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9日,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的「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南京站)開幕式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與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趙永豔互贈書籍並發表講話。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啟動展覽。
「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南京站)是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共同主辦,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聯合承辦。展覽精選圖片300餘張,共分為三個部分: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首次集聚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旨在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進一步宣傳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走向天安門」的光榮歷史、奮鬥歷程,更好地傳承信仰之光、理想之火。本次展覽在南京巡展,是繼上海、廣州、井岡山成功舉辦後的第四站,展覽時間將持續至2021年。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表示,南京與上海都是有著深厚革命歷史底蘊的城市。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黨的初心確立之地,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鎮。紅色已融入上海的城市精神,成為上海的城市底色。南京是一座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許多共產黨員不僅在上海,也在南京留下了光輝的革命事跡。本次巡展是滬寧兩地深入開展紅色文化交流的契機。展覽首次集聚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與中共四大紀念館的展陳精華,以豐富的史料和圖片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孕育、誕生、發展、壯大的光榮歷史,為廣大黨員幹部提供一份來自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生動教材。
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趙永豔說,「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來到南京,這既是向南京社會各界展示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建的光榮歷史、奮鬥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的一次良好的機會,也為南京的黨員幹部們傳承黨的信仰之光、理想之火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讓兩地黨員幹部們以此為紐帶,共同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在宣傳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道路上繼續攜手譜寫 「雙城記」。
-----
-----
1921年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時,雨花英烈鄧中夏作為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是中國共產黨最初的五十幾位黨員之一;1922年黨的二大在上海召開時選舉產生了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雨花英烈鄧中夏又被選為五名中央執行委員之一;1925年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時,雨花英烈項英是出席大會的代表,並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座談會上,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館與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籤署共建合作協議,在理論研討、宣傳教育、展覽陳列、隊伍培養等方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擴大「四史」主題教育,共同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貢獻力量。
▲滑動查看
相關閱讀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指出:「在雨花臺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們的事跡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豐富的黨史資源,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中華門向南一公裡處,總佔地面積約110.23公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政府為了緬懷革命先烈,於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作出決定在南京雨花臺興建烈士陵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規劃和建設,雨花臺以其匠心獨運的布局、莊嚴恢宏的氣勢和層巒疊翠的景色為世人所矚目,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公 告
尊敬的觀眾朋友:
為進一步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建設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以良好面貌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中共四大紀念館及海派文化中心自2020年11月16日起暫停對外開放,實施場館修繕、展陳調整。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衷心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中共四大紀念館
2020年11月
信息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 ——上海 · 黨的誕生地」巡展(南京站)在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