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叫羅元成的14歲少年,能把目前最流行汽車的性能分析得頭頭是道,能與外籍老師使用流利的英語對話,會安裝複雜的電腦軟體……也許你會說,這個少年肯定是哪個學校的尖子生。但是你錯了,他是一名被醫學專家預言活不過7歲,連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的智力障礙少年。他的這些知識、技能完全是在父母的鼓勵下,自學而成的。孩子創造的這些奇蹟,飽含父母的無窮心血。
醫生曾預言他活不過七歲
21日,記者來到羅元成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湖小區的家中,羅元成正在書房裡熟練地使用電腦。「他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玩電腦和看汽車方面的書。」羅元成的媽媽鄺江對記者說。
羅元成1994年出生,剛出生時沒有什麼異樣。可是,直到一歲半,鄺江和丈夫發現孩子還不能走路。帶到北京一檢查,診斷結果是腦白質營養不良,天生智力障礙。醫生對鄺江夫婦說,孩子只能活兩三年,最長活不過七歲。「聽了醫生的話,我當場就昏了過去,醒來後,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不管花多大代價,都要全力拯救孩子!」鄺江飽含深情地對記者說。
在北京為孩子求醫的日子裡,夫婦倆不僅耗盡了積蓄,更傷神的是,孩子每次吃飯都要慢慢喂,一餵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剛餵飽,又「譁啦」一下全吐了出來,連醫生都感到厭煩了,勸他們把氧氣管拔了,但他們堅決不同意。
學校拒收只好家中自學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夫婦倆希望兒子也能和別的孩子一樣去上幼兒園。可是,由於腦子先天存在缺陷,兒子的自制力極差,生活不能自理,說話時,總是不斷地流口水,雙手端碗都端不穩。她把兒子送到幼兒園不到一個星期,幼兒園就要求把孩子接回家。傷心過後,夫婦倆決定自己來教育孩子。要讓兒子今後能自立,首先就要學會走路。於是,在九江市環城路上,人們天天都能見到夫婦倆帶著孩子學走路。終於,在兒子3歲的時候,獨自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夫婦倆喜極而泣。
鄺江告訴記者,為了教會兒子一個動作,即使是拿起剪刀把一張紙剪開,也要花費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們從來不感到厭煩。一天,鄺江和丈夫在教兒子走路時,隨便教他認廣告牌上的文字,沒想到只教一次,兒子就能牢牢記住。教兒子認識了千餘個漢字後,兒子竟然不用再教,就能從電視、字典上自己學習新的漢字了。到現在,孩子已經能熟練閱讀各種文學名著了。
父母鼓勵關愛下不再自卑
鄺江告訴記者,由於醫生預言兒子不能活過七歲,所以,夫婦倆儘可能讓兒子感覺到快樂。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於,醫生預言的7歲到了。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並沒有離開,而是繼續茁壯成長,夫婦倆更有信心了。
漸漸長大的羅元成渴望與外人交流,但是他們每次把孩子帶出去,別人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自卑。每當這個時候,夫婦倆就鼓勵兒子:「羅元成,你是非常聰明能幹的,勇敢地去與別人接觸吧!」
時光飛逝,轉眼間,14年過去了。如今,兒子與人交談起來,滔滔不絕,絲毫沒有了自卑感。並且,在夫婦倆的大力鼓勵和精心指導下,羅元成不僅有了吃飯、上廁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開始展露出他在某些方面不可思議的超常才能。
能用英語與外籍老師對話
2002年的一天,九江學院一名外籍教師來到鄺江所在的郵政營業所寄郵件,外教老師講的是英語,鄺江一句也聽不懂,十分著急。這時,在旁邊玩耍的羅元成竟然給媽媽當起了翻譯,與外籍教師聊得十分開心。外籍教師走時,還一個勁地稱讚羅元成發音很準。而在此之前,羅元成從來沒有與人用英語交流過。直到現在,鄺江仍然沒有弄明白:兒子沒有上過一天學,自己只是為他買了一些英語碟子讓他自己聽著玩,從來沒有人特意去教他學習英語,他的英語怎麼就達到了能與外籍教師交流的水平?
對汽車電腦有濃厚興趣
不僅如此,羅元成對汽車、電腦、音樂和體育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羅元成的書房中,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尤以汽車和電腦方面的書籍為多。記者隨便問了他幾款品牌的汽車,他對車子的性能,價格等都了如指掌。他還向記者推薦:「像你這種收入和工作性質,建議你買10萬左右的車子。」鄺江告訴記者,兒子的這些汽車知識,都是他自己看書和上網自學的。
從來沒有學過電腦的羅元成,還能把一臺空白電腦安裝好系統,安裝上遊戲軟體。「他的電腦知識也是依靠看書和自己摸索獲得的,有些電腦遊戲,我學了老半天都學不會操作,可是他卻不僅能玩,還能安裝,無師自通,真是神了!」鄺江對記者說。
「今後,我想搞遊戲開發,自己設計遊戲伺服器,現在搞遊戲軟體開發前景很好;我還想搞汽車設計,設計一種不用燒油,既能在陸上跑,又能在水裡遊,還能在天上飛的環保型汽車,我相信這種汽車一定是未來的主流車型!」羅元成雄心勃勃地對記者說。
很會模仿周杰倫聲調唱歌
羅元成還是個音樂迷,體育迷。他喜歡聽流行歌曲,他模仿起《菊花臺》來,聲調簡直跟周杰倫一模一樣。他還喜歡看球賽,每當德甲、英超、意甲、中超、NBA各球隊比賽時,他都能脫口說出每位球員的名字,參加過一些什麼比賽,有什麼特長等等。
「爸爸媽媽,你們不要放棄我!」在採訪中,羅元成多次對父母這樣說。「不會的,爸爸媽媽永遠都相信你是最棒的,永遠都不會放棄你的!」面對兒子,夫婦倆目光中充滿慈愛,微笑著重複。
記者手記:智障患者也有潛能
沒有上過一天學的羅元成,為什麼有這些連他的父母都不了解的超常才能?記者採訪了九江市一醫院、附屬醫院等多所醫院的腦外科、神經外科方面的專家。他們告訴記者,部分智障患者確實有著超常的認知能力,具有極強的記憶、藝術等方面的特殊才能,這部分智障患者經過訓練後,往往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天才,如中國的智障指揮家舟舟,先天就對音樂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日本的智障患者山村,老師發現他畫蝴蝶和蒼蠅的技巧令人驚訝,於是有計劃地對他進行訓練,使之成為一名動物與昆蟲的指畫畫家。
科學研究證明,智障兒童只是其中一部分智能受到損傷或先天不足,但造物主總是公平的,這方面給予你的不足,另一方面就可能加倍地給予你。只要教育者能悉心付出,找準切入點,就可以挖掘出孩子的無限潛能。(曹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