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舉產生特首更有認受性?陳智思說法值得商榷

2021-02-20 資訊文摘

香港選舉產生特首更有認受性?陳智思說法值得商榷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對於行政長官應該由選舉產生,還是由協商產生,近期在香港引起一些爭議,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被問及這一問題時稱,選舉的認受性更大,有利特首施政。

選舉和協商都是基本法規定的特首產生方式,到底應該選用哪一種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而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也會產生影響。

但選舉是否必然會比協商更具有認受性,更有利特首施政?陳智思的說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果將民主視為按大多數人的意見,從公共利益出發去施政的話,那麼選舉和協商都是落實民主的方式,選舉民主也稱代議制民主,是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投票,選出某個或某些人選,代表選民出任某個或某些職位,進行國家和社會治理。協商民主意指不同的主體通過平等的對話、充分的溝通以及理性的討論,共同參與公共決策以及公共治理的民主形式。

這兩種落實民主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認受性,世界各地也有不同的實踐,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但是,在過去一段較長的時期,香港社會過多地強調選舉民主,而不信任協商民主,甚至有不少人誤將選舉等同於民主,認為只要有選舉,就能達至民主,就能產生最有利於公共利益的結果。有些人將實現一人一票式的選舉,視為爭取民主的唯一目標。這些看法其實都存在誤差,對於真正落實民主會有負面影響。

從全世界各地對民主的實踐中可以看到,一人一票式的選舉未必就能真正實現民主政治,一些國家很早就模仿美國或英國的選舉制度,建立了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但並不能夠真正落實民主,比如距離香港很近的菲律賓就是一個例子。

而經歷過「顏色革命」,透過美式選舉制度產生新政府的一些國家,例如烏克蘭等,選出的政府更只能成為外國勢力的附庸,根本無法真實地反映民意,維護當地人民的利益。

透過選舉實踐民主還需要多方面的社會條件配合,比如,當整個社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的情況下,選舉就不可能實現民主,在選舉中取得勝利的一方,很可能會成為利用公權力壓迫敗選的另一方,而敗選的一方也不容易接受選舉結果,容易引發社會的內部分化。美國現在的情況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麼,在香港的選舉是否就能實現真正的民主呢?從近年的社會發展情況看,情況也是否定的,香港在回歸前幾年才開始有選舉,在過去30年的選舉發展過程中可見,選舉並沒有令香港社會變得更團結,也沒有令香港變得更民主,相反,選舉令社會上不同觀點,不同政見,不同立場的社群之間的爭拗變得更為激烈,雙方之間的分歧變得更大,甚至出現互相敵視的狀況,只靠選舉不但不可能縮窄社會分歧,促進社會共同利益,而只得到相反的效果。

香港回歸以來歷任特首都由選舉產生,但從首任特首董建華至今,特首的社會認受性並沒有因為選舉而持續提升,特首的施政也沒有因為選舉而變得更為順暢,相反,市民大眾看到的事實是,從董建華到今日的林鄭月娥,特首的支持度、認受性,以及施政的順暢每況愈下,選舉並不能夠提升特首的認受性,也沒有對特首的施政產生正面的效果。

香港回歸已經接近24年,到達了50年不變的中期階段,是時候該認真總結一下香港各種政治和社會制度了,近期社會上開始討論特首產生辦法應該用選舉還是協商,這也許是一個好的開始,不論用甚麼方式,都有必要作出一定的改革,以期讓香港的制度更能符合社會現實,更能真正落實民主,促進民生。

