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要做到以下2點,才能最大可能的避免風險
1.避免股市操作誤區
儘管許多普通投資者在入市後謹慎再謹慎,卻還是有不少資產隨著指數起落而如流水般失去。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投資者在實戰操作中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誤區,下面來看看投資者在股市中有哪些常見誤區。
(1)沒有止損概念。止損和止盈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投資者總是幻想在最低點買進,在最高點賣出,認識不清股場如戰場,當破位時一定要止損。
(2)只買便宜的股票。須不知股價的低價格只是相較前期而言,如果上檔套牢盤過重,股票上升動能不足以衝過阻力區,股價也很難上漲,盲目地只根據價格便宜而購買這類股票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3)喜歡預測大盤。很多投資者喜歡通過技術分析「預測」股票價格。其實,對於技術分析,投資者要辯證地看待,將技術分析結果與實際走勢相結合,順勢而為,儘可能地避免風險。
(4)被套時,等解套後再賣。從技術上講等待深套的股票解套是不可取的,投資者不能被動地等待結果,積極採取措施才是正道。
(5)跟蹤購買熱門股票。通常在熱門股票上漲前後15分鐘的短時間就需要購買,當普通的投資者發現熱門股票時,往往已經錯過最好的購入時機。
2.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股市畢竟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即使採取再多的技巧、學習再多的理論,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風險。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能夠有效地避免股市中的各種風險。
(1)採用多樣化的投資方式。對不同的股票根據其特點使用不同的投資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投資方式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投資者不能只採取單一的投資方式,還要長線、中線和短線多種投資方式相結合。
(2)分散投資,並留夠備用資金。分散投資的目的是分散風險、減少風險、迴避風險,其方法是將不同證券組成投資組合。當然,風險也不是越分散越好,而是應適可而止。對本金不多的散戶應相對集中,這樣相對成本低,容易形成規模效益。
巴菲特說:要與偉大的公司為伍.
由於我們沒有能力去經營一家公司,所有就要找到優質公司,找到一群優秀的人才,然後把我們的資產在合適的價位託付給他們。
所以價值投資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選擇優質公司,那麼如何在成百上千的公司中辨別出這種優質公司呢?
對此,彼得林奇給出了答案,他說:只要用心對股票做一點點研究,普通投資者也能成為股票投資專家,並且在選股方面的成績能像華爾街專家一樣出色。
在工作、購物、參觀展覽、吃東西的時候多留意一下,或者多關注新出現的、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就能找到賺大錢的股票。
這一套方法,即用常識選股,連小學生都不難學會,但唯獨成年人認為這太沒有「技術含量」了,太不「複雜」了,從而拒絕簡單的同時,也拒絕了財富。
1、用常識選股
大多數優質公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能接觸得到。比如酒席上必不可少的茅臺酒;幾乎每個人每個月都會上繳保險費的保險公司中國平安;錢包裡用的招行卡;房地產行業的萬科;電器零售的蘇寧電器等等。
用常識選股就是這麼簡單,完全不需要高深複雜的經濟學知識。
事實證明,人性中存在著有將事情化簡為繁的傾向。大道至簡,世界本來就是簡單的,只是我們成年後將其搞複雜罷了。
2、必須對公司想清楚的三個問題
(1)這家公司在10年,20年後還在不在?
(2)未來幾年這家公司的盈利水平還能不能持續增長?
(3)公司有沒有良好的機制和管理系統?
