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什麼意思?—仁山法師

2020-12-16 弘願之音

《西遊記》裡面的如來佛祖

太厲害了

一般人概念當中的佛

大概就是影視作品中

所呈現出來的

那個影像

而對於佛的本意

佛的內涵

佛跟我們每一個人的聯繫

很少人去思考過

我這樣一反問

你知道佛是什麼意思嗎

說不出來了

說出來的

多半也都是言不及義的

影視作品中道聽途說的

一些內容

所以我們先把佛這個字

它本來的意思說清楚

這個字我們現在看到的

一個字是簡稱

它的全稱三個字

叫佛陀耶

三個字

古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

BUDDHA

音譯為佛陀耶

現在英文也是直接用這個音

BUDDHA

佛陀 簡稱佛陀

中國人喜歡簡單

所以那個陀也不要了

直接佛

當時佛法傳來的時候

翻譯經典的這些祖師大德

觀察我們這一方

東土眾生的這種文化習性

唯恐這一方眾生誤會

對佛這個字產生誤會

所以特別加了個人字邊

什麼意思呢

就是告訴我們

佛是人

果不其然

我們今天很多人

就是看到這個人字邊的佛

還把它理解為神

很多朋友來拜佛

也是用拜神的心態來拜的

還遇到一些朋友問

是佛大還是神大

我說這個沒有可比性

首先呢 佛不是神

他說那我知道了

佛現在還沒成神

一般民眾認為佛就是神

既然是神

就不需要去理解

什麼叫神呢

他不懂才叫神

神了 怪了 奇了

佛不是神

這是一入佛門

了解佛法 一開始

大家就要弄清楚的概念

佛不是神

人字邊

他是人

就釋迦牟尼佛本人來說

這是歷史上

確有其人的一個人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

現在說將近六百年前了

兩千六百多年前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

淨飯大王的太子

捨棄王位

出家修行

菩提樹下

覺悟宇宙人生真相

印度當時的民眾

稱他為佛陀

他是個活生生的人

稱他佛陀是什麼意思啊

印度人認為

有大智慧

對宇宙人生真相

能夠全面客觀了達的人

就叫他佛

就這麼簡單

視頻片段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2集

相關焦點

  • 仁清法師:法報化三身是什麼意思?
    福報功德,他圓滿的是佛的色身,而智慧功德是圓滿的佛的法身。根據我們的講題,簡單的展開一點。每一個講題裡邊牽涉的佛學知識非常之多。我們要想聽經聽明白了,消化的透徹,必須把基本的東西都搞清楚。剛才講到圓滿佛果,佛有一千種名號,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大概是十種。在很多經典上講到,其中是兩足尊。
  • 仁煥法師開示:什麼叫作往生與舍報?
    師父在這個佛七給我們開示,有這個色身其實是一種果報,是一種業障,但是我們人往往不明白,把色身這個依報當做了正報,把我們的靈魂丟在了別處,所以到臨命終的時候,慌慌張張找不到去處。在靈陽寺我解決了這個答案,讓我真正明白什麼叫做了脫生死。
  • 仁山法師:學會隨喜,福報將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附心經講解)
    仁山法師:獲取「福報」的簡單方法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1)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2)天將降大任修行是場騙局嗎?
  • 仁清法師:往生西方的條件是什麼?
    這還是我們講的什麼因什麼果,沒有不隨順果的因,明白吧?你想往生,你想往生西方,必須種往生西方的因。往生西方的因,因分:內因和外因這是哲學講的。佛法講疏因緣和親因緣,『因緣』是一個詞,它分好多種因緣。佛學講『親因緣』和『疏因緣』,親姻緣相當於哲學界講的內因,疏因緣相當於哲學界講的外因。因緣就是條件就是條件。  往生西方的條件是什麼?信,願,行,這是它的基本條件。
  • 寂靜法師三次真實奇遇告訴你:到底有沒有佛?佛究竟在哪裡?
    星雲大師是當今世界非常著名的法師,他把佛教傳到了全世界,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星雲大師說他從來沒有見過佛,但他又說:「我感覺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佛,我感覺佛時時刻刻都在我的身邊。」沒有信佛,可是常去寺院拜佛,心中對佛有無限的崇敬,只是不理解到底佛教裡面講什麼。
  • 仁清法師: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這個「一實道」,實在的「實」,佛在《妙法蓮華經》上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經典。「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說,佛之所以出現於世,只是讓一切有緣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說,佛之所以能夠弘法是讓一切眾生最終成佛,這是佛的「出世本懷」。「出世本懷」是啥意思?
  • 仁清法師:如何理解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
    是什麼意思?我寫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沒公開,是說成佛和成就的差別,『成佛和成就的差別』成佛是究竟圓滿的成就,這是圓滿的成就。那麼成就呢?各有不同,它有宗派的不同和次第的不同。結合這一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不展開講,只展開講禪宗。禪宗的理念是什麼?「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六祖壇經》上的話「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 仁清法師:勿以善小而不為
