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居五官之首,是人體最重要、最精巧、最完善的感覺器官,主視覺功能,是大腦的延伸部分,通常情況下人類從外界獲得信息約90%來自雙眼。視覺在人類認識客觀世界中佔極其重要的地位,故眼睛有腦之天窗」之稱。眼是容貌的中心,是人們對容貌審視的主要標誌。一雙美麗傳神的眼睛,不僅光彩照人,還可以折射出各種心理活動,傳遞複雜的感情。所以眼的形態結構對容貌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眼的外表形態
1.眼的美學位置眼的形態及位置既與眉存在關聯,又與鼻相互關聯。兩側鼻翼寬度與內眥間距、瞼裂寬度大致相同,鼻翼過寬對眼形美有一定影響。鼻梁高低對內眥間距及內眥贅皮形成有明顯影響,鼻梁高,內眥間距顯窄,內眥贅皮多不顯;反之鼻梁低,內眥間距顯寬,多伴內眥贅皮形成,影響眼的美學外形。內眥間距平均30~32mm,其在面橫比例中符合「五眼」,若過寬使兩眼分開,面部顯橫徑加寬,失去協調美過窄使兩眼接近,面部顯收攏變窄。此外,內眥間距過寬者往往伴有鼻根部低平塌陷和明顯內眥贊皮影響容貌美。
鼻眶窩,也稱內眥窩,為眼內眥部與鼻梁根部之間形成的凹陷,左右各一。此窩的存在使鼻根部有起伏協調之曲線美感,稱「黃金窩」,此窩消失或變平對眼型及容貌影響較大。鼻梁低平者鼻眶窩多變低平或不顯,且內眥多有贅皮,故臨床行塌鼻矯正或內眥贅皮矯正時注意此窩的形態。但手術時需防誤傷此處走行的內眥動靜脈。
2.眼的各部分形態美學
(1)眼瞼及眼裂:上瞼寬大,其形態及活動對眼型影響很大。上瞼表面可有兩條橫弧形溝紋,上方者稱眶瞼溝,黃種人較淺,白種人較深;下方距臉緣5~6mm可有溝紋,稱上瞼溝,有此溝者為重瞼,無此溝者為單瞼,據此可將上臉分為單臉型、重瞼型、內雙型和多皺襞型。單臉又可根據上臉皮膚緊張鬆弛程度及皮下脂肪多少分為正力型、無力型(皮膚鬆弛型)和超力型(俗稱腫眼泡)。一般認為重瞼型眼較美觀。提上臉肌可上下靈活運動,其活動幅度約10mm,正常人睜眼平視時上瞼緣恰位於角膜上緣下2mm處,若提上瞼肌功能障礙可引起上臉下垂,影響眼型美。下瞼皮膚表面有下瞼溝、下瞼顴溝、下瞼鼻顴溝。正常平視時,下瞼緣恰位於角膜下緣處。若下臉緣處輪匝肌肥厚增生則形成「肌性瞼袋」;若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膜變性鬆弛,眶脂肪前膨出脫垂則形成下瞼眼袋,影響美觀。 瞼裂高度,指眼睛平視正前方時上下瞼緣最大距離,平均7~12mm,可分細窄型中等型、高寬型,前者多見於亞洲黃種人;瞼裂寬度,即內外眥水平距離,平均25—30mm;瞼裂傾斜度,指內外眥角位置的高低程度,可分內傾型(內低外高型)、外傾型(內高外低型)、水平型,國人以後者居多。若外眥略高於內眥2~3mm、內外眥連線與水平線夾角10°左右時,外眥角稍上翹,稱「丹鳳眼」。一般以中等高度瞼裂、瞼裂寬度與面寬比例符合「五眼」,外眥角水平於或略高於內眥角,內此角稍鈍圓形、外此角呈銳角的臉裂形態顯美。
(2)睫毛:上臉睫毛多而長,約100根—150根,平均8-12mm,稍向前上方彎曲生長,睜眼傾斜度110° --130°,閉眼140°--160°下瞼睫毛短而少,約50~80根,長約6~8mm,稍向前下方彎曲,平視時傾斜度90°--120°。上下瞼中央部睫毛較長,內此部較短。睫毛對眼球有保護作用,細長、彎曲、烏黑、閃動的睫毛對眼型和容貌有重要輔助作用,尤其是女性眼部重要修飾部位之一。
