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在生了寶寶之後,都發現自家寶寶是個小「羅圈腿」,生怕寶寶長大之後腿不直,成為O型腿,所以總是想各種辦法「預防」寶寶O型腿。最常見的一個方法就是「綁直」。
這個方法在老一輩人中流傳甚廣,老人家會在包裹寶寶的時候用「蠟燭包」的手法,把寶寶包裹得緊緊的,尤其是腿部更是要綁得筆直,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遠離O型腿。
但實際上,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出現O型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綁腿的陋習一定要早早摒棄,因為它的危害真不少。
綁腿的危害
1.髖關節脫位
人體的髖關節是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的,股骨頭嵌在髖臼裡,這樣的結構使人體擁有了穩定的髖關節,如果綁住寶寶的腿很有可能使寶寶的髖關節脫位,嚴重時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2.壓迫肢體
當寶寶的腿被牢牢綁住的時候,他的腿部血管會受到壓迫,因此也可能會出現腿部供血不足的情況。
寶寶不像是大人,他們很不舒服的時候無法表達,長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腿部壞死的情況。
學步方式
寶寶O型腿本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如果寶寶在學步時方式錯誤,就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注意。
1. 錯誤的學步方式
很多寶媽們會選擇把寶寶放進學步車中,既省心又能讓寶寶學會走路,但實際上寶寶在學步車中的時候,由於有很好的支撐,因此寶寶自己是不需要去控制平衡的。
而且這個時候寶寶的腳幾乎是不需要用力的,輕輕一踮就能夠滑行,因此學步車會使寶寶行走延遲,也容易讓寶寶出現不好的走路習慣。
2. 正確的學步方式
寶媽們在教寶寶走路的時候,不妨試著用一下學步帶。不過學步帶只適合有了初步行走能力的寶寶,它可以給寶寶適當的支撐,避免寶寶頻繁摔倒喪失學步興趣。
而且,在使用學步帶的時候,寶媽們要注意不要拉得太緊,不然寶寶還是會將所有重心都放在學步帶上,這樣一來,學步帶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看到這裡,寶媽們就不要再為寶寶嬰幼兒時期的O型腿發愁了。不過如果寶寶出現O型腿的原因是因為佝僂病,寶媽們可就得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以便於更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