3、買入優質公司後需要長遠的眼光和耐心
買入優質公司不代表一買就能漲,相反,在市場行情不好時,它可能比別的股票跌得更兇;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它有可能比別的股票漲的更慢。
因為好公司往往沒有動人的故事,沒有炒作的題材,如白開水般平淡,所以短期內股價難見有上漲的希望。但優質公司和垃圾公司的區別在於優質公司的股價跌下去了,幾年後還是會漲回來的,而差公司股價跌下去後,就有可能永遠也漲不回來了。
所以投資需要遠大的目光和耐心,找出優質公司後,誰能把眼光看得越遠,誰有比別人更多的耐心等待,誰就能賺的越多。而不是天天關註明天後天短期的股價漲跌。
漲停不出貨,出貨不漲停
【漲停不出貨】
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巨量漲停,巨量封在漲停板上面。封了多少呢?我們看買三有72萬股,買二有317萬股,買一有21588萬股封在這個地方。哎呀!這個巨量我都沒見過,巨量封住漲停板,這麼大的封盤,拋盤要把它拋完也得十五、二十分鐘才能把它拋光,那麼你急什麼呢?這就叫【漲停不出貨】。
還有一種就是小量漲停,封個5000股,53手放在那裡它就漲停了。也有這樣的股票,特別是一些小盤股,輕輕地一下就封住漲停板了。這是怎麼回事?說明了什麼?比如說這個股票流通盤是3000萬股,它有2700萬股吃進肚子裡了,外面還有300萬股,持有這300萬股的股民,有的在上班,有的在旅遊,根本沒法拋,所以2000股就給它封了漲停板,那是多大的力量!他一個人做莊,愛怎麼做就怎麼做,股價漲到哪裡去都不知道了,你出什麼貨?所以只要是漲停,不管它是巨量漲停還是小量漲停,都不要出貨,這是第一句話的含義。
【出貨不漲停】
就是說,要出貨就在它不能漲停的時候就出貨。這要看股價位置,比如說昨天一個漲停板,今天一個漲停板,兩天兩個漲停板,對於那麼大一個流通盤股票來說,簡直太厲害了,肯定有人要來拋,如果它擋不住拋盤了,軟了,那麼我就要出貨了。出貨肯定是在它不能漲停的時候出貨的,比如說它現在漲幅是10.10%,如果漲幅只有9.80%那就不行了,就應該出貨了。因為大盤股漲幅那麼大了,你不出貨萬一回下來怎麼辦?小盤股也是這樣,它不能漲停了你就退出來,特別是在有一定的漲幅之後,出貨就是在不漲停的時候。
出貨有幾種情況:一種就是不能漲停了,還有一種就是股價位置超高了,比如說5個漲停板,那麼它漲停我出不出貨呢?這就比較難辦了。總而言之,我覺得有一條:只要你今天在下午15時收盤以前1分鐘,你還是漲停我就不出貨,等明天再說了,我就是這樣操作的,那麼有的同學又會說心裡著急,賺了錢你著急什麼?那麼長的熊市都不著急,賺了錢更沒有必要著急。
有沒有辦法管理這種暴漲的股票?有的,大家把K線圖調到5分鐘,那是變化速度最快、最敏感的K線圖。在那個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到,如果股價發生漲勢減緩,我們還是要出貨的,現在就請大家把K線圖調到5分鐘圖上觀察。
小結:漲停板是多頭氣勢極其強盛的表現,一個股票從沒出現過漲停板的話,說明該股的主力太窩囊,也或者力量不夠,甚或就沒有主力。
投資者可以對市場和個股的機會準確判斷,並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對機會進行選擇,從而使自己的買賣有根有據,明明白白,並準確把握買賣的時機!
如何掌握主力倉位情況
與主力共舞一直是散戶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做到這件事的前提是您必須知道主力什麼時候來;主力進來後它的持倉情況又是怎樣的;還有一點就是您的持倉成本是否與主力接近或趨同。好比主力的成本是5元,而您的成本是高高在上的20元,您如何做到與主力共舞,最現實的想法是希望主力當解放軍,先把您解套了在說。想要做到與主力共舞,在您介入前首要的功課是了解主力的倉位情況。如何了解主力的倉位情況呢,籌碼分布圖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通常情況下,想要了解主力的倉位情況,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實現。一是倒推法,二是前推法,下面我們逐一進行解釋。
一、用倒推法測量主力的倉位情況
倒推法測量主力倉位情況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在於,你想要使用這種方法,其選定的股票之前要有一段拉升行情。股票只有漲出一定的空間,您才有倒推的可能,否則倒推就無從談起了。
下面我們通過實例為大家說明一下
如圖所示,這是華帝股份(002035)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日線圖。圖中的最右側,從十字光標定格的那一天往回看,該股在低位整理後拉出了兩個漲停板,這就為我們利用籌碼分布圖,運用倒推法判斷主力倉位情況提供了有效的空間。籌碼峰對應價位大體位置,看籌碼分布圖中的獲利盤;
