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衛監所啟動美容整治
另發現社會人員勾結執業醫師用微信微博非法攬客
昨日,薇凱醫療美容機構被查出濫用精神麻醉類藥物。早報見習記者 楊博 圖
東方網7月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坐落在聯排別墅內的醫療門診被查出精神類藥物管理不規範、開業不久的連鎖美容店涉嫌開展「結腸SPA」等醫療美容項目……昨日,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啟動首次暑期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工作,當天下午就查出2家醫療機構涉嫌或明確存在違規行為。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李力達表示,隨著暑期和就業季的來臨,醫療美容整形又將迎來一個高峰,但近日來關於醫療美容機構的舉報數量不斷上升,在監管中甚至發現一些無證醫療美容出現的新方式,有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傳播違法醫療美容信息。
李力達指出,今年暑期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工作將督查各醫療美容機構依法執業狀況,並重點加強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發布醫療美容廣告的監測,嚴厲打擊無證醫療美容的行為。
美容院涉嫌醫療美容
6月30日下午3點左右,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來到位於黃浦區斜土路的「瑪薩美容」門店。據執法人員介紹,此前5月份,曾有市民投訴在該店注射了玻尿酸但效果不佳,但實際上,該店經營範圍為「美容店」,不得從事玻尿酸等注射醫療美容行為,當天下午是追蹤調查。
當執法人員向門店前臺工作人員索要顧客消費項目和價格登記表時,工作人員均表示「顧客到達門店後僅需要進行貴重物品存放登記,店內並沒有顧客消費項目和價格登記手冊」,但隨後執法人員卻在前臺抽屜中發現多張顧客欠費單。
此外,執法人員還當場發現部分顧客登記的《自然療法診斷表》上有「結腸SPA」的字樣。根據門店資料顯示,「結腸SPA」具體操作流程為將準備好的草本植物溶液放在顧客的身邊,直接通過肛門導入,其中還稱該做法有調節內分泌、治療失眠、清理腸道等多項功效,這些服務的價格普遍超過萬元。「『結腸SPA』涉嫌醫療美容範疇,按理美容院不能開展這項服務的。」執法人員表示,接下來還將對該店的相關證件作進一步調查。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形科外科專家孫寶珊指出,絕大多數人分不清「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區別,生活美容指化妝、梳理等對人體無創傷的行為,包括清洗、護理等,而醫療美容指的是通過手術、藥物等方式對人體進行損傷性的行為,如打玻尿酸、肉毒素等,均屬於醫療行為,只有在具備相關資質的醫療機構內才可以開展。「但在九院門診中,我接觸過的病人20%是在美容院或非法美容機構開刀或注射失敗的病人。」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方面指出,在近幾年的監督檢查中,全市衛生監督機構就發現多起租借民宅、賓館開展無證醫療美容的案件,一些美容店、SPA場所也打著開展生活美容的幌子,為顧客開展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療美容。
此外,昨日下午,執法人員還在淮海中路一家名叫「上海薇凱醫療美容門診部」內發現精神麻醉類藥物管理不規範,本應由雙人保管但現實卻僅有1人保管。此外,在開處方時只有醫生籤名沒有藥劑師籤名,而該門診的醫生資質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
藉助微信、微博非法攬客
除了醫療美容亂象外,近日,無證醫療美容還出現了新的形式。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李力達昨日透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大肆傳播違法醫療美容信息,打著價格便宜、隨到隨做的幌子,並配以所謂美容實際效果照片對比,吸引了許多愛美人士前往。
近日,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就查獲了一起利用微信、微博違法傳播醫療美容廣告招攬顧客,並開展無證醫療美容的案件,兩名社會人員勾結部分無良有證醫師,在近半年內非法為364人次開展隆鼻(假體植入)、內眥開大術(開眼角)、打肉毒素、打玻尿酸、微針治療等醫療美容項目。對此,市衛生計生委依法予以取締了該無證醫療美容行醫點,收繳了包括注射用A型肉毒素等大量藥品器械,並將對涉案人員依法處以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吊銷相關醫師執業證書。
李力達表示,廣大市民不要輕易相信各類與醫療美容相關的誇張宣傳,對各種讓人看不懂的「進口美容產品」和所謂的美容「新技術」要進行理性的分析與判斷。無論實施何種醫療美容項目,均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便宜而追悔莫及。市民如發現有關違法情況,可向轄區衛生計生部門舉報,或撥打上海衛生監督舉報電話9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