作者: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相關焦點

  • 潮籍香港特首顧問陳智思:與暴徒切割 香港才有未來
    作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非全職官員,主要為社會各界專家)召集人的陳智思被外界認為是林鄭月娥最重要的智囊之一。他參與了大量特首的決策過程,對當下的局勢有深入的見解。今年四月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機智、強硬回擊主持人刁難的視頻,不久前突然「爆紅」網絡,他笑言出乎意料。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背後的"操盤手",居然是這個祖籍潮南峽山-陳智思
    林鄭成功當選香港特首,陳智思一下子成了香港社會炙手可熱的人物。那麼,陳智思究竟是誰?他是一位橫跨香港商界、政界和社會福利界等多領域備受稱譽的青年才俊,更是來自海外潮商「富過三代」典型家族的後起之秀。1990年10月,他又將旗下的香港商業銀行與亞洲保險合併,成立了亞洲金融集團,並於同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如今,亞洲保險已成為香港著名的保險公司。他與弟弟陳有漢一起,超越父輩,將家族金融事業發展到了又一個新的高度。有人問陳有慶:有句古話說「富不過三代」,但你們的家族依然昌盛,秘訣是什麼?
  •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在香港特首選舉中勝出
    根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在有三名候選人競爭的情況下,如果有任何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取得超過600張有效選票即當選。否則,取得最高票數和第二高票數的候選人將進入單一輪投票,其他候選人被淘汰;如在第一輪投票中出現同票情況,則需進入下一輪投票,直至有一名候選人取得超過600張有效選票,或投出兩名候選人進入單一輪投票。  單一輪投票只進行一次。
  • 中聯辦:香港特首選舉公開公平公正
    核心提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負責人近日表示,本次香港特首選舉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特區政府將按照有關法定程序報請中央政府任命。
  • 香港產生第一位女特首,她是何許人也?
    負責選舉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的選舉委員會共有1194名委員,他們從26日上午9時至11時陸續到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主投票站及其他投票站進行無記名投票。   根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在有三名候選人競爭的情況下,如果有任何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取得超過600張有效選票即當選。
  • 從實習測量師到香港特首
    商界神奇小子「在過去的選舉工程中,我更加深刻感受到香港人和我一樣,對維護核心價值都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法治、人權、誠信、廉潔、新聞、言論和集會自由,不僅是我們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更加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梁振英發表當選感言時說。
  • 香港大律師公會人士指特首指定法官是「人治」湯家驊:這種說法很...
    對於香港大律師公會相關人士稱由特首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是「人治」,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湯家驊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說法「很奇怪」,因為基本法中早已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由行政長官任命。
  • 港媒稱特首選委會可能將改革,譚耀宗:人大會議無香港議程,外界無須...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北京將啟動程序,取消117個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選舉委員會議席;將改革選委會的組成部分,其中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選委,由過去51席增加到近200席,即所有政協委員均會成為選委會委員。對於上述傳聞,油尖旺區區議員涂謹申23日稱,「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 香港選委會選舉宣布結果 泛民奪325席(完整名單)
    【觀察者網綜合】香港2017特首選舉各界別當選選委名單今日(12日)統計出爐。扣除461名已經產生的席位,一共有25個界別分組及小組,合共1239名候選人競逐733個席位。所有選委將於明年3月共同選出下屆行政長官。
  • 身為香港特首,究竟該講中文還是英文?
    但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這次遇到的語言問題,卻要稍微複雜一些。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林鄭昨天(3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回答香港某記者用英文提出的有關土地供應問題時說,用英文重複一次廣東話的答案是「浪費時間」,希望新聞處處長日後考慮安排實時傳譯。
  • 快訊 |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
    3月26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其得票已超過選舉條例規定的600張有效選票。◆ 2017年3月19日,由選委籌辦的特首選舉論壇在亞洲博覽館舉行。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同臺論戰。她強調,無論有多少惡意攻擊和無理指控,都難以動搖其參選意志。
  • 首位香港女特首,平民出身林鄭月娥
    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自1980年由香港大學畢業後便一直擔任政府公職,在36年的時間裡出任過20個不同的政府職位,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如衛生、財務、福利、規劃等。參選特首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為港府的「二把手」。本次選舉中的另兩位候選人是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退休律師胡國興,分別獲得365票和21票。
  • 林鄭是理想特首人選/張學修
    當前競逐下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競爭形勢已經形成,人選共有四位,包括退休大法官胡國興、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四位人選背景各有不同,經驗與專長各有千秋。各界各派仍要以香港根本利益為依歸,選出合資格特首,才能在穩定社會的前提下有效落實發展。
  • 香港特首普選須組提名委員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等通過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31日下午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制定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必須嚴格遵循香港基本法有關規定,符合「一國兩制」的原則,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體現均衡參與,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循序漸進地發展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
  • 香港特首林鄭發帖改用書面語,網友點讚「書同文」
    據文匯網報導,記者發現自11月下旬起,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布社交媒體時改用書面語。此前,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多是用粵語口語發言,比如11月19日的發帖內容:「我喺今早見傳媒時話留喺理大校園有唔少係十八歲以下嘅未成年人士,警方已作特別安排,只會登記身份,然後佢地就可以返屋企,唔會即時被拘捕,我知道到今晚八點,已經有大約三百名十八歲以下嘅人士安全咁離開,我呼籲其他喺校園內嘅未成年人士立即以呢個安排離開,你地嘅屋企人都等緊你地。」
  • 【央視評論】香港政改 反映民意要求同存異
  • 關鍵節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作出堅定承諾
    來源:海外網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相信經各方努力區議會選舉投票會和平有序。(圖源:大公網)海外網11月24日電香港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今日(24日)舉行。上午8點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羅便臣道2號高主教書院投票,隨後她對媒體表示,此次區議會選舉正值社會動亂,面臨很大挑戰,但相信經各方努力,投票會和平有序。綜合香港文匯網、大公網等媒體報導,林鄭月娥24日上午表示,此次籌辦區議會選舉面臨很大挑戰,「很高興知悉,今早7點半已有超過600個投票站順利開始投票,僅兩個投票站有輕微延誤。」
  • 「不搞三權分立」引香港反對派不滿 炮製「皇帝論」危言聳聽
    各界認為,提出歪論的人在政改後再藉機歪曲香港基本法,張曉明此刻釐清行政長官的角色、責任和地位,更有必要。 張曉明:特首超然三權之上 據香港《明報》報導,張曉明日前在出席基本法頒布25周年研討會時發表《正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的致辭。
  • 接棒香港特首,有一道必須的「組織程序」
    3月27日上午,香港特首梁振英在行政長官辦公室與前一日當選的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會面之後,兩人一起出現在大批記者面前。  在記者招待會上,梁振英向林鄭月娥表示祝賀,同時表示將做好一切交接工作。那麼,政知局想問的是,香港特首的交接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