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聯手密西根大學打造「全球學位通」計劃,學分互認課程無縫銜接

2021-02-28 第一教育


全國率先開設跨國雙學位項目;吸納國際先進課程與科研體系優勢,打造「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獨有「交大密西根模式」跨國界孵化效應突顯……

2000 年,上海交大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共建上海交大機械工程學科並創建交大密西根試點班。經過數年的努力,上海交大機械學科整體實力躍居全國第一,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6年,兩校將該試點班擴展為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這是上海交大為創建國際一流大學,進行國際化綜合改革的一個試點特區。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合作開啟新篇章。密西根大學校長Mark Schlissel(馬克·施萊賽爾)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正式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

未來,上海交大將與密西根大學將繼續強強聯手,共同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育機構,培養全球頂尖的創新人才。

根據協議,兩校在已有的合作項目外,還將繼續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通過「全球學位通」計劃(Global Degree Pathway,以下簡稱「GDP」計劃)引領下一代全球學位教育改革,建設更為多元化的國際教育平臺。

據悉,GDP計劃將以交大密西根學院為樞紐,鼓勵交大密西根學院本科畢業生前往密西根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攻讀碩士學位,打造「無縫對接」的國際教育通道。

「這裡的『無縫對接』有兩層意思:一是課程上的無縫對接。我們的兩個本科專業通過了ABET認證(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性和普遍性的認證體系),對標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行業標準,與國際著名學府的碩士課程可以實現無縫銜接,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申請國外知名高校的成功率,而且使他們能夠快速地適應國外的教學體系;同時,我們的課程還與國外合作夥伴大學實現了本碩階段學分互認,如果某一門課程本科期間已經在交大密西根學院修讀完畢,那麼碩士可以不用再重複修這門課了,給學生創造了更多的科研和實習時間。」

「二是與世界一流大學的無縫銜接。以往我們和密西根大學是點對點合作的,符合條件的學生畢業後基本會直升到密西根大學繼續深造。而GDP計劃不把學生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限定在密西根大學,我們還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德州農工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都達成了合作,未來這個名單會進一步擴大到更多世界一流大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學校,取得更加多元化的發展。」交大密西根學院教學副院長鄭剛副教授表示。

據了解,GDP計劃項目涵蓋眾多學科,跨越不同學院,打破了國內國外、學院學科之間的界限,將更有助於培養跨學科的國際化高端人才。

「學院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申請GDP項目,在育人方式和理念上,GDP項目更加注重領導力、德育、全球視野等方面的培養,致力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袖型人才。」交大密西根學院研究生教育副院長孔令遜教授介紹說。

此外,根據協議,上海交大與密西根大學還將攜手深化科研合作,共建以智能互聯繫統、能源材料和系統等研究方向為主的科研中心;攜手國際「教學人才計劃」,共促一流教師隊伍發展。

據悉,交大密西根學院目前設有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兩個專業。新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已經獲得教育部批准,今年將開始招生。學院按照ABET(美國工程技術認證協會)制定的工科大學生能力要求,採用全英文教學,課程體系融合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和以能力考核為基礎的質量保證體系,教學水平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高度認可。

