市圖書館將為讀者線上線下同步舉辦「綠城展廊·脫貧攻堅奔小康·砥礪奮進譜新章——中國減貧成就展」。展出從中國「小康社會」的提出與發展、中國脫貧歷程與探索、中國扶貧路徑與成就三個方面介紹數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創造的減貧、脫貧奇蹟。
  •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2019-09-12 來源:《光明日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教育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教育體系
  • 「大美青海——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發展成就展...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1月7日,「大美青海·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發展成就展」海東主題日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行。主題日通過政務活動、圖文展覽、文旅推介、文藝演出等形式向與會領導和首都各界人士充分展示了海東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取得的巨大成就,多層次展示了海東厚重的歷史文化、特優的產業發展和多彩的民族風情。
  • 「蹲點展館看精彩」(9)丨七十年成就展看江蘇——畫裡畫外
    在成就展的序廳裡,一面巨幅照片牆吸引了每個人的目光。照片中,習近平總書記手拿香包耐心詢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這正是2017年12月12日習總書記到江蘇考察,在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留下的一張珍貴照片。照片中這位老奶奶就是馬莊村村民王秀英。
  • ...與傳媒學院本科生黨支部參觀校史館及「中央財經大學十年成就展」
    為加深同學們對我校歷史沿革的認識,增進對我校近十年來緊跟黨的步伐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的了解,從而培育對中財大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愛校愛黨,不輟前行的奮鬥精神。2019年10月28日下午,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本科生黨支部黨員、發展對象、積極分子等40餘名同學來到學院南路校區,參觀了位於中財大廈的中央財經大學校史館和學術會堂中的「龍馬奮進——中央財經大學十年成就展」,同學們滿懷熱忱、積極參與。
  • 中鐵二十局建局70周年成就展暨《2020》新書發布會在西安舉行
    觀看成就展鄧勇、文珂共同為全景式再現中鐵二十局幹部職工建設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的紀實文學作品《2020》和中鐵二十局建局70周年成就展揭幕。觀看成就展觀展期間,鄧勇向大家詳細介紹企業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過程和取得成果。
  •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閉幕之際
    展廳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讓人們倍感振奮;走出展館,廣闊的祖國大地上,億萬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12月31日,參觀者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門前留影。
  • 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開幕式暨故事分享會在京舉辦
    澳門婦幼發展成就展開幕式暨故事分享會在京舉辦 2019-12-13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天同慶,見證輝煌,奇蹟周年寄語
    奇蹟(MU)一周年啦!    2002年9月30日,中國網路遊戲史上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奇蹟(MU)正式登陸中國的日子,第九城市耗千萬巨資,攜韓國著名遊戲開發商webzen公司,開創了網路遊戲史上的一個奇蹟——MU!
  • 「家國同夢70年」「家國同夢70年」濟南成就展延至12日
    展期延長熱度繼續 長幼同場見證輝煌一張張照片、一個個老物件,帶領觀眾走入了一條穿越70年的時光隧道。一項項技術突破、一項項重大工程,帶領觀眾領略濟南發展的新高度。「家國同夢70年——濟南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發展成就展」正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火熱展出。10月8日,國慶節後上班第一天,這兒熱度不減,眾多市民前往打卡。10月8日,成就展迎來了濟南市舜耕小學、濟陽區濟陽街道辦事處城裡社區、中信銀行濟南分行、濟南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的黨員幹部和群眾,他們紛紛在展覽標誌性建築前拍照留念。
  • 人民鐵道報李蓉:見證中國奇蹟感受中國力量
    原標題:人民鐵道報李蓉:見證中國奇蹟感受中國力量 一筆畫了一百年 人民鐵道報社 李蓉 我的故事首先從這段視頻開始。 2019年12月30日,中國鐵路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世界首列時速350公裡智能型復興號在地下102米深處穿越八達嶺長城,奔向「冬奧之城」張家口。 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與古老的長城同框。當時,我就在這趟首發列車上,作為記者記錄下這一幕奇蹟。 連著歷史的京張鐵路和通向未來的京張高鐵,共同訴說中國人的築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