(3)眼球:眼球近似球形,前後徑、垂直徑、水平徑分別約24mm、23mm、23.5mm。眼球借眶筋膜與眶壁聯繫,並有眶脂肪墊襯。眼球四周有上、下之內、外直肌和上、下斜肌附著,保證其靈活轉動。正常平視時,兩眼視軸平行,無偏斜,突出於外側眶緣約12~14mm。眼球前正中部為無色透明的角膜,略呈圓形,佔眼球壁前1/6。眼球壁後5/6為瓷白色的不透明鞏膜,表面覆蓋有透明的球結膜。臉裂的範圍是眼球前方暴露的區域,在此見到的主要是角膜,它因後面的虹膜色素和瞳孔襯託呈黑色,通常叫黑眼珠,其餘是鞏膜的前部分,即通常所說的眼白。角膜如同照相機的鏡頭,倘若透明性喪失或兩黑眼珠失去對稱美,不但影響視覺,而且有礙美容。此外,眼球過大、過小、突出、內陷,位置偏斜運動不靈活,幅度不正常,震顫,以及瞼裂角膜、鞏膜露出範圍大小、形態、顏色均能影響眼型美。(4)虹膜、瞳孔:虹膜又稱虹彩,其中央約2.5~4mm的圓孔,即瞳孔,虹膜和瞳孔通過透明的角膜、房水清晰可見,虹膜內環行的括約肌和瞳孔開大肌可調節瞳孔的大小。白種人虹膜色素少,多呈藍色或碧綠色,黑種人、棕色人虹膜黑色素多,呈棕黑色,黃種人介於兩者之間,多為棕色虹膜。一般女性虹膜色澤略深於男性。虹膜的結構、顏色、紋理、隱窩形態瞳孔形態大小位置、收縮情況以及瞳孔區狀態,都與眼型美,尤其與「眼神情感的傳遞有密切關係。實驗證明,瞳孔的擴大與縮小變化,不僅能調節進人眼內的光線而且與情緒心理變化、興趣、好惡、追求、欲望以及欣賞、聆聽悅耳的樂曲,品嘗適口的食物飲料,和環境變化等密切相關。所以眼睛能惟妙惟肖地體現出傳神之美。
常見眼型及美學意義
眼睛之美,貴在「神」而基礎在「形」,倘若「形」有畸變異常,「神」便會失去光彩;反之亦然,沒有神採的眼睛也是不美的,眼型美應是形與神的和諧統一。
1.標準眼又稱杏眼,眼睛位於標準位置上,男性多見。特點是瞼裂比例適當,眥角軟鈍圓,黑眼珠、眼白露出較多,顯英俊俏麗。
2.丹鳳眼屬美眼一種,外眥角大於內此角,外眥略高於內眥,瞼裂細長呈內窄外寬弧形展開。黑珠、眼白露出適中,眼臉皮膚較薄。
3.細長眼又稱長眼,瞼裂細小,瞼緣弧度小,黑珠、眼白露出較少。4.圓眼也稱荔枝眼、大眼、眼裂較高寬,臉緣呈圓弧形,黑珠、眼白露出多,眼睛顯示圓大。目光明亮但相對少秀氣。
5.眯縫眼瞼臉裂小而狹短,內外眥角均小,黑珠、眼白露出少,眼球顯小。溫和但少神採。
6.吊眼也稱上斜眼,外眥角高於內眥角,呈上挑狀,顯得機敏但嚴厲。
7.垂眼也稱下斜眼,外形與吊眼相反,雙眼呈「八字」形,顯得天真但陰鬱。
8.三角眼主要因上臉皮膚中外側鬆弛下垂,外眥角被遮,使眼裂近似三角形。
9.深窩眼主要特徵:上瞼凹陷不豐滿,西方人多見。顯得眼形輪廓分明,年輕時有成熟感,中老年易顯疲憊、憔悴。
10.腫泡眼也稱金魚眼,眼瞼皮膚肥厚,皮下脂肪臃腫,鼓突,使眉弓、鼻梁、眼窩之間立體感減弱。顯得神態不佳。
11.突眼臉裂過大,眼球大、前突。黑珠、眼白暴露多。若黑珠四周均有眼白暴露俗稱「四白眼」過度是病態表現。
12.近心眼內眥間距過窄,兩眼及五官呈收攏狀,顯嚴肅緊張,過度有憂鬱感。
13.遠心眼內眥間距過寬,兩眼過於分開,使面部顯寬,失去比例美,過度顯得呆板。
14.小圓眼眼裂高,寬度短小,但本身比例尚適度,瞼緣呈小圓弧形、眼角稍鈍,黑珠、眼白露出少。機靈但少神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