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孩患肌肉萎縮堅持高考 醫生曾稱其活不過18歲
一年前,即將升入高三的曹兆昱面臨人生中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繼續讀下去,還是放棄。最終,他選擇了前者。作為一個全身肌肉漸漸萎縮,每天都在與疾病搏鬥、只能靠輪椅出行的孩子,這樣的決定也意味著一次挑戰。一年過去,曹兆昱堅持下來了,昨天,他與北京7萬餘名同齡孩子一起,邁入高考考場,他要用這場考試檢驗自己12年學習生涯的付出與努力,向自己的大學夢發起衝擊。
老師把曹兆昱推進考場。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患病
初一時喪失走路能力
昨天早上6點,曹兆昱就醒了,這比他自己定的鬧鐘早了半個小時。早餐只吃了一個麵包,曹兆昱就捧起書本開始複習。他仔細翻讀了兩篇古文,碰到一個生詞記不住讀音,他遲疑了一下,開著電動輪椅在房間裡找到IPAD,上網查到正確讀音。
這個早晨看起來與過去一年裡的每個早晨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幾個小時之後,曹兆昱將迎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
曹兆昱是人大附中第二分校的一名高三學生,也是該校唯一一位每天坐著輪椅上下學的學生。4歲時,曹兆昱被查出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這種疾病十分罕見,主要表現為肌肉逐步萎縮,最終喪失運動能力。小時候,曹兆昱跟同齡孩子相比運動能力要差很多,跑步很慢,經常摔倒。初一時,他喪失了走路的能力,生活變得不能自理。
醫生說他活不過18歲
「醫生曾預言我活不過18歲,我今年剛好18歲,而且還覺得身體狀態挺好的。」曹兆昱是個陽光、樂觀的大男孩,他並不忌諱跟別人談論自己的病情。今年2月28日,正上高三的曹兆昱迎來了18歲生日。奶奶對他說:「從今天起,你每多活一天都是多『賺』一天,所以,你要活得精彩!」儘管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病痛,但曹兆昱從未放棄自己。為了鍛鍊手的靈活性,他學會了左右手寫字;為了不讓胳膊肌肉退化,他就在輪椅上練習支撐。
他一直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上下學,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盡力完成,他的物理和生物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
追夢
偷偷跑出門考察大學
升入高三後,同學們都在為自己的大學夢想奮力拼搏時,曹兆昱卻一度打起了退堂鼓。「因為自己的身體條件,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就算考上了能不能去上大學。」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曹兆昱還是決定繼續讀高三,他要用高考來檢驗自己這12年所學的知識,更希望考上大學,學到一門本事真正養活自己。
真正面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曹兆昱又一次猶豫了。5月17日,高考填報志願的最後一天,曹兆昱還沒有決定最後報名的大學,因為他報考時要考慮的因素比同齡的孩子多很多。在學校裡生活只能靠輪椅,連去食堂打飯和上床、去衛生間都要人照顧的他,只能選擇離家近又交通方便的學校。離報志願還有兩天時間,曹兆昱背著奶奶坐著輪椅乘地鐵從學校來到了北京聯合大學,一口氣看了三個學院。
從聯合大學回來,曹兆昱很快就報好了志願。他選擇了聯大信息學院的軟體工程、師範學院的應用心理學和數字媒體技術。其中,他最想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小時候就對電腦感興趣,而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比較適合用電腦工作。
赴考
堅持自己坐地鐵趕考
早上7點半,曹兆昱在兩位幫助他的志願者的陪伴下開著電動輪椅出家門。
從家到地鐵火器營站進站口,只花了不到3分鐘。這是曹兆昱早已預測好的時間。高考前,志願者們曾徵求他意見想開車送他去考場,被他回絕了,因為不想搞特殊。為此,他特地提前3天看了考點,並作出精確的測算,從家裡到地鐵口只要3分鐘,地鐵只有兩站,出了地鐵到考點只需5分鐘。「半個小時就能到。」
早上8點,曹兆昱到達八一中學考點。幾位相熟的同學圍上來,大喊他的名字:「曹哥,加油啊。」看到熟悉的老師和同學,一路上有點嚴肅的曹兆昱,露出了笑容。
上午11點27分,離語文考試結束還有3分鐘,曹兆昱提前交卷自己開著電動輪椅出了考場。「考得還行吧。」曹兆昱說,感覺語文跟幾次模考難度差不多,作文構思了一個半小時,都寫完了。第一天考試結束,曹兆昱表現得很樂觀,這讓一直陪著他的志願者韓楊也鬆了一口氣:「小曹還是挺樂觀、堅強的,從他身上我們也學到了很多。」(記者: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