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報章雜誌委託機構針對下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候選人支持度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林鄭月娥與曾俊華二人支持度遠拋其他人選。曾俊華現居榜首,但其支持度較早前攀升率不高;林鄭具次但升幅顯著,兩人差距由百分之八點七大幅收窄至僅百分之二點六。如把誤差計算在內,二人支持度基本上不差上下,而林鄭匯聚民意的潛力更為突出。當前競逐下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競爭形勢已經形成,人選共有四位,包括退休大法官胡國興、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四位人選背景各有不同,經驗與專長各有千秋。各界各派仍要以香港根本利益為依歸,選出合資格特首,才能在穩定社會的前提下有效落實發展。
林鄭政績顯著碩果豐
早前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明確提出香港下任特首人選須符合四項條件,包括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這是各界各派選出合資格特首的重要指標。下任特首選舉是未來幾年影響香港發展的關鍵一步,各界應拋下爭拗與成見,理性客觀判斷,為香港整體方向把好關。而四位人選中,林鄭服務香港市民三十六年,其從政及處理複雜事件經驗豐富,而且一直以來堅守立場與崗位,兢兢業業,充分展示出其敢負責、有作為的個人特質。林鄭向來處事幹練果斷,且具備領導的魄力與能力,是理想的特首人選。當前香港發展進入新領域,林鄭的參選對社會各界來說無疑是福音。相信林鄭有能力勝任特首一職,開創香港發展的新局面。
林鄭從政經驗豐富,並且廣泛涉獵政府工作各個領域。尤其她在擔任政務司司長一職時,更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協助行政長官梁振英,落實一系列經濟民生政策。她不謀求個人虛名,行事低調,一心做事,踏實肯幹,是難得的政府官員。過去林鄭在全面協調政府各部門工作上展現了卓越的能力,在推動政制發展、土地房屋、安老扶貧、社會福利等工作上更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過往林鄭被各界稱為「好打得」,正是由於她一直以來堅守立場,行事果斷爽快所贏得的好名聲。
在任職政務司司長前,林鄭擔任過福利署署長、發展局局長、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常任秘書長、庫務司副司長等職位,也負責過財政預算案的相關工作。在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期間,她心繫社會,帶領有關部門推動多項措施,在安老、扶貧等政策方面落實了不少惠民政策。而在任職政務司司長期間,她帶領政府部門首次設立「貧窮線」,作為制定扶貧政策的指引;又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私人土地做福利增加安老宿位;以及在長者生活津貼上加入更大的經濟支援等。在改善社會福利,讓老有所安做出了很大貢獻。
林鄭三十六年來從政經驗豐富,展現了其駕馭複雜形勢的能力,並始終忠心耿耿,堅守愛國愛港的立場。這都在傳達同一個事實:林鄭是下任特首的理想人選。她能夠在就任特首後,延續本屆政府在安老扶貧、土地房屋以及創新科技等領域的良好政策。而她「好打得」的辦事能力更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能夠履行有效落實中央對港政策的重大職責。
當前由於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不參與下任特首競選,香港部分反對派人士頓時失去攻擊的對象。而林鄭原本行事乾脆利落,「好打得」的美名頓時被激進人士攻擊為「強硬」。但反對派無法否認的是,林鄭縱然因為參與特首選舉遭到激進政黨的攻擊,但其民意支持的攀升卻是最快的。這代表香港市民仍然是屬意真正做實事的人選,希望其當選後有效團結各界力量,推動地區發展。
穩中求變齊心謀發展
林鄭從政以來與立法會打過多年交道,同時十分重視立會履行監察政府的憲制責任。在現期香港立會內仍然存在矛盾,政府施政仍面臨阻力的情況下,林鄭有能力推動良好管治,為地區行政與立法營造更多溝通商討的空間。林鄭忠心、實幹、為民的形象深入民心,使其在民意調查結果當中支持率迅速攀升。香港在經歷過一系列爭拗及矛盾後,也渴求這樣一位「貼地為民」的公僕。各界各派應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投林鄭一票,為香港未來正義發聲。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