如何利用籌碼分布圖判斷主力倉位情況,這裡為您詳細地說明一下。
我們首先看一下籌碼分布圖中籌碼峰的情況。前面我們提到過,為了保證籌碼和價格的一致性,二者選取的坐標是一致的,就是說,籌碼峰的位置就是價格的位置。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幅圖裡用一根水平橫線將籌碼峰和價格連接在一起,便於大家觀察。實際操作中,大家只需目測一下,大體掌握就可以了。大家在軟體上調取十字光標,以圖中定格那一天為基準,將十字光標放到籌碼峰的位置,可以讀取籌碼峰對應的具體價格,大概在10.97元,而此時籌碼分布圖上獲利盤信息顯示為37.35%,這就是主力拉高后的倉位。
在兩個漲停板後股價已經來到13.22元,距離籌碼峰對應的10.97元已經有20%的空間了。如果是散戶,面對這麼大的獲利空間,相信早已經出局了,但此時我們發現籌碼峰依然在低位密集,並沒有隨著獲利空間的加大而減少,說明這部分籌碼並沒有獲利出局。獲利不出一定是志在高遠,相信只有主力是這樣的思維,我們由此判斷,這部分籌碼應該是主力的。既然判定籌碼是主力的,我們就可以運用倒推法,就是將軟體中的十字光標向左移動,移動到籌碼峰對應價格的地方,看看那時候的籌碼情況。我們往下看。
如圖所示,這就是華帝股份(002035)十字光標左移後的圖。我們將光標左移到10.97元價位的附近,也就是主力啟動前的位置,再觀察籌碼分布圖,此時獲利盤顯示為14.92%,就是說主力啟動前的倉位還不到15%。如此一來就很清楚了,主力的倉位非但沒有減少,相反卻增加了,這就說明那兩個漲停板是主力投入真金白銀拉上去的,一是為了進一步的增倉,再就是讓自己的底倉儘快獲利。主力既然敢做出如此的動作,一定是對後面的行情抱有極大的希望。如果您能做出這樣的判斷,您就有勇氣在兩個漲停板後擇機進入,與主力共舞。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作圖時十字光標需要避開K線實體,因此圖中顯示的數字與文字敘述的數字有時可能不一致,還請大家諒解。大家可以利用自己的軟體對照練習,對該方法就清楚了。
我們再往後看。如圖所示,這是華帝股份(002035)後續股價運行圖,即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們看到股價在連續兩個漲停後略作休整,隨後再次向上,一直漲到十字光標所指示的17.7元。此時獲利盤顯示為97.47%,即主力已經滿倉全部獲利了,隨後股價開始震蕩,有構築雙頭的嫌疑了。很簡單,主力要獲利了結了。至於後市是否要全部兌現,主力還要根據市場當時的整體狀況做下一步的決定。
第一,成長能力越強,漲幅越大。
數據分析發現,成長性是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公司成長性越高,近5年漲幅越大。從相關係數來看,代表公司成長能力的營收、淨利近5年複合增速和股價漲幅正相關,且在統計學意義上顯著。從分組數據來看,隨著翻倍股漲幅下降,營收和淨利增速快速收窄。10倍股營收、淨利增速中位數分別是51.77%、60.56%,比上漲1-3倍的股票分別高出38、4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11隻漲幅超過10倍的個股中,有8隻營收和增速都超過老闆電器。漲幅居首的三聚環保五年累計上漲18倍,年化收益率80%,是當之無愧的大牛股。該股業績同樣耀眼,近5年營收和淨利複合增速分別是96.36%、76.26%。
其它類似的個股還包括信維通信、興源環境等。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增速的穩健性並非股價走強的必要條件,不少業績彈性較高的股票在短時間內仍實現快速上漲。典型如同花順,近5年營收增速分別是-20.09%、6.89%、44.44%、442.91%、20.23%,業績在2014、2015年呈現爆發式增長,股價也在2015年牛市期間達到頂峰,此後業績和股價齊落,但至今仍有14.77倍漲幅。
第二,市值越小,漲幅越大。
市值大小是影響股價差異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小市值偏好在過去的幾年尤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翻倍股漲幅和2012年初流通市值顯著負相關,不同組別數據也得出這一結論。如10倍股在2012年初期市值中位數是8.85億元,1-3倍股為15.52億元,二者相差近7億元。10倍中僅有3隻股票市值在10億元以上,三聚環保2012年初流通市值為13.97億,同花順、網宿科技、萬豐奧威等流通市值均在10億元以下。究其原因,小市值股票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和業績彈性,在交易層面有更好的活躍度和流動性,在其它條件近似的情形下,更容易受到資金青睞。比如業績白馬股貴州茅臺、格力電器近5年雖然業績增長穩定,但都不在10倍股行列。
