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線下培訓機構盲目擴張 抗風險能力弱
教培行業「預收款」的特性使得大部分線下培訓機構將生存依附於現金流而非利潤。機構的盲目擴張,過度營銷問題在現金流接濟不上就暴露無遺,導致降薪裁員、甚至倒閉跑路。同時,教培機構並無實際資產抵押,在不盈利的狀況下,銀行貸款基本無門,只能依靠投資方接盤。
深圳市某培訓機構,經營狀況還不錯,原有200多學生。校長為了擴大規模,多方籌措資金,並將近年來的盈利全部投入其中,還搬遷了新教室,購置了新設施,並高薪聘請了多名教師。然而新校區的招生狀況並不理想,開支比以前多了一倍多,資金又跟不上,導致培訓機構的運營入不敷出,進退兩難。
疫情暴發後,預收款的負債性體現得更為明顯。疫情導致服務暫停,教育機構必然面臨家長的退費要求,直接影響機構生存發展。
在線教育平臺從「可有可無」變「必需品」
在線教育,從2014年開始,就成為炙手可熱的創業方向。然而在疫情之前,大部分教培機構固步自封,缺乏創新精神,認為傳統線下式教學就可以滿足需求,線上授課可有可無,以至於疫情到來之後,不得不慌忙中隨便找尋線上授課工具,效果可想而知。
隨著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線教育開始從「可有可無」變成機構「必需品」。網際網路企業開始拿錢砸平臺,侵入在線教育市場;傳統教育企業也紛紛轉身,建立在線教育事業部。
共學雲私雲定製開發服務
共學雲的目標,正是力圖解決上述培訓機構的在線轉型痛點。對大部分培訓機構來說,線上線下相結合,顯然是最穩妥的打法。傳統面授業務不能丟,互動直播平臺得建,網校也得有。
但是,除了個別有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的大機構之外,很多中小培訓機構無法自主搭建網校。他們的需求是: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搭建在線教學的平臺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痛點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因此,共學雲選擇了另一條路,專為這類中小培訓機構提供完整的在線解決方案。共學雲私雲定製服務,可以為機構提供完全獨立的在線直播系統、網校管理系統、硬體互動教學終端以及其他定製開發服務等。以幫助中小培訓機構實現線上線下結合,實現從傳統面授到在線教育的轉型。
1、私有網校開發成本
要擁有一個自己的私有網校,除了組建團隊自主設計研發外,還可以找一些外包公司定製研發,費用都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而這些都不是中小教育機構願意承擔的成本。
而共學雲是基於教育雲平臺的標準化服務,設計團隊考慮了教培市場的基礎需要,設計了針對小型培訓機構的基礎版本、針對中型機構的專業版本以及針對大型教培的旗艦版本等多個版本,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而費用也僅僅是10萬元起。
共學雲私雲定製包產品模塊化管理的方式,可以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用戶,按需配置自己的網校,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而10萬元起的價格在市面上同類服務商收費標準中是絕無僅有的,甚至低於同類報價的50%甚至60%以上。
2、專屬運維託管服務
教培機構想擁有自己的網校,除了上述自主設計研發成本之外,網校建立好之後大大小小的運維管理服務也是需要專業工程師來把控,這對於機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成本。以二線城市高級運維工程師薪資標準來算,一個人一年的支出就是10萬起,這還沒有算上機構其他大大小小的福利支出。
考慮到這一點,共學雲網校定製開發服務中7X24小時高級運維工程師技術託管服務幫機構解決了日常的運維工作。
3、個性化網校品牌打造
不少機構為節省成本,選擇用公雲平臺的軟體來線上授課,比如釘釘、騰訊會議等,殊不知這樣最終會導致學員最後記住的是釘釘、騰訊這些品牌,而不是機構的品牌。
而共學雲網校定製開發服務中,可以幫助機構定製私有終端界面和logo,保證機構品牌的露出。除了提供專屬的定製化服務,在版面及相關個性化功能等方面也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共學雲還可為機構提供基礎原始碼及文檔,幫助機構二次開發,獨立部署在機構的私有伺服器,機構可以自己管理數據系統,充分保障了私密性。
另外,受疫情影響,不少培訓機構生存困難,老師的流動性變大,機構日常管理、招生、教學、財務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完全靠人工進行管理已經行不通了,除非花費大量人力資源在日常的管理上。
共學雲的網校管理系統緩解了培訓機構在管理上的壓力,實現一臺電腦管理你的網校,讓教學運營管理形式完整閉環,提高招生業績、管理效率、優化學校盈利、完善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