    佛,有一千種名號。有一千種名號,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十種名號,其中有一種名號叫兩足尊。兩種,具足圓滿,尊貴之者,尊貴之人,這叫兩足尊。兩足尊實際上等於佛,他是佛的另外一種名號,哪兩足尊,智慧圓滿無缺,福德圓滿無缺,福德是怎麼來的,知道吧?
  • 仁清法師:諸佛菩薩祈怙念 資糧圓滿我隨喜
    願佛菩薩加持我,我修法的功德和加持成果是什麼呢?臨命終的時候命終的時候就是隨即馬上就能夠辦的到。有那種力用馬上就能達到一種境界,什麼境界?不為他生所阻斷。我們在很多經典上經常聽說 ,不為胎卵溼化,常在佛前化生有嗎?不為胎卵溼化常在佛前化生,胎生卵生溼生化生是六道輪迴眾生的四種常見的出生方式。
  • 聖空法師談往事:「波羅蜜什麼意思?」很甜!
    不禁想起恩師聖空法師講過的一段經歷:那時,年輕的聖空法師第一次講課,有人問道:「波羅蜜」是什麼意思?當時法師自己也不懂,心想:這菠蘿蜜不就是一種水果嗎?所以就回答說:「很甜!」時隔多年,每次聖空法師啟建楞嚴實修講經法會,大雄寶殿都坐滿了人。
  • 仁清法師:每一個講題必須以佛說的經法為依據 來展開講解
    還有一部經叫《樓炭經》,還有一部論叫《大智度論》,《三法度論》,還有《立世阿毗曇論》,《淨度三昧經》,《十八泥犁經》,這個泥犁就是地獄的意思。有專門講地獄的經典,這個十八泥犁經相當十八地獄的經典。《觀佛三昧海經》,還有一部經《問地獄經》,也是專門講地獄的。還有一部經《地藏十輪經》,《地藏十輪經》和《地藏經》還有《地藏佔察經》稱為地藏三經。
  • 仁清法師:半日學行 半日學解
    那個意思是說你要看書啊,看經書啊,研究經書,淨土法門當中的這些經書講的是什麼?這是印光法師說的啊。「半日學解,半日學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解行並重,就是讀誦經典來增長增長知識,就是聽聞佛法來增長知識,在正確知見的指導下,再去念佛,再去修行,這是一個原則。「必期於徹頭徹尾,了無疑惑而後已」。
  • 佛教是解決生命問題的重大科學——生命關懷的本義 仁煥法師
    (眾答:願意)既然願意,學佛不是得到什麼,而是讓自己,第一步守本分、第二步完善本分、第三步發揮本分、第四步圓滿本分。圓滿本分是佛,發揮本分是菩薩,完善本分是一般的好人。魔障障礙是什麼丨仁煥法師開示念佛靈感的標準 仁煥法師
  • 【法師答疑】「三昧耶」是什麼意思
    「三昧耶」是什麼意思主講:上能下弘法師|時間:2020.12.21地點:河北大華嚴禪寺阿彌陀佛,大家好!這裡有人提了個問題。請問師父:「三昧耶」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三昧耶」有很多種意思,它主要有四種意思:一個是平等,一個誓願,一個是驚覺,一個是除垢障。
  •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仁清法師開示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 仁清法師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出自《六祖壇經》,是五祖對六祖說的。如果沒有認識本心所在(沒有親證本心)的話,修學佛法都將落於玄想與空談,所以學法無益。
  • 清淨無染的享受—仁山法師
    清淨是什麼意思經得起這樣的誘惑這就好像小朋友小朋友玩的種種遊戲喜歡吃的種種糖果他就說 我不信大人還會離開這些東西我去誘惑一個大人看看人足夠成熟了對於曾經的執著就會看得很平淡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這一種喜悅是清淨無染的享受視頻片段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
  • 終南參訪-寂妙法師20200605
    瑪哈學舍傳統文化終南參訪寂妙法師解脫之路山高路遠,放下即是寂妙無為,阿彌陀佛。周五,瑪哈學舍終南訪道,一早進湯峪,先拜訪了寂妙法師。元芳師兄問:「您修什麼法?」寂妙法師答:「我沒有修法,也沒有功夫,就是一個凡夫僧。餓了吃飯,困了睡覺。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 依 三 寶的原因皈 依與不皈 依的區別關於皈 依的基礎問答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三寶」就是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  聖嚴法師解釋皈依的意思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是對於佛教「佛、法、僧」三寶的認同,接受和依靠,認同以後就能接受它,就用三寶來作為我們人生的依歸、指標,用佛法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來幫助我們,走出一條光明而正大的前程的菩薩道來
  • 不斷認識自己—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人生有什麼理由可以開心呢沒理由 怎麼樣我就不能開心嗎一定要找個理由春有百花 秋有月夏有涼風 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麼意思心裡沒事啊所以才開心你看那開心很快樂的人一定就是忘掉什麼事了他一想到 不行了 我還有事臉馬上拉下來所以若無閒事掛心頭我們今天也能感受到煩惱暫時停下來樂 這是涅槃的境界
  • 終極的超度—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切修行法門都講修行功夫斷盡煩惱而後出離輪迴念佛法門則是憑信願念佛之力感佛願來接直接出離六道所以念佛法門我們要認識清楚它的優勢在這裡我們是這樣被佛超度的這裡所說的超度 具體而言就是超越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