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程暉
12月1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會同地區經濟司、人事司等單位成功舉辦「發改書吧思享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第9期學習交流活動,主題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看我國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本期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主持,特邀嘉賓為國研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教授,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夏成,德勤全球基礎設施業務中心合伙人林珏,中國旅遊集團海南區域總部總經理兼中國免稅品集團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王軒。辦公廳、地區司負責同志,委內司局和委直屬單位青年同志100餘人參加。部分地方發展改革部門青年同志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
從「試驗田」向更高水平開放的歷史性跨越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非常重大的時代意義,它既要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又要符合海南自身發展的定位,同時還要學習和借鑑國際上自由貿易港的一些管理經驗和成功運營方式。」趙晉平博士談到,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在自貿試驗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特別是進一步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水平,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我國自貿區建設從「試驗田」向更高水平開放形態的又一次歷史性跨越。
他談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對海南自貿港的制度和政策體系進行了科學的頂層設計,有很多亮點。
一是實施範圍覆蓋全島,成為全球最大自貿港,建立全域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行「一線放開、二線高效守住」的海關制度;二是按照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建立和完善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重點,絕大多數商品、資金、人員、運輸等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動的制度與政策體系;三是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型特殊財稅制度,除對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之外,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按15%徵收,取消增值稅和消費稅等稅種,設立銷售稅,並對其他稅種進行歸併;四是在特殊經濟功能區法治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海南自貿港未來將實行以國家頒布《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基礎、依據海南經濟特區立法權制定的地方法規為配套的法律體系,為自貿港的特殊經濟功能提供法律依據和強有力法治保障;五是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初期的早期安排作出明確部署,即在2025年之前自貿港制度和政策體系尚未完全形成階段,在部分重點領域和重點園區先行實施部分自貿港政策,為探索推進自貿港制度建設路徑和加強風險防控工作積累經驗,讓企業和居民儘早分享自貿港建設的成果。
趙晉平分析說,海南具有兩大突出優勢:一是始終保持和全球最大市場和最強成長性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密經濟聯繫,經濟腹地十分廣闊,受中國經濟發展輻射帶動和發揮開放門戶的作用長期存在;二是海南島擁有3.54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和200萬平方公裡以上海洋面積,產業布局預留空間大、規模優勢顯著。
「當然,海南的經濟發展水平、開放度、產業競爭力、創新能力、金融產業實力等方面和香港、新加坡自貿港建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為此,海南一是要學習借鑑香港、新加坡自貿港建設的成功經驗;二是要加強和香港、新加坡之間的緊密合作;三是充分吸收香港、新加坡的資本、人才等進入海南,為其企業和居民來海南投資興業提供良好環境;四是充分發揮獨特地緣和規模優勢、低成本優勢,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全球要素聚集,增強融合能力。」趙晉平談到。
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桑百川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如何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做了分析。
他談到,通過對比WTO規則、2002年籤訂的美澳FTA、2007年籤訂的美韓FTA、2017年籤訂的歐加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和TPP協定、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其他國際經貿協議,可以看到先進國際經貿規則發展趨勢。「除了按照自貿港的一般建設標準去推進一些政策制度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按照國際經貿發展趨勢,對標先進的國際經貿規則。」
首先,要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提高透明度。「我們看到現在國際經貿規則演變的基本方向,正在朝公平貿易的方向發展,那麼保障公平貿易和自由貿易的兩個重要支柱,一個是非歧視,另一個就是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無論是RCEP、TPP後來的CPTPP等自由貿易協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桑百川談到,「比如在對外經濟貿易領域中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在官方網站或者官方報刊上予以公開。如果涉及到國際事務的政策規則,要至少使用中英文兩種語言來公布。對政策和法規的修改與制定,都要有明確的解釋說明等。修改還要徵求公眾的意見,預留不少於60天的公眾評議期、不少於6個月的過渡期,並在徵求公眾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完善,這樣才能保證政府決策的可預見性和穩定性。」另外,要建立高標準透明度的審查機制,包括RCEP也明確規定了透明度相關內容審查機制。海南自貿港可以率先在這方面做一些探索,參照歐盟透明度審查做法,因為歐盟相關審查機制是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一種機制。
其次,要堅持競爭中立原則。競爭中立原則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由澳大利亞提出,主要用於管理政府的商業行為。海南可以率先去探索推進國有企業競爭中立原則的實施。按照國家已經確定的國有企業總體改革方案,實行分類改革的原則。比如規範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並對財政補貼的類型、金額、理由及時加以公布,促進商業性國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不得以低於市場價格取得任何要素資源,消除商業性國企的額外競爭優勢。海南自貿港在建設中要提前規劃政府採購開放的事宜,及早在這方面做出垂範。要打造政府採購數位化平臺,建立政府採購網絡系統,通過統一平臺來發布相關的採購信息、採購情況,落實政府採購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措施等。
再者,要充分保障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自主權。如果事事都由中央部委來審批,沒有大膽闖大膽試敢擔當的勇氣,最後往往是等著別人去推動,就會很被動。所以應該建立一套海南探索擴大對外開放的容錯糾錯機制。
通過技術創新開闢產業賽道
德勤中國合伙人林珏,最近三年一直在負責德勤在海南市場的招商引資工作,他對海南自貿港的產業發展定位有著深入的思考。
「一是海南要發展什麼產業?二是為什麼海南有比較優勢去發展這些產業?三是怎樣去發展這些產業?」林珏在思享匯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應該是通過技術創新來開闢新的產業賽道,讓海南成為內外循環的一個接口和橋梁;通過制度創新,去塑造海南新的比較優勢,這個比較優勢一定要在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上;通過基建創新去培育產業,讓這些新的產業能夠落地在海南。」
他談到,這就需要通過前瞻性的視角,不僅僅要看中國2025年、2035年的遠景目標,還要對標世界技術發展趨勢。「比如中國宣布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海南目前在建的基礎設施、軌道交通、重點園區以及城市,有沒有朝著綠色建築、節能環保的方向去走?再比如,在布局產業賽道的時候,需要用風險投資的眼光去探索,要去看未來10~20年有哪些技術創新會變成下一輪的顛覆性趨勢。」
「比如說能不能把海南作為智能製造生態圈的數據中心,擴大數據領域的開放,發揮數據跨境有序安全流動的制度性優勢,把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加工、數據應用等這些在智能製造生態圈裡最有增值價值的部分放在海南。」林珏談到,對於企業而言,更希望看到的是,在別的地方做不了的事情,在海南可以做,或者在別的地方做效率很低的事情,在海南做可以效率更高。
林珏在談到具體領域時表示,比如物流領域,進口跨境電商在海南設置境內海外倉、出口跨境電商的帶電帶磁產品包裹承運等,這些政策能否得到突破;比如金融科技領域,監管沙盒、法定數字貨幣、「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這些政策能否在海南快速突破創新,等等。「我們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發現,這些產業細分領域的制度創新實際上是吸引行業頭部企業來海南發展的最大動力。」
「總之,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要怎樣去定位,單靠一種創新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去看技術的趨勢,需要依靠制度的紅利,需要去通過新基建為企業入駐『築巢』,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力量能夠配合起來,才能夠去開闢未來新的產業賽道。」林珏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