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舉行了盛大的授銜儀式,授銜的開國將軍達上千人。802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也是其中之一。沒想到,他卻成了建國後第一個因事故罹難的開國將軍。
邱蔚,湖南瀏陽石港鄉邱家老屋人,於1913年出生。16歲時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三年後入黨。土地革命時期,他先後人排長、連長等職,並參加了艱苦卓絕的長徵。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帶領將士英勇作戰,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支隊三團團長,後任第一團團長。
解放戰爭期間,邱蔚被任命為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副旅長、第八縱隊司令員等職。他參加過「百團大戰」、清風店戰役,指揮過狼牙山的戰鬥,為革命事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不久,韓戰爆發。為了保護我國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保護我國領土的完整,領導人決定支援朝鮮,與美國作戰。邱蔚被任命為20兵團副參謀長,跟著司令員楊成武、政委張南生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952年7月初,67軍代軍長李湘不幸因病去世,成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朝鮮逝世的最高級別領導人。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帥。於是,軍委任命邱蔚為該軍軍長。在金城反擊戰中,他指揮由67軍、54軍135師等部隊組成的中集團,向防守金城東南轎巖山及宮岱裡陣地的韓國部隊發起攻擊。此戰,中國志願軍殲敵2.5萬多人。
1954年,邱蔚根據軍委命令,帶領67軍離開朝鮮,駐防在山東青島。被授予少將軍銜後,他在青島工作了幾個月,就因為傷病在家休養。閒在家裡沒事兒幹,邱蔚就出去釣釣魚,放鬆放鬆心情。
1957年8月19日,邱蔚像往常一樣,拿著魚竿到太平角海軍雷達站不遠的地方垂釣。恰好是退潮的時候,他便向海面深處多走了幾步。因為那裡有一塊巨大的礁石,是垂釣的好地方。然而,興致勃勃的他忘記了時間,潮水湧回來時,他沒有放在心上。可回頭浪非常兇猛,一個巨浪襲來,就把邱蔚卷進了海中。
一名值班戰士發現邱蔚被捲入海中,立即呼喊戰友前去營救。經過戰士們的緊急搶救,終於把邱蔚打撈上來了,並立即把他送到雷達站的醫務室進行治療。由於邱蔚腦顱骨嚴重受傷,失血過多,醫生想盡辦法也沒能挽留住他的生命。
年僅44歲的開國少將,立下了赫赫戰功,躲過了槍林彈雨,沒有犧牲在戰場,卻因為海浪而去世,令人感慨。邱蔚少將去世後,被安葬在八寶山。