第三,定增融資額越高,漲幅越大。
研究結論顯示,近5年上市公司定增融資總額也是影響股票漲幅的關鍵因素之一。定增融資額越高,股價漲幅越大。從不同組的數據來看,10倍股增發募資中位數為23.18億元,較1-3倍股高出近18億元。從相關係數來看,個股漲幅和增發募資金額顯著正相關。近年來上市公司受益於再融資寬鬆環境,不少公司借力資本市場,依靠外延式增長使得業績實現質的飛躍。再融資繁榮的同時伴生不少亂象,如高估值、高溢價、高業績承諾等等,忽悠式重組也是監管層近期著力整治的對象。從長遠來看,依靠外延式增長的邏輯或將發生較大改變,單純依靠花錢買業績實現增長的模式將很難持續。
第四,盈利能力越強,漲幅越大。
從數據統計結果來看,和前3個因素相比,盈利能力影響相對較弱。從表中可以看出,漲幅越高的組中,代表盈利能力的淨資產收益率越高。10倍股淨資產收益率中位數是16.68%(近3年平均值,下同),比漲幅在1-3倍的股票高出約9個百分點,組差小於其它幾項因素。相關係數檢驗也佐證這一結論,股票漲幅和淨資產收益率指標正相關,且在統計學意義上顯著,但相關性小於其它三項因素。具體來看,12隻10倍股中,網宿科技淨資產收益率是31.73%,超過貴州茅臺,三聚環保、萬豐奧威淨資產收益率也在20%以上。
除上述指標之外,研發投入和收益率也正相關,10倍股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為3.87%,較1-3倍股高出約1.9個百分點。研發投入是高成長個股的主要動力之一,如10倍股網宿科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比都在10%左右。此外,股息率是我們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從數據分析來看股息率和收益率成反比,這和常規認識有所差異。我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近5年來收益較高的股票小市值因子明顯,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股息率較高的股票整體市值較大,因此股息率和收益率成反向相關。其次,股息率指標以股價為分母,是個動態指標,靜態衡量和漲幅之間的關係存在偏差。
如果有10萬資金,是買一隻股票好,還是買多隻股票好?
一、適合自己資金規模以及分散風險的背景下,分配合適的持股數量。
如果一位投資者的資金規模達有著5000萬,才入市的情況下,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合理嗎?並不合理。
因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的風險性會更高。
如果一位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為1萬元,才入市的情況,卻持有10家上市公司。這樣合理嗎?也並不合理。雖然從風險上最大化的進行了分散,但是可能發生的盈利,也被綜合降低。
所以,對於分散多隻股票投資還是所有的資金購買一隻股票,需要的則是適合自己,適合自己資金規模,既能夠有著分散風險,又能夠實現提升收益可能性。
大資金,儘量多持有一些股票,能夠起到分化風險。而小資金呢?相對集中一些,在分化風險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收益發生的可能性。
二、持股應當避開重複性。
如果一位投資者持有了很多的股票,但是一查看他的股票基本為同行業。這種情況,雖然說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能夠分散風險。但是,行業性也存在風險。持有的同行業股票數量多,也就不能更好的規避行業性風險。
所以,在分散持股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持股分化行業性風險的要點。
三、普通投資者持有1-3家上市公司更加合理。
就普通投資者而言,持股數量過多並沒有優勢。為什麼?因為資金過於分散,沒有辦法將整個的投資方式化。
再加上A股呈現的走勢是普漲、普跌的形態,也就是說階段上大盤上漲,其他的個股也會呈現上漲,階段性大盤下跌,其他的個股也會呈現著下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持有的股票數量過多,一下跌基本個股也跟跌,沒有更多的資金進行「補救」。
雖然說可以一次性投資,但是多個方法多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