學院每年的畢業生中,超過80%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高校深造。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中,絕大部分被華為、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英特爾、通用、麥肯錫諮詢等國內外龍頭企業和跨國公司錄用。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實施「全球學位通」計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籤署了新一輪合作協議,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將實施「全球學位通」計劃,支持該學院本科畢業生前往密西根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攻讀碩士學位
  • 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推「全球學位通計劃」,與國外名校「無縫對接」
    2019年5月16日,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院長黃佩森表示,該院已啟動「全球學位通」計劃(Global Degree Pathways,以下簡稱「GDP」計劃),鼓勵學院本科畢業生前往國外一流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打造「無縫對接」的國際教育通道。
  • 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50%學生項目獲市級創新獎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未來,上海交大與密西根大學將把「全球學位通」計劃進行無縫銜接;深化科研合作,共建以智能互聯繫統、能源材料系統等研究方向為主的科研中心;促進一流教師隊伍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籤約儀式在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新建的「龍賓樓」進行,這是一棟超大型學生創客空間,將為學子們智慧迸發、腦洞大開提供無限可能。
  • 上海交通大學:2019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計劃在京招生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3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 交大密西根學院迎來密西根大學、康奈爾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訪問生
    9月28日晚,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在龍賓樓的中庭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迎新晚會,歡迎一批特殊的「新同學」,他們是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康奈爾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200餘位訪問學生。這個秋季學期,他們以借讀生的身份來到交大閔行校區進行為期一學期的訪問學習和生活。
  • 重慶交大西南交大戰略牽手:課程共享、學分互認
    西南地區兩所知名交通大學戰略牽手。7月28日,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重慶籤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推進兩校之間課程共享和學分互認,構築未來科學城南部創新中心極核。
  • 滬上19所高校將互認慕課學分
    「好大學在線」作為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發的中文慕課平臺,最大突破在於首次打通了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的「慕課」學分互認。
  • [迎黨代會]交大密西根學院黨委:紮根中國,融貫中西,打造世界一流的...
    優化支委的組織架構,做好黨員「項目化」引領建設,打造多元化支部生活。近年來,學院先後獲評上海交通大學「黨建創新獎」、校黨建基金二等獎、「先進學生黨支部」、「優秀黨支部」、「黨日活動優秀案例」、「校黨建共行計劃一等獎」等榮譽稱號。學院堅持人才強院,按照世界一流大學師資的標準,實行全球公開招聘,打造國際一流的師資隊伍。
  • 重慶交大西南交大戰略攜手:課程共享、學分互認
    西南地區兩所知名交通大學戰略牽手。7月28日,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重慶籤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學科建設:瞄準國家戰略發展西南交大將依託自身學科專業優勢,重點對重慶交大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專業建設進行指導,適時在重慶交大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雙方可根據教學科研需要可聘請對方教師作為兼職博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學業導師等。
  • 交大密西根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
    8月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龍賓樓一樓隆重舉行。密西根大學副教務長Valeria Bertacco、密西根學院院長黃佩森、黨委書記兼科研副院長楊明、學術事務副院長陳謙斌、研究生教育副院長孔令遜、本科生教育副院長鄭剛、黨委副書記兼行政總監楊豔春等領導和特邀嘉賓出席了典禮。
  • 教師風採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教書育人獎」:密院國際化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團隊
    近年來,密西根學院秉持「全球視野、交叉學科、創新為道、質量為本」的辦學理念,圍繞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與國家未來需求」的國際化、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的構想,通過國際合作和交叉學科的方式打造了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
  • 目標上海交大,你應該了解這些招生亮點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計劃」將進一步打造好奇心驅動的拔尖學生培養體系,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批判性思維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視野的創新型領袖人才。以「整合科學」(Integrated Science)為抓手,培養具有寬厚科學基礎,融會貫通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
  • 高校課程、學分互認超前了嗎?
    學分互認難表面上看是制度銜接的問題,但實際上是人才培養規格、課程標準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任何一個層次的院校標準建設都不太完善的情況下,認定、轉換某一課程的學分並沒有太多依據。缺少難以服眾的人才培養標準,校際辦學制度的銜接就會遭遇障礙。
  • 上海交大兩個本科專業通過ABET認證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了解到,密西根學院的機械工程和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正式通過美國ABET認證。  什麼是ABET認證?據了解,這是個應用科學、計算機、工程及工程技術等領域全球公認的最具權威性和普遍性的認證體系。對於學生而言,其所在的專業項目獲得ABET認證就意味著人才培養質量被業界廣泛認可。
  • 上海交通大學助力學子云端上交大
    今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從2020年起實施「強基計劃」。上海交大作為試點,將以致遠學院為依託,積極打造「厚植基礎+使命推動+好奇心驅動」的強基人才培養體系。致遠學院在2018年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評估總結中獲全國第一的全優成績。
  • 上海交大發布2018年本科招生亮點
    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本科招生亮點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整合各學科優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養理念,推出「1+4+X」招生培養模式,即1個致遠榮譽計劃、4大試驗班、X個無限發展可能,有效應對新經濟、新產業發展與需求;圖靈獎得主交大成立計算機科學中心
  • 交大密西根學院
    交大密西根學院全景圖 交大密西根學院創新中心 交大密西根學院俞黎明學生中心 交大密西根學院電子閱覽室 交大密西根學院休息室
  • 上海交大打造中文"慕課"系統 引領潮流國內名高校共享"在線課程"
    昨天,在線教育發展「慕課(MOOCs)」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全球最大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和Edx管理者齊聚一堂,集中探討在線課程帶來學習模式革命性影響。C9高校及部分985高校聯合籤署《中國高水平大學「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協議》,率先「試水」中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跨校聯合輔修專業培養模式。
  • 江浙滬籤高校學分互認協議 8校將共享精品課程
    學分可以自由轉入和轉出,包括從社區學院先學1-2年,然後轉入4年制大學拿學士學位。當然,轉學之前的學科內容需與新學校相關課程相類似,否則新學校就無法保證先前學分全部被承認。如美國的「克萊蒙特大學聯盟」和「常青藤盟校」,每個學校是獨立的,有自己的教職員、學生、目標和特定的教學領域,提供小型學校可以實現的有特色的課程和教學模式。
  • 中國學分互認第一案例調查
    作為我國遠程共享教育資源的示範性案例——上海交大、浙江大學、西安交大共享學分,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合作。兩年半來,這一類型的合作在國內雖然已非孤案,但仍然是跨地域多高校學分互認的唯一案例。  先行者的孤獨,折射出高校之間的合作將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就像信息化行業裡面的行家常說的:沒有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只有等待解決的機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